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史大纲明清戏剧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学史大纲明清戏剧美学.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美学史大纲明清戏剧美学明清戏剧美学的发展,同样为中国古典美学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明清戏剧美学家关于戏剧的真实性的论述,关于戏剧的通俗化的论述,关于剧本、演员和舞台演出的论述,都包含着许多深刻的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明清戏剧美学家作出了自己的特殊的贡献。一、明清戏剧美学与李渔的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剧的发展:北齐歌舞戏(中国戏剧开端)一唐代参军戏、傀儡戏一宋代杂剧一元代杂剧一明代传奇1、李渔闲情偶寄:清初著名戏剧理论家,词曲部、演习部就是他的戏剧理论著作,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演习部的两个重要特点:(1)第一次系统的从“戏”的角度来研究戏剧,他不仅重视词采和音律,而且更重
2、视研究人物、故事、结构以及舞台表演的各种问题,并且根据实践经验作了理论的论述;(2)李渔不仅研究了剧本创作、而且研究了舞台导演的理论和技巧(中国戏剧史、世界戏剧史上第一部真正的导演学著作)二、明清戏剧美学家论戏剧的真实性1、元代胡祗遹提出戏剧反映“人情物理”的命题(王世贞、汤显祖、王骥德)孟称舜:(1)戏剧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即“因事以造形,随物而赋象”(2)戏剧反映社会生活面是很广阔的(3)戏剧是通过舞台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4)剧作家必须对“人情物理”有亲身的经历和直接的体验2、李渔(1)戏剧要想吸引观众、感动观众,主要就是依靠真实性,即真实的反映社会人生的情状(2)戏剧的传奇性不能脱离
3、戏剧的真实性(3)明确提出了典型化的思想(“寓言”:戏剧的思想教育作用)戏剧中的典型形象之所家凭借虚构创造出来的,比之实际生活中的原型更集中、更强烈,带有普遍性和概括性反对艺术作品搞索隐戏剧中的典型人物既要符合一定类型,又要做到个性化,这集中体现在人物的语言(唱词、道白)上,还要更进一步强调人物语言必须符合特定的“情”“景”,符合特定场合下的人物的心理“个性化语言”一一(需要作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李渔对历史剧的看法:历史剧不能离开虚构原因:历史剧是艺术而不是教科书历史剧作为一种舞台艺术,他的观众有广泛的群众性三、明清戏剧美学家论戏剧的通俗化1、冯梦龙:小说要发挥它的劝诫、教化的社会作用,
4、必须使广大群众受感动,所以小说必须通俗,必须适应群众的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和文化水平2、明清戏剧美学家也比较注重戏剧的通俗化:李开先、徐渭、王骥德、徐复祚、凌濠初李渔:(1)“贵浅不贵深”=彻底的通俗化主张(2)艺术创造必须适应欣赏者的特点和要求李渔新的美学标准一一以通俗化的程度来评判一部戏剧作品的艺术水平的高度3、李渔根据通俗化要求,在剧本创作和舞台演出方面提出两个主张:(1)少用方言(理由:方言不利于广大群众对于戏剧的欣赏)(2)演出要尽量采用现代剧本,采用古代剧本必须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加以适当修改,使之适应现代观众欣赏四、明清戏剧美学家论剧本、演员和舞台演出1、胡祗遹是第一个从这个角度来研
5、究戏剧的剧论家,提出对演员的“九美”九美一一演员资质、举止风度、唱白功夫、表演技巧、舞台形象塑造等各个方面(1)胡祗遹还对“剧场心理”作了分析:观众要求演员的表演严格符合剧情和人物性格的规定观众要求剧本和演员表演善于“变新”2、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论述了戏剧演员必须具备的条件:一个演员必须在思想、艺术等各方面进行严格修养、要学会专心致志,要深入理解剧本,要注重观察和思考社会生活的变化,要注重“修容”“修声”,要有献身艺术的精神,要经常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要有很高的表演技巧3、吕天成曲品“十要”,藏懋循“行家”(就是善于把握舞台演出的特点)4、李渔分析戏剧作为舞台艺术的特点:(1)文学剧本的创作:目的完全是为了舞台演出一一剧作家创作剧本时要考虑剧场效果、观众心理、欣赏习惯、审美要求、观众接受程度等(2)剧作家在文学剧本中塑造的艺术典型,必须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化为舞台艺术形象对演员的两点要求:演出前,演员要“解明曲意”排演时、正式演出时,演员要进入角色,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3)舞台演出是一种综合艺术:除演员表演外,还要恰当的调度其他各种舞台手段李渔已接触到戏剧艺术的三个内部矛盾:剧本创作VS舞台演出演员VS角色演员表演VS其他舞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