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总体安全观专题党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总体安全观专题党课.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国家总体安全观专题党课一、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角度审视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角度审视总体国家安全观,可以发现,党的领导人通过科学评判国家当前的社会存在,即我国所处的国家安全环境,在充分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即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关于国家总体安全的观念在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不断丰富完善。1.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坚持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决定作用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的安全战略。一方面,一定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的产生。另一方
2、面,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与之相适应。在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人口规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等都不同,因而,对应的国家安全观念也大相径庭。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经济基础也相对薄弱。因而,我国更加强调要把保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第一要务。进入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发生变化,统筹各领域的发展和安全成为时代呼声。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我国安全战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由此可见,有什么样的社会发展状况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安全观。具体的国家安全观都是和当时的“社会存在”紧密联系的,是在科学评判“社会存在”的前提下提出的
3、。2.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坚持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党的领导人充分把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原理后不断完善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社会意识的与时俱进和自我批判上。一方面,发展阶段不同,社会存在则不同,其所决定的社会意识也不同。此时,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形式就不同。另一方面,社会进步或倒退,社会存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当旧的社会意识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存在时,便会根据新的社会存在进行“自我批判”,产生新的社会意识,以适应新的社会存在。也就是说,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党的领导人为适应社会存在而制定的。新时代,面对一系列新变化、新挑战,以往只强调
4、一种或几种安全的国家安全观念已过时,新时代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便是一种与时俱进。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安全和发展互相支撑,缺一不可。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党的领导人多次强调,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互为联系、彼此影响,对内要建设平安中国,对外要建设和谐世界。正是党的领导人高度重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制定了适应社会存在的政策,才保证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推动了社会向更高阶段迈进,也促进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的不断丰富完善。总之,正是因为坚持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原理,国家发展和安全才得到有效维护,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外延才得以不断深化和拓展。二、从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角
5、度审视总体国家安全观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适应性状况影响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发展。从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角度审视总体国家安全观,可以看出,我国是在遵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是在充分认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基础上,形成和完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1.社会基本矛盾间的相互作用促进总体国家安全观逐步形成。一方面,生产力、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是合乎社会发展逻辑的,能合理反映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提供指导。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关系到经济基础的稳固程度,并直接影响国家安全观具体内容的确立。我国在不同时期
6、提出的国家安全战略,就契合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网络不发达,我们便不会提出加强网络安全的国家安全观。另一方面,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发展提供可能。首先,总体国家安全观根据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原理,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使新的生产关系能够适应已变化了的生产力。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形成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否则,经济基础就会发生混乱,上层建筑也不能长久。随着国际国内环境日趋复杂,国家发展和安全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与之相对的上层建筑也随之发生变化。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覆盖范围
7、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广,其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的作用也愈发凸显。这表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和发展是遵守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反作用原理的,并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过程中得以丰富和发展。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完善。一方面,发展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夯实基础建设。生产力是评判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键。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产工具不断更新,生产关系也开始发生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又带来一系列发展和安全问题。基于此,提出和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探索发展和安全的内涵与价值,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保卫国家各个领域的安全做出努力,成为社
8、会进步的必然需求,也是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要保障。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指导下,总体国家安全观得以深化。另一方面,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顶层设计。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不仅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而且还要适时完善自身以具备强大的战略性与前瞻性。同时,不断发展的经济基础也有助于促进上层建筑不断完善日臻完善,进而促进总体国家安全战略目标顶层设计。由于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在斗争中生存和发展壮大的。所以,我们能更清楚地认识到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党的领导人在认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规律指导的实践中,总结了经验,旗帜鲜明地强调了要加强党对国家安全工
9、作的全面领导,并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由此,国家安全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新见迭出。这是在适应和促进经济基础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国家安全工作顶层设计的具体实践。它保障了我国的安全和稳定,推动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不断完善。三、从群众史观角度审视总体国家安全观我们党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从广度和深度上推动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不断丰富,进一步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巩固了国家的发展和安全。1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群众史观为依据逐步形成。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需要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党治国理政的坚实基础。历史证明,群众基础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10、,没有人民群众齐心协力维护的国家安全,是不稳定的、不能长久存在的国家安全,国家和人民不可能获得可靠的安全保障。正如毛泽东同志强调的那样:“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我国从强调一种或几种国家安全的观念,逐步发展到涵盖各个领域安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党同人民群众形成合力的结果。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坚持这一制度,保障国家政治安全和治国理政有序进行,就要依靠人民群众和衷共济、齐心协力达成制度共识,维护制度权威。因此,我们党依据群众史观的基本原理,逐步形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安全战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凝聚力,有效地保障了国家安全,有效地应对了扑朔迷离的国际局势带来的新矛盾新
11、挑战。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的期待是一致的。我们党坚持群众史观的基本观点,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并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目标和归宿。与此同时,人民群众也把国家的安全和个人的安危统一起来,把国家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统一起来,在奋斗中创造了美好生活,创造了发展和安全的社会环境。因此,国家的发展和安全离不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得益于国家的发展和安全,人民群众才能够在安全的社会环境里进行物质和精神生产,发挥个人才智,追求个人理想。在党带领人民群众迈向高质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美好;群众在享有自身努力带来的美好生活时
12、,对国家安全更具依赖性,从而更加珍惜和维护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国家安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逐步形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安全发展战略。2.总体国家安全观在群众史观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群众观点的重要内容。从群众观点的角度审视总体国家安全观,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是建立在相信群众的基础上进而不断夯实稳固的。我们党相信人民群众中有的是能人智人,敢于把守护安全的重担下沉,勇于接受群众在守护安全的过程中遭受的短暂的挫折。同时,我们党还强调安全建设靠人民、安全成果与民同享的理念,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责任意识和使命
13、意识。在群众史观的指导下,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安居乐业的愿望得以实现,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得以形成,夯实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根基,丰富完善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其次,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坚持群众路线中深化内容。习近平强调,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各个领域的安全战略,都是党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在长期奋斗中总结出来的符合人民利益和适应国家长足发展的重要战略。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和切身利益摆在优先位置。在党的带领下,在我国得到了有效控制。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形成了伟大抗疫精神,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丰富了社会安全、生物安全等领域的内容,深化和发展了总体国家安全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