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26822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鹤壁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鹤壁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鹤壁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鹤壁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鹤壁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鹤壁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鹤壁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docx(3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鹤壁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3年)“十三五”时期是现代农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时期。科学谋划好我市“十三五”期间现代农业发展,对于我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做好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在农业现代化上示范先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发展现状及背景形势(一)“十二五”发展回顾“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多策并举,提升求进,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1 .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全市建成“田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通畅、林网建设适宜、灌排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

2、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标准粮田69.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8.4%。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13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105.8万亩,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93%、73.3%o全市农机总动力243.3万千瓦,百亩耕地装备动力168.7千瓦、居全省前列;全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8%,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 .粮食高产创建水平连创新高。粮食高产创建进入整建制推广阶段,我市被农业部评为全国5家整市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市之一,浚县、淇县西岗镇被评为整建制试点县、乡(镇)。整市建制粮食高产创建实施小麦万亩以上示范片42个、玉米39个,示范总面积达103万亩,占粮食总面积的40%以上。“十

3、二五”以来共创全国粮食高产创建高产记录13项,累计达25项。在粮食高产创建的带动下,2015年全市粮食总产达123.64万吨,连续12年增产。实施的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集成技术研究推广项目获得河南省第一届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 .科技支撑能力持续增强。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成效明显,国审省审玉米、小麦新品种达到32个,浚单20荣获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黄淮海第1、全国第2大品种。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拥有研发机构39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8个。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断完善,建成了11个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区域站,全市形成了“市有中心、县有总站、乡有区域站、村有特派员”的四级农业

4、技术公共服务体系。全市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9%以上。实施的鹤壁市小麦玉米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 .农业信息化应用拓展深化。“互联网+”与现代农业实现深度融合,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实现大田物联系统全覆盖,蔬菜标准园实现智能物联系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监管系统全覆盖;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全面启动,建成了村级益农服务社563家,浚县实现全覆盖。全市形成了“市县有网络中心、乡镇有服务平台、村村有益农服务社”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便捷的信息服务。我市被农业部评为全国首批7个整体推进型农

5、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之一、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试点,浚县被确定为首批10家全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整体推进县之一。实施的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5 .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覆盖。农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建立了小麦、玉米、肉禽、生猪等10类主导农产品标准体系,收集制定了各类标准1340项,其中省级地方标准7项,初步形成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相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农业标准化生产有力推进,全市培育无公害农产品70个、绿色食品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发展国家级蔬菜标准园5个、市级4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7个;粮食高产创建、蔬菜标准园等标准化

6、生产实现全覆盖。被评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6 .农业规模化经营成效显著。启动并稳妥推进了土地确权颁证登记工作,为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政策基础。浚县被确定为国家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试点县,创新了金融支农模式。认真落实农业三项补贴政策,保障了农民权益。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1183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7家、省级19家、市级143家;启动了家庭农场培育工作,新发展家庭农场338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发展土地流转41万亩、土地托管20万亩,土地规模化水平达42.3吼7 .农业产业化集群式发展。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12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

7、37家;永达、中鹤、帮太等3家企业荣获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全市形成面制品、肉制品、油脂加工、休闲食品等4大类12个农业产业化集群,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7个、省级示范性集群3个(全省25个)。淇县被确定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015年12个集群累计销售收入达445亿元,带动农户23.7万户,吸纳农民就业近5万人。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Io8 .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全市蔬菜面积达到15.6万亩、其中设施蔬菜5.5万亩;花生种植面积15.4万亩。都市生态农业成为拉动鹤壁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全市规划了62个涵盖特色种植、设施园艺、生态休

8、闲、旅游观光等功能的现代农业园区,其中谊发、百联、方信、明昌等22个市级以上园区已基本建成。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快速增长,2015年达到12995.3元,比2010年增加6182.3元,年均增速13.9%。9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更加有力。监管体系日益健全,建立了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和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检测室、主要生产基地检测点,全市基本形成了“三级四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制度不断完善,相继建立了信息发布、投入品监管、“三品一标”认证、市场准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得到加强,全市蔬菜质量检测合格率常年稳定在98%以上,近年来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

9、量安全事件。10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一控两减三基本”全面落实,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全覆盖,小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可降解农膜大面积推广,地膜回收率达85%以上;高剧毒农药全面禁止,生物农药推广率达32%。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从“十一五”末的13%17%提升到1.6%2.1%o形成了“粮食种植一畜禽养殖一畜产品精深加工一废弃物处理再利用”和“畜禽养殖一粪便一沼气一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现代农业循环产业链。总体来看,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2015年1月,我市被农业部确定为整市建制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仅瀑河和我市2家。2015年4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发布

10、河南省各省辖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我市综合得分排名第一。(二)规划背景1 .宏观层面。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央全面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深刻分析农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战略要求。贯彻落实中央要求,适应

11、新常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对此提出明确要求:一要更加注重提高粮食产能,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二要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坚持“产出来”与“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四要更加注重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五要更加注重适应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立足资源禀赋,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的产业。六要更加注重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

12、农业竞争力。2 .鹤壁实际。尽管鹤壁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面临“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挑战,农业面临的新风险和新挑战也迫在眉睫。一是新常态下稳粮增收难度加大。一方面,新常态下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势,而良种、种植技术等关键要素未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增收任务艰巨。另一方面,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瓶颈”尚存,西部山区“靠天收”情况依然存在,特别是农资价格居高不下而粮价不升反降,如何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议题。二是新常态下提质增效迫在眉睫。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偏低,农业投入成本快速增加,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农业生产经

13、营效益不稳。目前,我市农民收入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工资性收入远远超过家庭农业经营性收入,种植业收入比重不到四分之一,同时新常态下如何深化落实农业供给侧改革,成功运用财政和政策、教育培训等综合手段支持农业提质增效,已成为现实必须解决、且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难题。三是新常态下创新驱动亟待发力。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支撑能力远未释放,从事农技推广的科技人员较少,全市仅有554人,每万农民拥有7名科技人员,而发达国家达到IOO名左右。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严重,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新常态下农业补贴的边际效应大幅递减,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活力不足。当前,激活农业发展要素资源、创新农业技术和发展模式,是我市农业

14、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多年来高投入、高产出农业发展方式,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其中农药、化肥的超量使用成为农业污染的核心问题。当前我市农业资源环境“红灯”频闪,种植业年使用化肥约合每公顷540公斤,是国际公认标准225公斤的2.4倍;农业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农膜残留等的资源化利用不力等也带来了很大的污染隐患;特别是地膜,我市年用量24吨左右,农膜残留在土壤中,长年无法降解,会严重影响土壤结构和农作物生长。在新常态下,如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为主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是我市需要深入持久探索研究的一个全国性的难题。

15、综上所述,我市现代农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科学制定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明确发展重点、加强保障措施等,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真正做好农业供给侧改革。(三)形势分析新常态给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带来新挑战和新问题,但新常态也蕴藏着新机遇,给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增加了新动力。1 .政策机遇。从中央、省、市层面看,政策支持更加有力。中央始终重视发展现代农业,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锁定农业,惠农政策、深化改革等利好频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省委把统筹做好“三农”工作作为八项重点工作之一。市委、市

16、政府把现代农业发展摆上了重要位置,把“农业现代化上示范先行”作为五个示范先行之一。2 .经济机遇。一方面工商业资本不断进入农业领域,利用土地经营规模大、资金实力强等优势,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业生产转型升级;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延伸扩展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多个环节,提升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农民外出务工带回资金,改善农业生产装备,提升农业全程机械化水平。特别是还有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利用手中的资金自主创业,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农产品加工、都市生态农业等,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3 .改革机遇。近年来,我市由于经济发展,个别乡镇、个别农户因生产效益低、外出务工、户口外迁等各种原因出现了土地摞荒或土地自发流转,土地权属纠纷也时有发生,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困难重重。因此,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特别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明确土地权属,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的情况下,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