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如何实现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及施工一体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述如何实现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及施工一体化.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装配式建筑存在很多问题如综合造价高;围护结构外墙开裂、渗漏;住宅室内露梁、露柱影响使用功能;钢结构耐火等级低,结构需与水、暖、电、智能、通风等专业配合。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必要性:环境的要求、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传统建造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建筑建设需求。各类国家标准的出台为装配式建筑的推广提供了保障。各省市优惠政策的出台为装配式建筑发展带来机遇。1、国家政策及参考标准规范1.1 国家政策装配式全装修建筑符合产业政策,为解决装配式建筑系列问题提供可能,根据相关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应做到以下几点: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创新装配式建筑设计、优化部位部件生产、提升装配施工水平、推进建筑
2、全装修、推广绿色建材、推行工程总承包、确保工程质量安全。1.2 标准规范GB/T51129-2017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2018年2月1日实施),装配式建筑等级评价中,体现了较高的装配化程度。(1)装配式建筑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装配式建筑的认定标准一一第3.0.3条):1)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2)围护墙和内隔墙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3)采用全装修;4)装配率不低于50%o(2)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应划分为A级、AA级、AAA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装配率为60%75%时,评价为A级装配式建筑;2)装配率为76%90%时,评价为AA级装配式建筑;3)装配率为91%及以上时,评价
3、为AAA级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评分见表1。表1装配式建筑评分计算表评价项评价要求评价分值最低分值主体结构(50分)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竖向构件35%80%20-30*20梁、板、榭阳台、空调板等构件70%80%10-20*10维护墙和内隔墙(20分)非承重围护墙非砌筑280%5墙体、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50%80%2-5*内隔墙非砌筑250%5墙体、管线、装修一体化50%80%2-5*装修和设备管线(30分)全装修-6干式工法的楼面、地面N70%66集成厨房70%90%3-6*集成卫生间70%90%3-6*管线分离50%70%4-6*注:表中带项的分值采用“内插法”计算,计算结果取
4、小数点后1位2、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整体解决方案展示2.1 主体结构主体结构采用扁钢管混凝土柱+支撑体系,该体系支撑全部布置在建筑内部,从外表上看钢结构建筑与普通建筑无二,扁柱与支撑布置在墙内,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并且柱间跨度较小,主框架梁截面高度较小,空间布局更灵活。结构根据JGJ99-2015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GB50936-2014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进行设计,适用高度:6度220m、7度220(200)m、8度180(150)m、9度120mo具体形式及优点和斜支撑结构布置见表2和图1。表2具体形式及优点编号具体形式优点1梁柱连接采用直通横隔板连接,腹部螺栓连接、翼缘板焊接1、
5、避免了由于电渣焊热输入对钢材材质影响较大的问题;2、避免了柱壁发生断层撕裂;3、便于机械化加工制作,节点性能得到改善2扁钢管柱贴板式节点节点不需设置柱内横隔板,制作简单、组内混凝土浇筑更方便、施工速度快(a)(b)图1斜支撑结构布置示意(a)示意1;(b)示意2;(c)示意32.2 防火构造钢构件选用厚涂型防火防腐涂料,外包防火石膏板,其各项性能均达到或超过GB149072002标准。2.3 楼板体系DW-TDD(I型)桁架板由模板、钢筋桁架、扣件组成,用扣件将钢筋桁架和模板连接在一起,利用钢筋桁架提供楼承板的竖向刚度,减少现场的临时支模与钢筋绑扎量;模板拆卸后可重复利用,并且在板底刮腻子后的
6、效果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相同。图2DW-TDD桁架板示意2.4 PC混凝土楼梯PC混凝土楼梯能体现出工厂化预制的便捷、高效、优质、节约的特点,提高了生产效果,降低了工程成本。2.5 内外A1C板墙A1C墙板(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主要原料是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是通过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多气孔混凝土成型板材。A1C墙板具有如下优点:(1)内隔墙厚度90mm,比钢筋混凝土户内净使用面积增加3%5%,管线已提前预埋,避免后期开槽;(2)在工厂内分条块加工完毕,可在现场直接外挂在钢结构外侧,减少现场湿作业;(3)保温性能良好,无需加装保温层;(4)耐火性好,耐火极限为4h;(5)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优越。板
7、材表面防水构造:迎水面错缝处理;表链打胶密闭+下口算内无机材料(专用砂浆)塞实;表缝打胶密闭+上口缝内柔性材料(耐火岩棉)塞实,板材与楼面交接部位防水处理。2.6 装配式内装修(1)基础地面系统。1 )架空构造:架空地面高度IOomm,与常规地面高度相同。架空层下可以敷设管线。2 )干式工法:取消垫层,无抹灰。2.1 层材料:面层材料可自由选择采用地毯、硅酸钙板、木地板、PVC地板等。4)现场快装:地板可以快速拼装,方便拆卸,利于维修。(2)集成墙面系统。内隔墙采用轻钢龙骨,骨架内填充岩棉,隔墙骨架内可布设各类管线,实现管线分离,表面为一体化带饰面的硅酸钙涂装板,操作简单快捷。(3)集成吊顶系
8、统。集成化吊顶安装方式,可用于多种室内顶面安装材料,实现顶面材料与设备系统集成设计。房间内顶棚如无特殊设备不进行吊顶,采用原顶乳胶漆施工。该系统免除了涂刷工序,实现快速安装;方便后期维修。(4)集成卫生间系统。1)地面防水:采用柔性防水底盘整体安装,保证密封不外流,通过专用快排地漏将水排出。2)墙面防水:墙板留筵打胶或密拼嵌入止水条。3)墙面安装柔性防潮隔膜材料,同时将冷凝水引流至地面,防止潮气渗漏造成墙体空腔。可根据浴室尺寸量身定制防水材质柜体,匹配胶衣台面及台盆。4)坐便器:可对同层排水的后排水坐便进行定制匹配。2.7 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家居采用智能照明设计、智能开关控制、智能安保系统、智能
9、门锁、系统互联互通等先进技术,实现小区整体智能交互空间,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可随意调配家中设备。(1)卧室。提供一键开启入睡电视起夜”阅读等多种卧室场景。可实现人工智能机器人、窗帘控制、二氧化碳检测、温度控制、电水地暖控制、中央空调控制、1oTV(物联网电视)、背景音乐播放、移动终端控制等远程控制功能,为卧室营造安全、舒适、节能的氛围。(2)客厅。会客聚会电视影院生活场景自动调节。可实现人工智能机器人、环境检测、新风系统、窗帘控制、智能摄像机、声光报警器、播放背景音乐、家庭影院等功能,达到远程监测控制,营造安全舒适的效果。(3)入户(安防)。具有密码指纹锁、智能猫眼、智能摄像机等功能,达到入户
10、安全的目的。(4)卫浴室。具有智能魔镜、智能洗衣机、紧急按钮、智能插座等功能,实现定时预约,水温控制、恒温设定、远程报警等控制功能。(5)厨房。可实现照明控制、水浸检测、背景音乐、安防监控、智能抽油烟机、智能冰箱等智能化功能,提供最佳照明效果,达到安全愉悦的厨房环境。(6)书房。一键开启阅读模式,免打扰,安静享受阅读时刻。具有环境检测、温度控制、背景音乐、光照监测、安防监控等功能,让孩子能安心享受学习。(7)门窗。设置红外入侵探测器、门窗磁、推窗器、窗帘电动机、智能晾衣架等智能化功能,实现远程监测控制,达到安全便捷的目的。装配化智能家居采用分离及无线技术,实现建筑功能空间的设备设施全部安装完成
11、,达到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2.8 钢结构住宅在绿色方面的体现与传统结构相比,建筑物使用钢结构可以减少35%的二氧化碳排放。主结构可100%回收利用,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破坏。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和粉尘、噪声污染,节约资源,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2.9 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显著提高质量:钢结构住宅可进行统一标准生产、现场整体装配,以此实现建筑精度由厘米到毫米的转变,实现建筑从工地建造到工厂制造的转变,同时也减少现场施工的不可控因素,减少质量缺陷的产生,提高住宅质量和建设效率。2.10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价值(1)设计流程与模式,实现项目一体化协调设计。土建与机电设计;预制构件设
12、计;室内装修设计;部品深化设计;施工安装模拟设计。(2)设计精度的标准,达到毫米计量,提升设计完成度。(3)设计方式,实现设计全过程三维构图。通过可视化技术,直接观察构建、钢筋、管线间是否存在碰撞,提高设计精准度和效率,并可通过可视化技术提出有效解决方案。3、建筑真正回归以人为本目前,健康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各方面的不同理解,如果说智能建筑是建筑+技术,那么绿色建筑就是建筑+技术+环境,而健康建筑就是“建筑+技术+环境+人。健康建筑是建筑真正回归以人为本的一次飞跃,而人的复杂性必将影响着健康建筑的未来发展之路。4、总结装配式建筑整体发展态势已形成,从住宅解决方案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领域拓展,逐步发展成装配式建筑系统集成供应商。各地应尽快出台推进装配式建筑实施的相关政策,编制适应本地区的地方标准,如某些省市编制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规程装配式全装修技术规范,以便为装配式钢结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