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爱国卫生工作方案计划.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662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爱国卫生工作方案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校爱国卫生工作方案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校爱国卫生工作方案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校爱国卫生工作方案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爱国卫生工作方案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爱国卫生工作方案计划.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一、指导思想:学校卫生工作仍以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指导思想,继续围绕建设“健康校园”总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测学生健康状况,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切实抓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开展传染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和预防接种工作,切实抓好学校卫生工作。二、主要工作要求:(-)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强化健康意识1、认真贯彻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批示精神,组织教师和学校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明确学校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只有搞好环境卫

2、生和个人卫生,才能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2、健康教育课: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有计划进行,做到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考核。继续开展健康教育研讨活动。3、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通过黑板报、卫生广播、校园网络及卫生小报、主题班会等有计划、针对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从而提高学生的防病能力和健康素养。(二)加强卫生监督,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学校继续贯彻落实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决定文件精神。坚持自查,并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的复训,继续坚持节日长假后对

3、学校食堂卫生的验收登记等制度,预防食源性食物事件的发生,坚决杜绝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确保广大师生的饮食饮水的卫生安全。(三)健康监测、疾病防控1、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根据各类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及传播和流行特点,落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建立学校晨检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以确保做到“四早”,防止传染病在校内蔓延,做好各种疫苗免疫接种的宣传动员、登记工作,建立和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广播、板报、讲座等形式开展卫生防病宣传教育,使学生了解呼吸道、肠道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增强学生的防病能力和意识。2、“六病防治

4、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宣传常见病的病因,危害性及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生率,“六病”防治工作按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通知进行,确保每一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对健康体检中有阳性体征的学生及时发告家长书及健康处方,并将反馈信息汇总,做好资料统计工作。(四)加强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实行校长亲自抓,各条线负责人分头抓,全体教师一齐抓的管理模式,实行环境卫生、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工作的分块负责制度,定期检查考核,确保学校卫生工作达标。响应号召,积极开展绿化活动,净化、美化学校环境。积极开展全国爱国卫生活动,推进学校的整体卫生水平。努力创设整洁、文明、优美的学习环境,陶冶师生的情操。学校定于每周三为集体打扫卫生时

5、间。三、具体工作安排:(1)定期出好黑板报、画廊,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2)各班每月利用班会时间进行一次卫生宣传,传授季节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3)注意用眼卫生,做好视力检查和防近工作,严格控制近视率。(4)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进一步做好疾病防治工作,认真落实防治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接种,加强晨检,发现传染病,马上严格进行隔离,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避免疾病的蔓延。(5)继续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如近视、齿雪齿、营养不良、贫血、沙眼、蛔虫等六病的宣传教育工作。(6)定期进行学生健康检查工作,做好学生疾病、体检的统计分析工作。对有疾病的学生及时通知家长带学生到医院确诊并将资料返回学校,学校将结果通知体育教师,注意学生运动负荷,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7)制定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的实施方案和制度,利用多种形式向学生及家长宣传预防接种的意义和相关知识,从而让家长主动配合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并专人负责登记造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