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初中生厌学情绪的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除初中生厌学情绪的研究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排除初中生厌学情绪的研究报告一、问题发现厌学情绪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从心理学上讲,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上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这种消极情绪引起的一些负面影响令人忧虑,如今,它已成了困扰初中教育的一大难题。近几年来,厌学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我,作为班主任,我一直都在留意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变化。这其间,我发觉班上有部分学生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认为是在为父母和老师学习,还经常说一些“学理化的不如学理发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大学生出来同样也没有工作”等之类的“学习无用论”的反面宣传;他们缺乏学
2、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有的在老师的“硬逼”之下才勉强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干脆在学校混日子,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他们普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打瞌唾或讲话、搞小动作,不听不记不做练习,教师你讲你的,台下我玩我的,见到学习任务就发牢骚,遇到要记、要背的知识大呼“太累了”,拖欠作业或抄袭作业现象严重,有的干脆什么作业都不完成等。总之,他们在学习上不肯花一点时间和精力,课余时间想到的就是“玩二二、理论分析1霍桑效应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
3、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这就是有名的霍桑效应。2 .超限效应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3 .罗森塔尔效应美国
4、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试验中发现: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学生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对学生寄予希望、积极肯定,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学生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4 .登门槛效应日常生活中也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
5、效应”。三、经验借鉴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和同行教师进行了交流,了解到他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做法:1树立大学习观,提高学习兴趣。孩子的兴趣并非天生就有,特别是有厌学行为的孩子的学习兴趣已经淡化,要使孩子学习兴趣萌发和强化的确不容易,引导学生树立大学习的观念,同行认为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唱歌是学习、打球是学习、练字是学习、画画是学习,只要用心,一切皆可学习,只要快乐,一切皆可学进。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能够愉快的生活,轻松摘到属于自己的“苹果”。5 .提高学习能力,营造学习环境。教学过程中,同行认为我们心中时时要装着厌学学生,为其营造一个能广泛参与学习的
6、机会,备课时要了解厌学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过程中做到五优先,即优先提问,优先答问,优先演算,优先批改,优先辅导。四经常,即经常考察,经常指导,经常鼓励,经常强化。很多厌学的学生一般都是由于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们的轻视。索性破罐子破摔,经常逃学,在外“鬼混”。因此,我们要及时想办法,尽量创造环境,让厌学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学生学习提高了,他们才会变得自信起来,那么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6 .提高教师素质水平,增强课堂趣味。坚决避免教师歧视“差
7、生”现象,严厉制裁体罚学生现象,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和谐的环境。教不好学生说明教师水平低,不说明学生差。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交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合理学习方法,使学生克服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与自学能力,诱发学习兴趣。实行民主教学,变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灌输型教学为表演、演讲、辩论、讨论、竞赛的激发型教学,采取多种趣味性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不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氛围之中。布置作业应适度,更要新颖,杜绝“题海战术”。7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师生情感的融洽,不仅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与主动性。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变传统的师生关
8、系为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老师真诚地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应该多在生活中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只有真正走进内心,充分挖掘其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给予鼓励与表扬,这样的老师也必定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与认可,才不会隔靴搔痒,才能抓住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使学生专心致志地听课,以积极的态度,积极配合各项教学工作。四、解决方案结合以上管理心理学上的几种效应以及同行的做法,我打算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排除学生的厌学情绪:1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教师,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学生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学生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
9、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学生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关系也不知不觉地变得融洽了,学生会喜欢爱戴自己的老师。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学生热爱老师,往往会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中来,似乎觉得不学好就对不住关心爱护自己的老师。而对于那些情感饥渴者,教师更应付出无私的爱,让他们生活在情感丰富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情感场具有巨大的磁力,会紧紧吸引住学生的心。耐心倾听是情感教育的润滑剂,是化解厌学心理的良药。2 .掌握批评教育的尺度当学生学习出现问题时,有的教师可能会一次、
10、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不断用同样的方式,甚至是同样的语言重复批评,使学生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不认真学习”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不能超过限度,老掉牙的苦学故事,不要重复讲;已是陈词滥调的大道理,不要总是嘴边挂。再美好的故事,再动听的语言,一旦超出限度,时间长了,也会产生审美疲倦。对学生学习上出的问题,“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不要总是抓住不放,不要一发现新问题,就把老帐翻出来,总是喋喋不休,旧事重提,学生能不厌烦?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学生就不会产生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3 .
11、施加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一心理规律在教师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学生信任和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不能老是对着学生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学生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所以,应该从罗森塔尔教授那里得到了启发,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学生的心田,点燃学生的希望。教师对每个学生寄以积极的期待,施加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学生多贴正向的标签,让“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发挥作用,可以激励学生朝着期待的方向努力。4 .提出目标要循序渐进厌学情绪较浓的往往是一些学习基
12、础差、甚至是跟不上班的学生,对他们开始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如果过高会让他们产生畏惧心理,甚至是拒绝情绪。在教师教育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登门槛效应”,先对他们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一定要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为成功可起到正强化作用,经常给学生呈现愉快的刺激,有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奖励是愉快的刺激,它能增加个体积极反应发生的概率。在完成一个个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要求,循序渐进,学生在一次次、一步步、一天天的进步过程中,他们的心理获得积极的满足感与自豪感,如此,将给他们以莫大的激励和鞭策,从而描绘出其最终发展水平。循序渐进,低起点、慢步子、分层次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途经。尝到学习的甜头,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就感,他们就会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总之,要排除初中学生厌学情绪,是一项长期艰苦而细致的工作,只要我们灵活运用各种心理效应,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实践探索,学生的厌学情绪就一定能够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