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18802 上传时间:2024-04-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1、基本要求1.1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不得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12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13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1.4进入缺氧的有限空间作业应符合国标8958规定。1.5化学品生产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应符合国标30871的规定。1.6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进入有限空间开展特殊作业条件的,应将进入有限空间开展特殊作业的项目发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并与施工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1. 7不应安排患有特殊作业禁忌症的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开展特殊作业。2

2、、作业前安全技术要求1.1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1.1.1 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有限空间的定义识别并确认工作场所是否为有限空间。2. 12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包括:a)火灾、爆炸;b)窒息;c)淹溺;d)掩埋;e)触电;f)高温或低温;g)高处坠落;h)物体打击;i)机械伤害;j)其他。2.1.3生产经营单位应针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提出清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并将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2.14生产经营单位宜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法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识别:a)对照法;b)经验法;c)类比法;d)案例法;e)事件树法;f)事故树法。2. 2作业许可2.1

3、.1 1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先编制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再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也称有限空间作业证),作业中涉及到其他特殊作业时应按照其他特殊作业要求办理相关作业审批。2.1.2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应一式三联,并编号,不得涂改,第一、二联分别由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持有,第三联由有限空间所属单位存档备查,存档时间至少1年。内容至少应包括:a)审批表编号;b)申请单位、作业单位、有限空间所属单位、有限空间名称;c)申请人、作业单位负责人、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d)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过程中涉及的其他特殊作业及其特殊作业证编号;e)危险、有害因素,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分析人,

4、针对性的安全措施;f)申请单位意见、审批单位意见、作业单位(含第三方施工单位)意见、完工验证。2.1.3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由作业单位负责办理,经单位审批责任人签字确认。2.2.4一处有限空间、同一作业内容办理一张审批表,当有限空间工艺条件、作业环境条件改变时,应重新办理审批表。2.2.5作业前,应明确有限空间作业单位负责人、作业现场负责人、作业审批人、作业人、监护人及其安全职责,未经许可的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2.2.6进入有限空间开展特殊作业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2.2.7作业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人员方式作业,轮换时间按照行业规定执行。2.3清洗、置换、隔离

5、、通风2.3.1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对有限空间进行清洗、清空或置换,并达到如下要求:a)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氧含量应为19.5%23.5%,若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9.5%、高于23.5%,应有报警信号。b)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应符合国标Z2.1规定。c)可燃气体或蒸汽爆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小于等于0.5%(体积分数);可燃气体或蒸汽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小于等于0.2%(体积分数)。2.3.2作业前,应对有限空间进行安全隔离,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备设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与作业地点隔开,要求如下:a)与有限空间连通的可能危

6、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离;b)与有限空间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c)有限空间内的用电设备应停止运行并有效切断电源,在电源开关处上锁并加挂警示牌。2.3.3作业前,应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可采取如下措施:a)应利用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进行自然通风,通风后仍不达标时应采取机械强制通风。b)机械通风可设置岗位局部排风,辅以全面排风。当操作岗位不固定时,则可采用移动式局部排风或全面排风。在作业过程中,应确保作业人员所在作业区域的机械通风全程运行。c)有限空间的吸风口应设置在下部。当存在与空气密度相同或小于空气密度的污染物时,还应在顶

7、部增设吸风口。d)不得使用氧含量高于23.5%的空气或纯氧进行通风换气。2.4检测2.4.1应对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2.4.2检测人员应配备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检测仪器,并满足国标12358的要求,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4.3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mino2.4.4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2.4.5检测人员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2.5区域警戒与防护2.2.1应在有限空间外敞面醒目处,设置警戒区、警戒线、警戒标志,其设置应符合国标50016、国标2893、国标289

8、4的有关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警示应符合国标Z158中的有关规定。2.2.2有限空间的坑、井、洼、沟或人孔、通道出入门口应设置防护栏、盖和警告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红灯。2.2.3存在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警戒区内应按国标50140设置灭火器材,并保持有效状态。2.2.4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封闭(半封闭)设备(如反应器、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时,应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设置“禁止启动”等警告信息。2.2.5动力机械设备、工具应放在有限空间的外面,并保持安全的距离。同时应防止设备产生的废气或碳氢化合物烟雾影响有限空间作业。2.2.6焊接与切割作业时,焊接设备、焊机、切割机具、钢瓶、电缆及其他器

9、具的放置,电弧的辐射及飞溅伤害隔离保护应符合国标9448中的有关规定。2.2.7夜间作业,地面作业人员应穿戴高可视警示服。3、作业中安全技术要求3.1 通风3.1.1 作业时,操作人员所需的适宜新风量应为30-50m3ho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的有限空间,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应能满足空气中氧含量为19.5%23.5%,并满足稀释有毒有害物质的需要。3.1.2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或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出限值时,应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3.2监测3.2.1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对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进行监测。3.2.2对不释放有害物质的有限空

10、间,应定时监测,如监测分析结果超出限值,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3.2.3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应携带便携式有毒或可燃气体报警仪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3.2.4监测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有限空间,应对上、中、下各部位进行监测分析。密度比空气重的气体,应在有限空间下部和中部适当增加监测点;密度比空气轻的气体,应在有限空间上部和中部适当增加监测点;密度与空气相当的气体,应在有限空间上、中、下部设置监测点。3.2.5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111徐,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

11、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3.3.1作业过程中,在有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3.3.2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监护人员应与其一起对照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逐一检查应采取的安全措施,统一联络信号。3.3.3在风险较大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增设监护人员。监护人员应随时与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保持联络。3.3.4作业期间,监护人员不得离岗,不得进入有限空间,并应掌握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人数和身份,对人员和工器具进行清点。3.3.5监护人员应装备可靠的气体检测仪、通讯设备、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备等,并且定期标定、维护。3.4个体防护3.4.1缺氧或有毒的有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仍达不到2.3.

12、1要求的,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必要时应拴带安全绳,并可靠地固定在有限空间外,便于与监护人员的沟通及救援。3.4.2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应配备并使用长管呼吸器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不应使用过滤式面具。长管呼吸器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应定期检测、检验并满足国标/T16556和国标6220的要求。3.4.3在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及防静电工作鞋。3.4.4存在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有限空间,应穿戴防酸碱防护服、防护鞋、防护手套等防腐蚀护品。3.4.5存在噪声的有限空间,应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3.4

13、.6存在粉尘的有限空间,应配戴防尘口罩、眼罩等防尘护具。3.4.7存在低温的有限空间,进入时应穿戴低温防护用品,必要时采取供暖等措施。3.5照明及用电安全3.2.1进入有限空间的所有电气设备应安装漏电保护。3.2.2存在可燃气体、粉尘的有限空间,不应使用明火照明和非防爆设备,所有的电气设备设施及照明灯具的安全应符合国标3833.1中的有关规定,并达到整体电气防爆。应做好防静电措施。3.2.3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电压应当符合国标/T3805的规定。固定照明灯具安装高度距地面不高于2.4m时,宜使用安全电压,安全电压应符合国标/T3805中有关规定。在潮湿地面等场所使用的移动式照明灯具,其高

14、度距地面不高于2.4m时,额定电压不应超过12V。3.2.4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密闭舱室等狭窄的工作场所,手持行灯额定电压不应高于12V03.2.5手持行灯应有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灯泡的金属部分不应外露。3.2.6行灯使用的降压变压器,应采用隔离变压器,安全电压应符合国标/T3805中有关规定。行灯的变压器不应放在锅炉、加热器、水箱等金属容器内和特别潮湿的地方;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Q,并定期检测。3.2.7电气设备、焊钳、手持电动工具、导线进出有限空间应事先切断电源。暂时不用的焊钳、电气设备、工具应切断电源,放在干燥的木板或绝缘板上。3.2.8手持电动工具应进行定期检查,并有记录,绝缘电阻应

15、符合国标/T3787中的有关规定。3.2.9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3. 6机械设备安全3.3. 1机械设备的运动、活动部件都应采用封闭式屏蔽,各种传动装置应设置防护装置。3.3.2机械设备上的局部照明均应使用安全电压。3.3.3机械设备上的金属构件均应有牢固可靠的PE线。3. 3.4设备上附有的梯子、检修平台等,应符合国标4053.1、国标4053.2、国标4053.3的要求。4、作业后安全技术要求3.1 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应当进行完工验收,并在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上签字。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人员及作业工具进行清点,撤离作业人员。作业人员离开有限空间时应将作业工器具带出。3.2 作业结束后,有限空间所在单位和作业单位人员应共同检查有限空间内外,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封闭有限空间。4. 3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有效期不应超过24h,超过时限应重新办理作业审批手续。5、培训教育5.1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培训教育制度,包括作业单位负责人、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5.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内容主要包括:a)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