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某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某某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调研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三)林业富民产业稳步发展,惠民能力不断增强在主抓红枣主导产业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核桃、山地苹果等经济林,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目前,全市各类经济林面积达400万亩,其中红枣170万亩、“两杏”80万亩、山地苹果65万亩、长柄扁桃40万亩、核桃32万亩、海红果5万亩,初步架构起红枣、“两杏”、核桃、山地苹果等独具特色的经济林果产业主框架,形成红、黄、绿各色相融的经济林果产业新形态,建立起集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新体系。在各项林业工程的带动下,苗木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市育苗面积达10万亩,年产各类苗木8亿多株,产值20多亿元。(四)生态文化载体不断丰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依托榆
2、林沙地森林公园、东沙森林公园、红石峡植物园、红碱淖、无定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先后建立了一批科普教育基地、高等院校实践教学基地、榆林林业展览馆、标本陈列室等硬件设施,并通过各类影像资料及多媒体演示系统等对师生、游客及社会公众进行以生态保护为中心的宣传教育。定边县建设了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榆阳区发掘杏树生态文化内涵,每年春、夏、秋季分别举办杏花文化节、杏果采摘体验季和红叶文化活动;沿黄各县举办红枣采摘体验活动,引导人们亲近自然、感受生活,极大地提升了生态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二、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市创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和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值得我们正视与思
3、考。(一)重视程度不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涉及面广、量大、任务重,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项实实在在为民谋福祉的利民工程、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但从调研情况来看,一些县区、部门思想认识还没有真正到位,甚至部分成员单位至今仍未成立工作机构,没有制定确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没有开展实质性创建工作,直接影响全市创森进程。相形之下,市上比县区重视、主创部门比配合部门重视。(二)资金投入不足一是我市近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市级财政增收难度较高,林业方面的资金投入有所减少。二是南六县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很少,主要依靠有限的市级财政拨款搞创森,难以完成创建任务。三是创森投入渠道还较为狭窄,社会资金整合不够,吸收社会投资、融资
4、不足。(三)老城区绿化难度较大近年来,我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区城市扩张迅速,绿化面积不断扩大,绿化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建道路、社区和公共绿地绿化建设基本符合森林城市评价要求。但老城区普遍存在公共绿地面积小,小区、社区绿化美化不足,部分绿地有被挤占的现象,旧城区整体改造提升的空间小、阻力多、难度大。(四)生态文化有待进一步挖掘目前,我市虽然建成了一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科普基地,但生态文化还很欠缺,与国家森林城市要求差距较大。一是片面注重绿量的增加,忽视生态文化的打造;二是森林旅游景区打造方面,至今未建成基础功能强大、文化内涵丰富的精品森林旅游景区和线路,文化内涵还需进一步发掘;三是
5、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理念还有待提升,关注森林、爱护鸟类、保护大自然的自觉行动需要着力培养。(五)后期管护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林地面积不断增加,后期管护任务逐渐加重,难度不断加大,管护机制与森林面积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是专业管护人员配备不足,林业基层机构缺失,队伍力量薄弱;二是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偷牧、散牧现象有所抬头,封山禁牧、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管护手段落后,森林资源监测系统还未建立,对森林生态效益、森林资源消长、生物多样性的监测还处于分散试点,不能为政府制定生态建设战略提供决策依据。(六)部分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市森林资源整体不足,且南北差距
6、明显,林分质量较低。南部县属于丘陵沟壑区和土石山区,林木资源整体不足;北部县区属于风沙草滩区,虽然林木覆盖率较高,但灌木草本占比较大,乔木树种占比较小,农田林网、灌木林地老化、退化现象严重,急需大面积抚育更新和改造提升。目前,创森评价的5大类40项评价指标中仍有城区绿化覆盖率、城区地面停车场乔木树冠覆盖率、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覆盖率、休闲游憩绿地辐射半径、集中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水岸林木绿化率、道路林木绿化率、农田林网建设、防护隔离林带建设、乡土树种数量占比、科普场所、市树市花评选、公众对创森工作的支持率和满意度等13项不达标,明年达标迎验任务艰巨。三、对策建议为了更加深入扎实地推进创森工作,
7、确保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任务如期实现,结合当前创森工作实际,就进一步加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力度,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加强组织领导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项多部门、多行业、多学科协调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级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市委、市政府在新时期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任务落实,精心组织、全力协作,统一行动,形成“高位推动、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的工作格局,力促创森达标。(二)坚持规划引领要坚持“保护优先、生态惠民、尊重自然、永续发展”的原则,严格按照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6年)确定的规划定位、建设目标和规划布局对
8、标实施,以城市、林业、园林三者融合,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生态林、产业林、文化传承林三林共建为要求,将城区、郊区和乡镇统一纳入森林城市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决杜绝重复建设和肆意破坏等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三)加大资金投入一是市、县两级政府要在林业建设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逐年提高投入比例,确保创森工作“有米下锅”。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结合森林康养、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建设,鼓励和激励社会力量、社会资金通过工程化、基地化、专业化手段参与创森工程建设和绿地养护;加快社会力量、社会资金参与创森项目建设机制的探索,扩大和拓宽社会力量参与创建的广阔
9、空间;适时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支持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创森项目,有效缓解财政资金不足造成的影响。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政策支持,努力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体制,确保各项创森任务按期完成。(四)破解老城区绿化难题老城区拆建规划中,要重视绿地建设和绿化美化工作,严格控制绿地建设比例,严禁侵占绿地。要将绿化的方向和重点向社区、小区、机关和院落发展,点面结合,消除空白。老城区改造建设中,要多建公园、草场、景观森林等休闲场所,提高城市品位;要充分利用老城区屋顶、墙体、院落插绿植绿,见空补绿,立体造绿,不断拓展绿色空间,提高绿地率。林业、绿化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做好绿化、美化建设审批、检查、验收工
10、作,强化监督检查,推进创森工作制度化、法制化。(五)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在努力抓好规划项目建设的同时,认真分析全市当前的创建形势,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后期运行管护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现有成果对创建的支撑作用。要根据当前实际,认真研判,尽快研究出台全市创森绿化项目后期运行管护实施意见,在制度层面对项目管护主体、责任界定、运行经费保障等方面加以明确,有效巩固创森成果,努力提升项目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六)强化生态建设在大力实施全市林业“十大工程”的同时,积极争取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和三北防护林建设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全面发展。要坚持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并举,加快建设综合防护林体系
11、。要加快北部风沙草滩区低效防护林和退化沙地的改造提升,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要统筹美丽乡村建设,在城镇、村庄、乡村道路等人口聚集区域,大力开展义务植树、网上植树、领养植树等活动,形成全社会推动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要加大市树市花的宣传力度,提升市民知晓率,设立市树市花苗木培育基地,进一步加大市树市花的推广、栽培、使用力度。要在提升绿色厚度的同时,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改善林分树种、组成及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大力培育“复层、异龄、混交”的健康森林,逐步形成稳定的、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七)注重科技推广强化林业科技推广意识,发挥
12、林业科技在森林建设与管理全过程、全方位的支撑作用。要把封山育林技术、容器育苗造林技术、抗旱节能配套技术、生态经济复合型造林模式技术、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推广应用到森林建设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真正使森林生态建设科学经营、科学管理、科学发展,保证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提高林业科技含量,提升造林绿化成效。在造林绿化中要按标准规划、按标准实施、按标准验收,实现科学化、标准化、优质化。要坚持科学造林,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力争造一片、管一片、活一片、绿一片。(八)加强创森宣传以创森重点工程建设为载体,通过全方位、多视角、高密度的广泛宣传,大力营造全市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浓厚氛围,切实提高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九)建立考核机制要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强化考核监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