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模板.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677470 上传时间:2024-04-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模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聚焦模型本质,发展空间观念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习者通过数学教育获得全面发展,形成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图形与几何”这一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领域作为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是训练和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而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平面空间图形的认识与计算的重要教学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空间观念的建立一般是通过多种感觉器官协调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可以在观察与操作中培养空间观念,也可以在探索与思考中,理解与掌握中,在应用与实践中去提升、发展、巩固空间观念。在对这一

2、单元进行整合教学时,我们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制定,寻找整合点,确定关键点,策划分布点,最后落实分布点。我将从以下几个版块来进行详细阐述:单元分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规划课时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单元教材学生情况单元目标单元评价单元整合课时目标学业求关键活动作业设计单元分析(-)扣课标,聚焦核心素养长方形和正方形属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认识的内容。图形与几何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和“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图形的认识主要是对图形的抽象认识,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抽象出几个图形的过程,认识图形的特征,感悟点、线、面、体的关系;积累观察和

3、思考的经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在推导一些常见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悟数学度量方法,逐步形成量感和推理意识。所以本单元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量感、抽象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二)围绕教材,关注知识生成“四边形”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内容的编排由浅入深,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和特征的构建是螺旋式的,层层递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加深认识,提升空间想象能力。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贯穿在人教版”图形与几何”领域里,内容编排如下所示。教材分布相关联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一年级下册

4、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分。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从边和角的角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学习了平行与垂直之后,要从边的平行关系进一步认识这两个图形,并且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具体内容的编排结构如下。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例1)/四边形一I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例2

5、)I周长的含义(例3)长方形和正方形-I周长ITI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例4):解决实际问题(例5)通过以上编排可以看出,本单元分三段教学。第一学段主要教学四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名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第二段主要教学周长的含义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第三段教学如何运用四边形及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我们同时对比了冀教版、青岛版、浙教版和人教版这几个版本的教材,虽然在编排教学内容与次序上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在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都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都安排了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摆小棒等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体验探究,建立理解。教材版

6、本单元分布教学内容与次序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在不同的图形中找四边形,得出四边形的特征,并从四边形中提取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方法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四边形的认识”通过观察、测量、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与角的特征,再根据边的数量、有无直角等分类四边形,得出长方形、正方形都是四边形的结论。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与拼组”通过解决问题“怎样做一块长方形、正方形的牌子?”,利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再在与多边形的比较中引出四边形。浙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美丽的校园”先进行分

7、类概括,明确四边形的概念和特征,再动手操作、发现、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生为本,发展空间观念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特殊的四边形以及三角形、圆等非四边形的平面图形。学生在学习中前已经对四边形积累了一定的认识经验,只是不知道“四边形”的概念。学生基于生活经验或“四边形”的字面意思,很容易形成四边形有四条边的概念,不过学生对于“四条边都是直的”这一特点还比较模糊,只有部分学生知道。学生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边与角的特征还停留在听过、知道的层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最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形状比较简单,特征比较明显,应用也十分广泛。正方形是表示面积单位的形状,而长方

8、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则是其他平面几何图形计算方法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十分重要,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图形的认识活动还处于以表象为主的直观辨认阶段,逐步向以特征为主的初级概念发展。基于以上思考,为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寻找单元内容整合的依据,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学习前测。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学生图形学习的经验背景;二是检测学生对四边形特征的掌握情况、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了解,明确本单元应该详细教什么、粗略讲什么、不用讲什么;三是了解学生在学以这一内容之前的思维障碍。因此我们考虑了两个问题:1 .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区别和联系是否对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造成影响?2 .在面积

9、的干扰下,学生是否能区分周长?前测题目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四边形?3 .摆一摆:用学具摆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点?4 .想一想:你能在一个长方形当中找到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可以画、剪、折)5 .要想计算下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各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最少各要测量几次?先量一量、标一标、再计算。67 .下面的长方形分成了两个部分,哪个部分的周长长?简要说明理由。8 .用16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拼一拼(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几种拼法?怎样拼周长最短?前测结果:前测题目正确率出现问题第1题43%学生错的较多,有四条边但不是直的,认为是四边形,号是立体图形,但是因为有一个面是长

10、方形,所以有25%同学认为是四边形。第2题96%第3题30%第4题62%的学生知道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需要测量四条边的边长。20%的学生能回答出长方形的周长最少测量2次,正方形的周长最少测量一次。第5题38%大多数同学认为谁的面积大,谁的周长就大,少部分同学知道,其中37%的同学是通过测量发现一样长。第6题14%不明白周长的含义,不会计算。能拼出3种长方形的同学只有少部分,大部分同学只能拼出一种或两种。根据前测,我们发现:1学生的已知:学生目前判断图形是基于生活经验和直觉;对四边形的认识固有思维就是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对四边形的特点不清晰。2 .学生的未知:无法聚焦图形的本质属性,即四

11、边形的共同特征,4个角、4条直边。不会研究图形的一般方法;周长概念是第一次出现,受着丰富的积累的生活经验的面的大小干扰较大。3 .学生的困难:在辨认特征不同却形状接近的四边形,以及特征相同摆放位置不同的图形时遇到困难;对四边形的认识固有思维就是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对四边形的特点不清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学生容易理解,但是当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相结合时,出现的问题很多,不会实际运用。单元规划(-)深度研读目标,把握数学本质。以数学课程目标总目标的“三会”为方向,学段目标目标为标准,以量感、空间观念、抽象能力、推理意识等核心素养为依据,制定了目标精准明确,结构相互关联的单元

12、目标体系。具体目标如图所示: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结合实例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使学生能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多种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二)参照学业质量,实施教学评价。依据义务教育各阶段学生核心素养表现、各学段课程目标和学业要求,数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主要从四基、四能、三会、学习兴趣好奇心方面来评估学生核心素养达成及发展情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中提出第二学段(34年级)能认识常见的三角形和四边形,会测量、计算

13、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形成空间观念、量感和初步的几何直观,结合现实生活,能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描述、表达、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结合数学学习的过程,通过操作、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对数学形成一定的求知欲,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和“学”,还要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因此,本单元评价任务设计如下:(三)梳理教材知识,整合单元版块。基于上面的分析、梳理,由此我们是这样进行单元整合的:整合后课时序课题1例题1: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2深化: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转化3例题2:面与周长的区别4例题

14、3: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5巩固:计算图形周长练习6例题4:解决实际问题7拓展:四边形图形游戏我们将原教材中例1”四边形的认识n和例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整合成一课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根据学习前测情况得知学生对四边形及长方形、正方形的直观认识情况较好,应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将探究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图形边和角的特征上。二是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相近,关系复杂,给学生在掌握概念的本质中造成干扰,将两课时整合,让学生在对比辨析过程中将联系和区别梳理清楚,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认知结构。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四边形教学设计(-)课时目标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9至第80页。教学目标

15、:1 .能从各种图形中区分和辨别出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2 .认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运用量一量、折一折等方法验证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3.提升观察比较、抽象概况的能力,培养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认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方法验证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猜想。教学过程:一、呈现图形,了解起点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生:四边形师:对,四边形大家都听说过吧。老师这边有很多图形,从这些图形中你能圈出四边形吗?请快速在学习单上圈出你认为的四边形。课件出示:活动1:从“边”出发进行研究。师:这么多图形中,你认为哪些一定不是四边形?生:4号一定不是。生:还有13号。生:1号也不是。师:有没有人有不同意见?都没有意见。你们为什么都没意见,说一说理由。生:因为4号是圆形。13号有很多条边,不是四边形。1号是五边形。师:看来,他是从“边”的角度来观察的。那剩下的这些呢,还有没有疑问,哪个也一定不是?生:3号不是,因为它是三角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