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确立党的领导核心”的重要意义、坚守人民至上 站稳人民立场两篇党课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刻理解“确立党的领导核心”的重要意义、坚守人民至上 站稳人民立场两篇党课讲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深刻理解“确立党的领导核心”的重要意义、坚守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两篇党课讲稿党课讲稿深刻理解“确立党的领导核心”的重要意义同志们大家好: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再次明确:全党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地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因此,深刻理解“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蕴含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对于进一步增强维护核心的行动自觉具有重大意义。一、理论逻辑:确立党的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唯物史观在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的同时,又充分肯定个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特别是领袖
2、人物作为人民群众的杰出代表所发挥出来的关键性作用。历史地看,人民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是需要政党来领导的,而政党通常又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来担任重要职务而被称为领袖的人们组成的集团来主持的。所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在客观上需要先进的政党领导和可靠的领袖引领。因此,任何一个阶级,都要推举出自己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来完成历史赋予的任务。作为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无产阶级政党绝不能靠个人的偶然机遇来领导群众前进,必须依靠强有力的领袖人物、领导核心来领航掌舵、统揽全局。恩格斯认为,最能够清楚说明权威重要性的,要算在汪洋大海中航行的船了,“在危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
3、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一个人”指的是船长,比喻的是领袖人物和领导核心,说明了确立领导核心、维护领袖人物权威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这个结论从巴黎公社失败和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对比中也能得到印证。巴黎公社作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在存在的72天中,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领导核心,更不注意维护集中统一领导,因此,失败在所难免。俄国十月革命就吸取了这个教训1以列宁为领导核心,并努力维护这个核心的权威,集中了一批忠诚的革命家组成领导集体,通过广泛发动群众,成功地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昭示我们,确立党的领导核心至关重要,而这一点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也得到了充分
4、的体现。二、历史逻辑:确立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时,并没有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成熟的领导集体。对于这段历史,邓小平同志曾总结说,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此中国共产党就有了领导核心。在领导核心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绝处逢生,逐步发展壮大,用了14年时间成立了新中国,用了21年时间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此后更是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跻身世界第六大工业国,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5、党和国家再一次面临选择,关键时刻是邓小平同志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有了邓小平同志领航定向、凝聚共识,中国共产党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又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解决了这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使全党再次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进而聚精会神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继往开来,同样成为一大难题。这样的历史情势再次呼唤一位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统一全党思想、引领前进方向的领导核心,习
6、近平同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同时,作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主要带领者,习近平同志还是勇担时代重任、推动历史变革的领导核心,他以深厚人民情怀、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为部署事关党和国家全局重大工作和重大斗争的主要指挥者,习近平同志还是先之劳之、垂范立则、知行合一的领导核心。为带动党风政风根本好转,他以上率下,带头践行八项规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他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
7、区;为有效阻止疫情扩散,他在防控关键时刻,不顾自身安危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是众望所归、当之无愧的领导核心。因此,百余年党史证明,当全党拥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时,党的事业就会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的事业就容易遭受挫折。三、现实逻辑:确立党的领导核心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越是要成功的时候,风险考验就越大。特别是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黑天鹅
8、”“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能否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一定程度上要看领导核心能否做好领航定向。领航定向归根结底是针对时代课题解决事业往哪里去的问题。实现领航定向一方面靠理论创新,另一方面靠实践引领。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上,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也没有标准的答案可选,仍然需要习近平总书记作为统一思想的领导核心,继续引领全党坚持“两个结合”,坚持问题导向,提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用发展的理论指导不断变化的实践。同时也需要习近平总书记作为推动历史变革的领导核心,继续引领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主攻方向,保持清醒头脑和战
9、略定力,对重点领域攻坚克难。同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大国,只有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才能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的力量。然而,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大有大的样子,大也有大的难处。维护团结、增强集中统一就是难处之一。世界上很多大党都是在人数众多、长期执政时走向四分五裂、一盘散沙。比如,在苏共执政后期,坚强的领导核心没有了,党中央权威受到破坏,失去了团结统一、步调一致的重要基础,解体就成为其难以逃脱的命运。因此,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就是:一个大国、一个大党必须拥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并不断增强政治上的集中统一。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确立和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
10、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并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同时,两者还具有内在一致性,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是根本和关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前提和保证,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断巩固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即全党有核心、党中央有权威,进而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才能凝聚起全国人民的力量。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未来,我国要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需要不断发挥制度优势,其中包括发挥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作为党的最大制度优势,民主集中制将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正确实行集中统一领导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方面,中国共产党作出重大决策时,广泛地征求意见,让党组织和党员的意愿
11、主张得到充分表达。民主之后就要进行正确的集中,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的决定权在党中央。而在党中央层面,民主靠集体,即坚持集体领导、会议决定;集中则靠核心,即综合意见、促成共识,做出最终决定。最终的决定绝不是简单的观点汇总,而是需要做大量的总结与提炼工作,还要有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Q只有确立了领导集体中的核心,才能更好地解决民主之后如何集中的问题,让集中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而且在民主集中制的框架下,酝酿和讨论过程中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一旦党中央作出决定,必须要坚决贯彻执行。这样既实现了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避免了作风不民主或发生重大失误,又提高了决策的效率与效力,克服了议而不决和决而不行
12、的问题,还保证了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杜绝了各自为战和各自为政的现象。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供参考坚守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主题教育专题学习党课讲稿)同志们大家好: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理论特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习
13、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在价值品格,在“六个必须坚持“中一以贯之。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刻领悟、准确把握这一科学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特别是贯穿其中的人民至上这一重要立场观点方法,把人民至上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以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一、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点与价值底色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时代表达。人民至上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
14、上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科学揭示了人民是实践的主体;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科学揭示了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科学揭示了人民是价值的主体。可以说,人民至上这一重要论述坚持了人民作为实践主体、历史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直接体现了人民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当今中国的时代表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理论升华,是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实践展开。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性质
15、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不是“个人的偶然凑合”,而是靠科学理论、性质宗旨、严明纪律凝聚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一重要论述深刻诠释、雄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是由党的这一性质宗旨所决定的。早在17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告:“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
16、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性质宗旨,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始终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保证长期执政的根本之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到让人民在每一宗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尽管各个领域的使命任务、内外形势与环境条件有着巨大差异,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相统一,始终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相统一,始终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相统一,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Q新征程上,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