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北县农业农村局“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萝北县农业农村局“十四五”规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萝北县农业农村局“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中央和省市县确定的农业农村各项改革任务的决战阶段,是全面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我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稳定任务更加紧迫,科学编制和实施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农业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新挑战具有重大意义。按照省、市、县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发展态势,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总牵动,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规划。第一章“十三
2、五”发展丰硕成果(一)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23年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370.8万亩,粮食产量预计33亿斤。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玉米108.2万亩、大豆109.7万亩、水稻1517万亩。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加快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9%以上,2019年获得全国第四批率先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二)畜牧、水产等产业持续发展。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达8个,全县畜禽出栏总量145万头(只羽)。县域水产养殖面积1.065万亩,县域水产品总产量达2232吨,水产养殖面积106万亩,总产值105亿元。特别是冷水鱼孵化实现新突破,成功孵化哲罗鱼鱼苗,填补了我县及周边地区空白。饲养蜜
3、蜂4.1万群。(三)农产品质量监管不断加强。开展农药及农药残留、“瘦肉精”、兽用抗菌药及兽药残留等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农业“三减”示范基地18个,面积10万亩,累计开展测土配方施肥108万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67%,黑土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2019年我县荣获“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荣誉称号。(四)“绿色”、“有机”农业逐步扩大。绿色食品基地认证面积35万亩,有机基地认证面积1845万亩,“二品一标”24个,带动全县27款优质农产品在对口合作城市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五)科技兴农强农持续深化。推广新品种20个、新技术25项,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2%。(六)农业
4、生产主体进一步壮大。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91个村屯成功组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460余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7家,“十三五”期间成功争取8个省级示范合作社、7个省级和3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七)农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高标准农田、土地综合整治、节水改造配套、水毁修复工程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农业基础条件持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确保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第二章“十四五”时期发展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5、,聚焦“五大安全”“六个强省”战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萝北为目标,立足国内大市场,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全力实施“13917”工程,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第二节发展原则“十四五”时期,将坚持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6、。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
7、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O第三节发展定位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一一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要求,围绕产业升级、绿色品牌、科技创新和富民增收等主攻点,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两篇文章,重点做
8、强水稻、玉米、畜禽屠宰加工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打造百亿级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萝北建设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第三章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实国家粮食安全和我省“农业强省”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以“两区”为重点,实施黑土耕地保护工程,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开展农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坚持改革创新,壮大农业经营主体,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第一节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推进黑土耕地保护工作。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农
9、业示范区等农业重大标志性工程建设,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黑土耕地质量。推进黑土耕地保护工作。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立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机制,坚持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落实党政主体责任,逐级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重点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耕地保护建设。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基本农田保护率不降低。专栏1.黑土耕地保护工程主要任务建设内容坚守土地保护红线2025年全县播种面积不低于310万亩。建设保护示范区保护面积30万亩,保护区耕地质量提高1个等级以上,土壤有
10、机质含量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原则,继续推进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做好田、水、林、路、电、网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多措并举提高耕地质量。采取轮作休耕、深松整地、桔秆还田、扩大有机肥料施用、加大水土流失整治、强化提升土地信息化监测能力等措施,改善耕地质量。专栏2.黑土耕地质量提升工程主要任务建设内容轮作休耕以大豆为中轴作物,发挥大豆固氮作用,实现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恢复提升地力,实现土地用养结合和作物均衡增产增效。深松(耕)整地。在不破坏土壤结构和地表植被的情况下,以渐进打破犁底层为原则,疏松深层土壤,增加土壤蓄水保墙
11、能力,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十四五”时期,深松整地面积累计100万亩。秸秆还田按照发展循环农业的要求,旱田、水田分别施策,大力推广秸秆直接还田,秸秆还田利用率80%。扩大有机肥施用坚持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通过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或按比例与秸秆混合生产有机肥,逐年增加施用量。同时,发展一定数量的绿肥,通过绿肥壮田,绿肥喂养畜禽,使其粪便还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85%以上,水土流失治理采取农艺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以坡耕地改造和侵蚀沟治理为重点,配套保护性耕作、坡面蓄排水体系、生态修复、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措施,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土地信息化监测建设土壤标本库、耕地质
12、量长期监测站点50个,积极参与全市黑土耕地保护监测大数据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支撑能力建设,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用新技术、新装备改造传统农业,推广高效特色栽培技术,支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动良种、良机、良法、良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专栏3.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建设内容强化科技载体到2025年,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争创省级现代农业科和主体建设技示范园1个,建设创业园2个。农业技术推广推广良种、农机、农艺、节水、节肥、节药、土地改良等技术。产学研合作,联合东北农大、东北林大、省农科院、省林副特产研究所等高校院校企、村企
13、合作所,构建产学研合作联合体,开展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选派农技特派员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通过技术宣传培训、田间试验示范、技术指导服务等,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开展科技下乡和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日等活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工程。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大马力拖拉机、植保无人机、高性能收割机等装备配置比例,提升农机农艺融合和农机装备智能化能力,促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创建规范化农机合作社,巩固提高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农机作业集成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稳步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建立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围绕主要作物整地、种植、收
14、获、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重要环节,以“与农民合作经营、不改变土地性质”为原则,在基地产前、产中、产后引入5G通信、智能机械、生态农业、远程监控、质量追溯为内容的技术应用,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智慧化水平。专栏4.智能化农业装备建设工程主要任务建设内容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到2025年,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以上,农机总动力达40万千瓦。大型农机具新增2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100台,免耕播种机50台,高速插秧机200台,发展农机大户100个,农业机械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植保无人机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大户等购买使用植保无人机配套农机具新增150台套大型农机具,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9%以上。互
15、联网+农业一体化发展结合实施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程,全县“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样板基地在省级物联网管理平台接入率达100%o第二节开展“中国粮食、中国饭碗”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为主要方向,持续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生产质效提升。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依靠市场手段动员要素、优化配置、提升效率,让市场力量引领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坚持质量兴农,在“优质专用”、“特色个性”农产品上下功夫,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高质量农产品需求。
16、坚持效益惠农,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努力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生态优先,加快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建设,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依托资源秉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农林牧渔产业发展。优化粮食种植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规划“粮经饲”种植比例,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作物种植,集中打造一批优质粮食生产基地。调整粮、豆、经种植结构,扩大优质水稻、优质大豆种植面积,积极发展名特优杂粮生产,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以“两牛一猪一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