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在生活中打球有“球感”,音乐有“乐感”,语文、英语有“语感”,数学呢?也有“数感”,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那么何谓“数感”呢?新课程标准提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够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的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作为数学老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呢?我认为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所关心的事情入手进行数学教学。一、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培养数感。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把数学从课堂上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语言去描绘生活的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际去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数学,从而体验数感。例如在教学“量长度”这一单元,对厘米和米的认识,需要有丰富的表象支撑,在课堂上我安排学生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但是这些实践活动中有许多不是整厘米数,整米数。于是,我通过这样一道题目:一条红色线段比5厘米多一些,一条兰色线段比5厘米少一些,两条线段都是大约5厘米长,你说对吗?让学生认识到当线段或物体边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或整米时,但接近整厘米或整米时,可以用“大约多少”来表明长度。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问题
3、的解决,接着又安排许多先估计,再实际量一量的活动,使学生了解1厘米、1米大约有多长,从而建立厘米、米的长度表象。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碰到许多不是整厘米数、整米数的实际情况,都能准确地说出大约是多少长度。学生在说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感念,建立数感。二、动手操作,实践中掌握数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中,老师就要能够将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的意义和作用,建立良好的数感。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设置
4、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建立和掌握数感。例如在教学“2”的认识,我先课件出示:2个苹果,2只鸭子,2个小朋友,2辆汽车,让学生数一数再让学生在桌上摆2根小棒,2个三角形等具体的事物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一边摆图形,教师一边提问:“这些东西不一样,他们的数量一样吗?”从中使学生得知尽管这些东西各有不同,但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使他们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并在实物下面写“2”。再请学生讲出数量是“2”的各种各样东西,然后老师又问“你们看到或听到”2这个数时想到了什么?他们说,想到人有2只手,2只脚,自行车有两个粘辘,吃饭要
5、用2根筷子等等,从而使学生又从抽象“2”想到实物,使学生初步形成“2”的概念,然后问:数字“2”有什么用?于是学生大胆猜测,有的说用来表示物体个数,有的用来表示大小这样在教学中紧密的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使学生对数有一个鲜明的表象,在以后数的学习中,他们头脑中有个具体的参照物真正建立起良好的数感。三、估算中发展数感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意见”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可见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创
6、造性地开发教材内容,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从而感受估算的魅力,增强估算意识,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从而来发展学生的数感。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我们可以经常创设一些学习情境,让他们知道自己比各个姐姐矮一点,比弟弟妹妹高一点,比爸爸妈妈矮得多;知道20比21少一些比18大一些;知道28在20与30之间,但更接近30,知道100页书大约有多厚,40分钟大约有多久,1米大约有多长等等。教师要经常训练学生正确地运用估计、大约、多很多、少得多等术语,可促进学生形成对数学的感觉,学生一旦有意识的将一些抽象的数通过某些术语和其它的数产生联系,就可以使得学生在各种
7、问题中将数有机的结合现实内容。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概念的需要,同时也是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和理解需要,更是学生建立数感的需要。四、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感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中,教师创设情景,如42个人要过河,每条船最多可乘10人,至少需要几条船?怎样乘船才合理?这个问题不是简单地计算4210就可以解决的,没有实际背景
8、的情况下,学生只是简单计算4210=42,答案是4条多一点。而在这个实际问题中,学生要体会到商4余下的2是什么意思。4表示4条船,2表示如果4条船上都坐满10个人,还剩下2个人也需要一条船,因此必须用5条船才可以。而对这个实际问题来讲,这只是一种解决的方法。学生还从多解度考虑,设计了许多解决乘船的方案,如3条船上乘8人,另外两条船乘9人;或一条船上乘10人,4条船上各乘8人等。并对自己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学生解决问题时,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细致周到地考虑到了每个方面。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学习者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强化数感。总之,数感是一个崭新的学习内容,数感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作为教师要认真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用活教材,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数学教育的一项基本目标。我想随着数感的建立,发展和强化,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也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