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大纲.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国际金融InternationaIFinance一、课程基本信息学时:48学分:3.0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中文简介:国际金融主要研究的是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静态和动态关系,研究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和经济体之间如何通过货币这一媒介,进行各种经济交易。因此,国际金融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货币交易问题。国与国之间的货币交易具体包括:国与国之间货币交易的起因、国与国之间货币交易的后果、研究国与国之间货币交易的目的、国与国之间货币交易的焦点、国际货币协调、国际金融的主要理论。一般认为:、国与国之间货币交易的起因是国际经济交往(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内);国与国之间货币交易
2、的后果是国际储备的变化,继而影响汇率,从而对国内、国际经济产生影响,有必要进行外汇管理;研究国与国之间货币交易的目的是争取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国与国之间货币交易的焦点是国际资金流动(纯金融性质的资金流动);国际货币协调涉及到制度安排、主要问题及区域货币协调等领域;国际金融的主要理论包括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货币危机理论等。国际金融学的先修课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和金融学,后续课为国际融资、国际投资学、国际结算和外汇交易理论与实务。二、教学目的与要求国际金融是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这门课政策性、理论性、实践性强,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习这门课可使学生系
3、统、全面地了解国际货币和国际借贷资本的运动规律、国际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国际金融的制度和政策措施以及国际金融中的基本业务形式,从而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完善知识结构,对于今后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奠定一定的外汇、汇率等宏观经济背景知识基础;此外,还要求学生掌握国际金融实务技能,培养分析和处理有关国际金融问题的能力。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专题讨论,鼓励学生到课外查阅有关资料。四、教学内容及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时分配第一章国际收支8第一节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掌握2第二节国际收支账户的记账规则和方法掌握3第三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后果、调节理解3重点与难点:重点:
4、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难点:国际收支账户的记账规则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习题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量化为平时成绩。第二章汇率8第一节外汇定义及汇率的标价方法掌握1第二节汇率的分类了解1第三节决定和影响汇率的因素理解4第四节汇率对经济的影响掌握2重点与难点:重点:汇率的标价方法难点:决定和影响汇率的因素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习题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量化为平时成绩。第三章外汇管理8第一节汇率制度选择了解第二节外汇直接管制了解2第三节外汇市场干预掌握2第四节国际储备的管理理解2第五节外汇管理带来的问题理解2重点与难点:重点:外汇市场干预
5、难点:汇率制度选择及国际储备管理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习题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量化为平时成绩。第四章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7第一节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含义理解1第二节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冲突理解3第三节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调节理解3重点与难点:重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调节难点: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调节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习题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量化为平时成绩。第五章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8第一节国际资金流动的特点理解1第二节国际资金流动的原因理解2第三节国际资金流动的影响理解1第四节国际资金流动的冲击掌握4重点与
6、难点:重点:国际资金流动的原因和影响难点:国际资金流动的冲击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习题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量化为平时成绩。第六章金融全球化下的国际协调与合作5第一节制度安排掌握I第二节主要问题掌握2第三节区域货币协调理解2重点与难点:重点:区域货币协调难点:主要问题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习题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量化为平时成绩。第七章国际金融主要理论4第一节国际收支理论: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理解2第二节汇率理论:购买力平价说、利率平价说、国际收支说掌握2重点与难点:重点:购买力平价说、利率平价说、国际收支说难点:弹性论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习题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量化为平时成绩。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推荐教材: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5版.教学参考资源:1陈雨露.国际金融(第2版)2 .韩民春.国际金融(第1版)3 .余明龙.国际金融(第1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