《航空管制员“错、忘、漏”原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空管制员“错、忘、漏”原因分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航空管制员“错、忘、漏”原因分析人们常常非常纳闷,为什么飞机的二次雷达信号在雷达上反映得清清楚楚,而有的管制员对此目标或高度却“视而不见”,对无线电机组报告却“充耳不闻”,以致造成飞行冲突?为什么原来已知道有相对飞行,不能穿越某一飞行高度,但过了几分钟后又错误地指挥飞机穿越,造成飞行冲突?(2005年发生的一起管制原因造成的飞行冲突事例。当时,航空器第一次联系报告位置高度后,请求上升高度。管制员已发现有相对飞行,不能上升,即下达了 “保持高度等通知上升”的指令,但过了几分钟又“不可思议”地主动错误指挥飞机上高度,造成飞行冲突。)主要存在有以下几个问题:(一)雷达显示缺乏立体感我们的雷达屏幕显示
2、的是一个平面,没有飞机目标层次立体感,一眼看过去只能看出各飞机的位置,不能反映各飞机高度分层状况。当管制员扫视雷达,眼睛扫视的速度快于大脑的反映速度时,眼睛看到的东西不能全部反映到大脑上并留下记忆。只对飞机位置留下印象,而对高度无感觉,从而不会在大脑产生潜在飞行冲突的意识。(二)不做管制分析和管制指挥预案,对所管制的飞机“印象”不深自从实施雷达监控下的程序管制指挥后,接着逐步实施雷达管制。雷达直观、实时地反映各飞机的位置,从通话量、调配间隔到管制协调都给管制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在带来很大程度好处的同时,也使一些管制员逐步地忽视做管制分析和管制预案,觉得看着雷达很直观,随时都可
3、以很容易调整飞行冲突,所以不是每次接受飞机后,都及时做管制分析和管制预案(或马马虎虎做一下),而是临时“应战”,靠直觉进行管制指挥,指挥缺乏条理。这种无准备、匆忙而又临时凭感觉指挥,出现“错、忘、漏”是不可避免的。通话量少,所管辖的飞机在管制员大脑的印象不深刻,如果再加上分心忙于其他或想其他事情,就很容易把其中某一架飞机的有关情况忘掉。(三)工作状态过于放松“人在带有偏见的状态下会对接受的信息进行不自觉的过滤,即只有印证偏见的信息能够被接受,而所有和偏见不相符合的信息会被过滤掉”。管制员在飞行量不大,管制环境不复杂时,容易不自觉地过度放松自己。管制员对自己所处的管制环境认识可分为三种:熟悉、陌
4、生、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知半解”。当不熟悉时,一般会本能提高注意力,弄清情况。最为麻烦的就是介干两者之间的状况,往往容易在“一知半解。也就是有关信息有“错、忘、漏”的情况下,先入为主地犯下经验主义错误。(四)精力不集中、不够,或精力分配不当,或某种原因造成时间的忍耐力降低人是非常复杂的动物,精力不集中(受环境干扰,家庭、单位有关的事情影响引起走神或发呆等等);生理上大脑智力的周期波动,身体状况不佳引起反应迟钝;空管是一项综合性和复杂性相结合的工作,需要快速处理各种飞行矛盾,综合考虑时间短,同时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到飞行安全;飞行流量大、飞行潜在冲突多,心理压力大;需要与协调席管制员协调和沟通的事
5、情多,分散精力;大脑要分析、判断和决策的问题多等等各种因素,给当事管制员很大心理负担,造成大脑信息堵塞,出现“卡阻”,反应相对迟钝。太关注协调席位的协调,太关注某一架(某一区域)飞机事务的处理等等,无意识地忽略了对全局的把控,从而不能发现潜在的飞行冲突。上述因素也是导致一个人对于时间的忍耐力降低,产生“赶”的情绪,会不由自主地“被动”进入这种状态。另外一个人感到时间很紧迫,或感到无聊,或轻视傲慢,也可能“自主”进入这种状态,在这种“赶”的情绪影响下,人的行为特征表现包括加快手头工作,抄近路走捷径,以及违反操作规程等等。(五)个人天性不适合从事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每个人、每项职业都有其特点。管制工作
6、也有其特点和特殊要求,不是人人都适合从事这项工作,有些人从事其他工作,可能干得很出色,但管制工作就不一定能干好。管制工作有从心理素质、反应速度、综合判断能力、工作的缜密、对工作运行事态的把控能力、对有关知识的灵活运用,到个人的性格(固执、偏激、优柔寡断等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以前,对每一个新进入管制行业的人员,跟班实习期间也是领导和教员的观察期,观察是否具备培养的潜质。经过考察,如果不行,就安排改行,或从事非管制指挥的工作。但近十来年,由于种种原因,管制淘汰越来越少了,新人职的从业人员,一般都会转为正式管制员,除非发生了严重的工作事故或差错。这样,一些不太适合做管制工作的人留了下来,只能是在应付工作,或在别人的监督和指导下胜任工作。无形中增加班组其他成员负担,就像需要别人拽着跑一样,长此以往会给班组造成不团结。也给当班领班主任增加额外心理压力,时刻要想着某某能否处理现在的飞行量,或复杂气象条件。时间一长,出问题的概率就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