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高效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高效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高效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报告、问题的提出:“双减”是一场教育的重大转型,“减负”是为了“增效”,这是一次革命性的教育大变革,是要重构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学模式。“双减”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为了替学生减负,而是要让教育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生成与身心健康的发展。减的是无效低能的题海训练,要变革的是被动低效,延时加量的课堂教学。“双减”的最终目的,仍然是要不断提升我们的教育质量,而不是降低我们的教育标准。只是这一质量不是通过加班加点、补课延时,以牺牲师生家长的身心健康,单纯地去追求“考试成绩”的那种单面分数指标,只有能全方位衡量孩子成长发展的各项重
2、要指标,才是真正的教育绿色质量。“双减”环境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法,肯定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课堂革命。因此,课堂需要转变以传递知识和发展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教学应该是以主题为引领、语篇为依托、活动为途径的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法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理解、运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层面。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J是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性质已经由单纯的“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提升为“综合课程”。至此,“思想品德
3、”这个沿用已久的课程名称已演化为两个分支(一、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三到六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新编的道德与法治其内容和形式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社会的联系也更加密切了。这个变化不仅是课程名称的改变,而且是内容和形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的改变。虽然教材变更了,但教学手段不变,教学的有效性也就不能增加。综观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教师没有跟着新教材的理念走,还是在沿用旧的思想品德的教学方式,生硬灌输的多,没有灵活使用教材;学生主动求索的少,盲目接受书本的观点多,自己独立思考形成结论的少,自己动手实践更加少。这样所产生的后果是新教材的丰富性、灵活性被削弱,学生的间接经验多,直接感悟
4、少,形成一些唯心的道德认识,大大降低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课堂教学本身是一种目的性很明确的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习得知识,获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可以说,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所以探索如何通过改善课堂教学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二、何谓有效性课堂教学?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通俗来讲,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为:从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技能上,从不会到会,从少到多,从情感上,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要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应从改变课堂教学
5、策略着手。三、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何谓“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有效组织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方式多样,如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角色扮演、模拟活动、两难问题辨析,以及撰写报告书、制作图表等,每一种活动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价值。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加以选择,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一种教学活动的效用,而不宜在一节课内展现多种教学活动方式。品德课堂教学是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在教学实践中人们总结归纳出了多种教学形式。道德与法治(生活)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实践操作、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
6、赏、练习、讲故事等。课标明确地提示教师是要关注每一种教学方式特有的适用范围和价值,有效地使用这些活动方式,并不是在一节课中用得越多越好,而是要将这些活动方式运用到位。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以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更应讲究教学活动,即是“体验学习、探究学习、解决问题学习。”(1)体验学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到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体验是学生身临其境的一种心
7、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体验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识学习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我们在实施体验类教学活动是需要注意:第一,强调教学中的体验是学生主动体验。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感受自己的情感活动,关心他们体验到了什么。第二,明确体验活动的外部行为一定要引起学生内部的心理变化过程。我们在活动中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知觉、思维、注意等一系列心理功能共同参与体验,以促使学生的心理真正发生变化。第三,将体验作为学生个性形成的基础和个人成长的基础。成功的体验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失败的体验对学生也同样重要。所以,教师要特别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失败,学会从失
8、败和错误中学习。如在讲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家人的爱一课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从出生到我们长大,父母对我们的呵护,我们才能健康成长片段,让学生体验到父母长辈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了解他们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2)探究学习探究类活动方式的意义在于学生的探究过程。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探究方式表现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带有个性特征的思维方式。一般来说,所有的活动都间接或直接具有探究的性质,直接探究,如观察、调查、搜集、整理等。我们在探究活动中要努力促进,多方发现,特别是要鼓励那些与众不同、有所创新的行为,并要向全体学生展示。因此,探究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造
9、性的活动,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如在讲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来自社会的爱一课中,我搜集了社会上常见的一些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还有一些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条文并制成课件播放,使学生了解国家所制定的一些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法律,从中体会到国家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关爱。制作一段录音,内容为“一名普通教师的心声”,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内心世界,感受老师的苦与乐。(3)解决问题学习“解决问题学习”则是指学生面对新情境、新课题以及积极探究的态度、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解决新问题的探究活动,是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去构建品德和促进社会性发展的过程。问题解决学习强
10、调把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下)通信连万家一课教学,教师在提问时,应注意不仅通过提问让学生知道邮寄、电话等是人们常用的通信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更要注意提出有助于学生以小见大,从表面到深入的问题:这些通信方式的产生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有何影响?从而引导孩子懂得通信的变化令人们的生活也产生变化,从而推导开去,其他的变化如交通工具的变化、娱乐工具的变化等也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2、有效提问但通过有效提问来让学生深入思考,这个还不是有效提问的最高境界。那
11、么有效提问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本人以为是通过教师的有效提问从而使学生产生自己的问题,自己学会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生学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比他能解决按照老师提出的问题更重要。现在中国的小孩子普遍存在着想象力、创造力低下,“高分低能”的现象。这点与学生不会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有很大的关系。往往都是老师有问题问他,而他自己则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其实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说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而有所收获并产生疑问,他们才能大胆地想象,大胆地思考,大胆地创造。如教师在讲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算算家庭帐”这
12、一专题时,在学生学会计算家庭开支的基础上,教师意图借此渗透“科学理财”的观念。我把问题在电脑上制成了幻灯片的形式播放:“你觉得能否用家庭节约家庭开支的方式来理财吗?”“你的家庭开支合理吗?”“有没有开支是可以减免的?”“你的家庭开支比例合理吗?”“你的家庭开支可以让你的家庭有足够的家庭保障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再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进一步思考解决方法的可行性。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再思考、讨论,最后他们形成了“开源节流、合理开支、家庭保障要重视”的科学的家庭理财观念。显然,这样的学习效果要比老师直接告诉他如何科学理财要好得多。3、有效评价。有效的评价是有效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重
13、点。因为学生品德未必就在课堂上生成,也许要过一段时间才可以显现效果;而且每个学生个体都具有复杂性,他这方面表现好,可能另一方面表现就不尽人意或者他在学校表现好而在家庭、社会上就办不到。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具有多元性、可持续性。(1)多元性A、评价方式的多元。要打破单一的分数、等级评价方式,形式要活泼多样。如短语评价、图标符号评价、动作评价、表情评价、语言评价、竞赛评价等。还可以通过展示、汇报、交流等方式来检查、评估。B、评价层面的多元。我们要注意突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对学生的品德生成与综合能力进行综合评价。C、评价者的多元
14、。道德与法治评价要改变教师言堂”的评价局o实施评价时,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可以请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2)可持续性一节课堂结束,对学生的评价并不能也到此结束。考虑到学生品德养成的长期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持续。一个阶段或一个学期,教师可以继续运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多元的评价层面、多元的评价者重新评价学生,以获得对学生全面的、动态的综合评价。6、有效反思。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除了注重课堂外,也应注重课堂教学后的反思。课堂结束了,课堂教学的研究不应结束。案例、教学实录、教学随笔、心得体会、录像、录音、观摩评课、专家
15、诊断、同伴探讨、整理学生学习成果,提升、总结等都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反思的形式。通过反思,我们可以跳出“当局者迷”的圈子,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整理学生学习成果,再加以提升、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教学反思行为。本人尤其重视这一种教学反思,虽然是辛苦些,但在整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学生的心灵间接进行了“对话”,它可以让教师在整理的阶段中更加了解学生的真实现状,把握学生的发展方向,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总之,我们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策略,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品德教学中出现的挑战。相信在所有重视关心孩子发展的有心人的共同努力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定能够迎刃而解,教学的有效性会得到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