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749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主导中医几千年,现代专业中医院校都是教和学古典中医理论,千年不变,功力深厚,定力无边。天人相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主要特点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最基本的物质(命名为气)以及其运动(包括两种不同趋势的基本运动一阴和阳)构成,人以天地

2、之气生,以四时之法成-黄帝内经。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一.精所(气)学说匹(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3、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植物的生长化收藏。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二、阴阳学说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阴为体,阳为用;阴为有形之体,阳为无形之用。阴阳的交互作用包括: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三、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这并不代表五种物质,而是物质的五种属性。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中医不是

4、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母子相及。四、藏象学说藏: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通称为脏腑。象:一指形象,即脏腑的解剖形态;二指征象,即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三指应象,即脏腑相应于四时阳阳之象。透过外在象的变化,以测知内在藏的生理病理状态,称为从象测藏。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脏腑”不单是解剖型态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内的综合概念。五脏:指肝、心、脾、肺、肾,一般笼统功能为化生和储藏精气。六

5、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一般笼统功能为腐熟水毂、分清泌浊、传化糟粕。奇恒之府: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五、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生成源自先天与后天。禀受于父母的精气,称为先天之气。肺吸入自然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毂产生的水毂之气,合称为后天之气。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作用。人体的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为“气机不调。其表现形式有气滞、气郁、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六、经络学说参见:针灸学及胸穴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经络在中医学的重要性正如扁鹊心书所说: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七、病因学说黄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把病因分为三类: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宋代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