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则与相关表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则与相关表格.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 .目的P.12 .适用范围P.13 .责任部门P.14 .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事项P.15 .实验室紧急应变措施P.66 .实验室设备安全检查事项P.77 .实验室安全卫生教育训练P.78 .督导、查核P.79 .附则P.7附表附表一院区实验室申报表A-1附表二实验室安全卫生工作日志纪录月报表A-2附件附件一实验室标示牌B-1附件二紧急应变处理流程B-2一.目的依据劳动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令要求,及防范院区所属实验室相关作业场所发生职业灾害,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特订定本管理作业准则。二.适用范围院区所属实验室及检验室等相关作业场所之安全卫生管理作业均依据本准则规定办理。三.责任
2、部门1 .行政中心:(1)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作业准则之制(修)订。(2)院区实验室安全卫生相关作业之督导、查核。2 .管理部:(1)各部门实验室安全卫生相关作业之督导、查核。(2)推动与协助使用部门实施实验室安全卫生教育训练。3 .使用部门:(1)执行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相关作业。(2)定期实施实验室安全卫生教育训练。(3)部门主管应确实督导实验室作业人员遵守安全卫生工作守则。四.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事项1.一般安全卫生管理(1)标准作业程序之制订与遵循A.使用部门主管应督导实验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应共同拟订各项实验作业之一标准作业程序或安全卫生工作守则,并放置于现场明显处以供参阅。B.设备、仪器使
3、用人在使用前,应详读标准作业程序、安全卫生工作守则或操作手册等,并依规定程序进行实验。(2)实验室应设置专责人员与标示牌A.专责人员之设置a.一般科别之实验室:由该实验室主管(负责人),至少指派一名专责人员,负责实验室安全卫生相关作业。b.共同使用之实验室:由共同实验室之最高管理人,至少指派一名专责人员,负责实验室安全卫生相关作业。B.专责人员之职责a.实验室相关资料之申报:当实验室成立时或管理人员等申报项目或内容有异动时,应于一个月内向院区管理部更新修正,申报项目如附表一。b.实验室危害物质清查之申报:依本院颁布之危害物质管理作业要点办理,并于每年七月底前向院区管理部申报核备(共同研究区由院
4、区医研部确认汇总后,影印一份送院区管理部)。c.实验室工作日志之填写:每日应详实记录实验室之使用情形,记录窗体,范例如附表二。d.协助实验室负责主管从事实验室安全卫生相关作业及配合行政中心与院区管理部之督导、查核安全卫生相关事项。C.实验室标示牌之设置实验室外应设置标示牌,包括实验室名称、负责主管、专责人员、紧急连络电话等项目,标示牌制作范例如附件一。(3)其它安全卫生注意事项:A.实验室内严禁进食及从事实验无关的活动。B.避免单独一人进行具危险性之实验,若确有需要,应经实验室负责主管认可该实验人员具有独立作业的技术与能力,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得进行该实验。C.实验在进行过程中,人员应全程
5、监控,对可安全离开无须看管之实验,于无人监控时,应标示实验进行中之告知,并清楚列出如何关机之详细步骤与紧急状况之处置、紧急连络人之电话。D.实验完毕后,应检查水电、瓦斯等是否关闭,不继续使用之仪器设备应予以关掉电源以策安全。2 .防护器具使用与管理(1)从事实验作业相关人员,应穿着规定实验服装,作业环境中有潜在危害之虞者,应穿戴适当之防护器具,如防护眼镜、手套、安全鞋等。(2)防护器具使用后,应依规定处理干净且放置定位。(3)实验室使用人员应定期维护及检查个人防护器具,使经常保持在堪用状态。3 .化学药品安全管理(1)作业依据依据劳动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令要求,并参照本院危害物质
6、管理作业要点规定办理。(2)使用管理A.确实掌握化学药品使用、储存、清查及申报作业。B.定期向院区管理部申报化学药品使用情形。(3)分类标示A.不同物品应依不同性质做适当分类,如爆炸物、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等,依相关法令规定将物品分类,以利管理。B.应作危害标志,并对标示之危害物质加以说明。C.每一种危害物质应建立物资安全数据表(MSDS),说明化学物质特性、安全处理、紧急应变、清除污染、和控制危害等相关数据。D.物质安全数据表应置于工作场所易取之处且每三年至少更新一次。(4)储存原则A.化学药品容器上应标示清楚且需清查使用数量并作管制与记录。B.化学药品的储存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
7、、湿度的控制以采取适当之安全储存措施。C.考虑化学药品有不兼容之特性,如可燃性物质应与硝酸、高锦酸盐、有机氧化物等氧化剂,分类保存并保持适当距离。D.高挥发性、易燃性或毒性化学品,应置于低温、通风良好处且操作时应不致影响作业区之安全卫生为原则。E.储存酸、碱或强烈腐蚀性化学药品之处,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如防震装置、锁扣装置等。F.储存易与空气作用之物质,如黄磷,应置于水中,并盖紧瓶盖。(5)其它安全卫生注意事项A.配置酸碱试剂应将酸、碱慢慢滴入水中,不可直接将水加于试剂中。B.吸取化学试剂时尽量使用自动吸取装置;欲使用吸管或虹吸时,需用安全吸球,不可用口直接吹吸。C.实验操作时应戴安全眼镜及橡
8、皮手套注意安全。D.化学实验欲加热时,应在加热前加入沸石,以防突沸。E.化学药品应妥善管理,使用过后之废弃药品应依特性收集,并依规定处理。F.化学药品之瓶体有破裂现象或液体有漏出情形发生时,应立即处理更换。G.实验室应备有适量之吸收剂与中和剂,以处理紧急倾倒或渗漏。H.操作高挥发性、易燃性、或毒性化学物品应于局部排气装置中进行,并注意收集其废弃物。4 .机械性设备安全与管理(1)作业依据依据劳动法与本院安全卫生自动检查办法规定办理。(2)设置与管理A.新增设备:实验室新增设备时,如增设空压机、无菌操作台等应请工务部门协助增设;设置法定危险性机械及设备时,应向院区管理部报备。B.现有设备:应定期
9、请工务人员维修与保养,以保持设备堪用状态。C.以上新增或现有之设备应依法律规定实施自动检查并记录。(3)应取得法定合格证明文件A.增设法定之机械设备,如压力锅、杀菌锅等应有检验合格之证明文件,且依规定每年申请定期检验。B.操作法定机械性设备之人员,应取得操作合格证照后,方得操作。(4)安全卫生注意事项A.设备使用前,应详阅安全规定事项并熟读标准作业程序说明书。B.所有机械性设备或器具需具有必要之安全防护设备。C.无菌操作台与局部排气柜之滤网应定期更换。D.局部排气柜应保持正常的排气功能且排气管应接至室外,必要时应先作处理后,再排至室外。5 .电气(器)安全管理(1)作业依据依据本院颁布之安全卫
10、生工作守则与安全卫生自动检查办法规定办理。(2)使用管理A.应于设备上或周围明显处标示使用方法、应注意事项等,以使周知。8 .使用电源或电气(器)设备时,应确实遵守用电安全。C.避免使用延长线,如有需要增加用电设备时,应委托工务部门评估用电容量后增设插座或专用回路,以免发生电线走火。(3)一般安全卫生注意事项A.电气(器)不用时应拔掉插头。9 .在插座上避免有多个插头使用情形,以免插座负荷不足。C.电气(器)设备或机具之易触电部分,应设防止感电的保护装置。D.通道上使用临时配线或移动电线时,应妥善防护并加以绝缘。E.使用电气(器)用品时,应遵循操作规范,严禁作不符规定之使用。F.于具挥发性之可
11、燃性液体或气体作业场所,有爆炸之虞者应选用防爆型电气(器)用品。6 .放射性物质安全管理(1)使用管理A.放射性作业场所应建立作业标准或工作守则且张贴于明显处,并要求进入管制区人员严守有关规定,并依其中核可之可使用核种,申请放射性物质。B.放射性物质之采购请依本院辐射防护委员会所订定之流程及单据申请。C.放射性物质操作人员应接受训练取得合格证照后,方得操作使用。D:进入放射性实验室时须依规定穿着规定服装并配戴人员剂量配章,每个月之人员体外辐射剂量测试报告应保存30年,供日后备查。E:使用挥发性之放射物质时应在作业场所内之合格局部排气柜中进行。其过滤网应定期更换并测试合格。(2)管制区之划分与管
12、理A.放射性实验室划定为管制区,应设置辐射示警标志及辐射管制之警语,并实施门禁管制。B.存放放射性物质房间之门上,应张贴适当辐射示警标志与警语。C.除放射性实验室外,其它实验室及办公室列为非管制区,放射性物质不得带离管制区。D.工作人员取出放射性药品与进行调配作业后,应注意侦测手部是否有放射性污染。E.工作人员于作业结束离开放射性管制区时,必须作除污及污染侦测后,始得离去。(4)放射性物质之储存A.应备有适当贮存柜或处所,其屏障设施符合游离辐射防护标准。B.放射性物质储存处及装盛放射性物质之容器,均应张贴适当辐射示警标志与警语,并应注明所装放射性物质的名称、强度及日期。C.实验室安全卫生专责人
13、员,每月至少应核对一次放射性物质领用记录平衡情形并制成月报表,以了解放射性物质使用情形。(5)放射性废料之处理A.放射性废料应依液体、固体,分类收集。B.放射性之废水应依规定全数收集,依规定衰减排放者,应检测符合衰减活度排放标准,方得排放。(6)其它安全卫生注意事项A.工作完毕时,应测定工作场所如台面、地面、气柜、水槽等处是否污染,如有污染应依规定程序除污处理。B.从事游离辐射之工作人员,每年应定期实施身体健康检查,并记录备查。7.废弃物清除与处理(1)作业依据依据国务院颁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与本院安全卫生工作守则规定办理。(2)分类之原则A.应依一般性可燃与不可燃之废弃
14、物分类。B.应依传染性可燃与传染性不可燃之废弃物分类。(3)处理之原则A.玻璃碎片或刀片、针头、空针等易割伤人员之器具、物品,在收集时应妥善防护并依规定处理。B.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特定化学物质等应先分类收集至定量委托专业处理厂商运送处理。C.冲洗相片废水,应集中存放,交由回收业处理。D.有关核医、游离辐射之废弃物则遵循国家原子能机构规定处理。五.实验室紧急应变措施1 .作业依据参照本院颁布之紧急应变作业管理办法规定办理。2 .紧急应变计划之拟定各实验室应针对可能发生泄漏或暴露产生之危害,参照物质安全数据表及相关紧急应变数据,拟定部门紧急应变计划并将紧急应变流程贴于明显易见处,以告知所属人员。3 .紧急应变措施之演练(1)演练周期:每年应至少实施一次紧急应变的演练并纪录备查。(2)演练内容:应包含物质安全数据表之认识、警示系统与救灾方式之认知、了解防护装置放置处、医疗设备使用方法与紧急疏散程序之仿真等项目。4 .事故通报流程与处理(1)通报流程:发生职灾或火灾、爆炸等事故时,现场工作人员除立即采取必要抢救措施外,应先通知部门主管;若需全院支持时,应立即联络总机,广播通知各相关部门支持,如附件二。(2)事故现场之处理与维护A.发生意外灾害时,其事故现场应保持原状,不得擅自移动或破坏,以便院区管理部与当地主管机关鉴定处理。B.发生三人以上住院或一人死亡以上严重灾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