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案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一第6-8节课章节名称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学习理想信念的理论知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奋斗目标,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契合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教学重点1 .理想信念的内涵和特征。2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3 .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4 .为实
2、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教学难点1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难点)2 .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难点)3 .科学把握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难点)4 .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难点)教学方法讲授式、案例式、讨论式等课程资源准备教材、多媒体、PPT主要内容、逻辑结构、课时建议本章主要讲授的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当中。大一新生正处在原来的奋斗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新的目标还未完全确立的关键时期,理想信念教育对于解决学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学习方向不够明确和学习动力不够充足的问题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章的教学内容遵循了
3、“从思想到行为”的逻辑结构,即通过对理想信念的内涵和特征等理论知识的建构到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等思想意识的确立、探讨理想变为现实的途径和方法等实践行动的指导。本章从内容上来看包括三节。第一节主要讲述“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本节从理论上厘清理想和信念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提升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理论认识,是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想的前提。这一节的教学重点是理想和信念的科学内涵以及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教材侧重从理想信念与个体人生关系角度来论述理想信念的意义,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展现了理想信念更为宏大、震撼的意义,结合新时代的历史方
4、位、历史意义讲好理想信念的意义,有助于让学生深刻领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第二节主要讲述“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木节依据信仰一信念一信心的知识逻辑,旨在帮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贡献青春力量中绽放青春之花。本节的重点是讲清楚要坚定怎样的科学理想信念和信心。第三节主要讲述“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木节讲的是如何实现理想的问题,讨论理想与现实、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从国家、民族发展和个人成长关系角度,讲清楚为什么“青年一代有理想
5、、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从而将理想信念教育落实到青年大学生个体的成长实践中,分析大学生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从而让理想信念教育可感知、可体验、能行动。本节从正确认识和实践的角度来阐释理想的实现途径,是前两节内容的落脚点和依托。依据本章的教学内容与逻辑结构,教学可以依照教材内容以节为教学模块展开教学,第一节教学时间为1课时,第二节教学时间为2课时,第三节教学时间为1课时,共4课时。教学中需要讲清楚的基本问题1 .人为什么要有理想“人为什么要有理想”是理解理想的内涵和确立科学理想的认识前提。有些学生认为
6、,“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很快乐,因而崇尚这样一些流行语一一“我平庸,我快乐”“追求为痛苦之源,平庸为快乐之本”“人的期望越高,压力越大,给自我预留的生活空间就会越来越小,从而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针对大学生的这些错误认知,我们应该让大学生认识到:人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存在,还是文明意义、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上的存在。作为文明的、社会的、历史的存在的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社会文明的教育、熏陶,逐渐在思想中形成关于“人应当怎样生活”“人与人的关系应当怎样”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同自己联系起来,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应当怎样去生活、怎样在生活中待人接物,从而逐渐将那些外在于自己的、构成人类文明的传统、道
7、德、习俗、规范、制度等,一步步转变为自己的自觉需要一一作为文明的、社会的、历史的“人”的需要,使自己成为一个自觉的、行为不再像动物那样只为自然本能所支配的人。这个过程就是每个青年人都应当完成的精神发育的社会化过程。理想就是人们从自然人转变为文明的、社会的、历史的人的精神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将理想置于这个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精神发展过程中来理解,就可以看出,人之所以会产生理想,就在于:第一,人所特有的社会性本质。这种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只有转化为某种直接主导人们生活的主观观念,才能支配人的现实生活,即观念决定人的命运。第二,人的这种主观观念的核心,是有关“人”的明确认识。
8、第三,人们正是以这种有关“人”的自觉认识为标准来衡量自己的现实生活,从而产生否定现实状况的认识,形成“人应当怎样生活”“好社会应当怎样”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2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J首先,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要使生命富有意义,就必须在科学的理想信念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理想信念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即使前进的道路曲折、人生的境遇复杂,也能看到希望和曙光
9、,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不论风吹雨打,不怕千难万险,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只有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够解答好人生的意义、奋斗的价值以及做什么样的人等重要的人生课题。其次,理想信念催生前进动力。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一个人有了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与此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有可能浑浑噩噩、庸庸碌碌、虚度一生,甚至腐化堕落、走上邪路。无数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在
10、平凡的闵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创造奇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具有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具有披荆斩棘、锲而不舍的动力。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大学生人生目标的确立、生活态度的形成、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设定、工作岗位的选择,以及如何择友、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克服困难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都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指引和激励。大学生应当重视理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努力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使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使宝贵的人生富有价值。再次,理想信念提供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在精神生活领域“安身立命”的根本。没有理
11、想信念的支撑,人的精神世界就如同无根之木、无基之塔。理想信念能够在人们遭遇挫折、经受考验的时候,提供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使人不为困难所压倒,顽强奋斗直至战胜艰难险阻。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其他考验仍无处不在。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只有铸牢理想信念之魂,才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创造人生事业的辉煌。最后,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理想信念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境界的重要标尺。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使人的精
12、神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避免精神空虚和迷茫;另一方面,又能引导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并在追求和实现理想目标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在追求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人们要不断面对各种挑战、抵御各种诱惑、突破各种局限、克服各种困难。这个过程是人的精神世界从狭隘走向高远、从空虚走向充实、从犹像走向执着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沿着自我成长和完善的阶梯不断攀登、逐步提升精神境界的过程。3 .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上。马克思主义坚持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相结合、历史必然性和发展阶段相统一,坚信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
13、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近一个世纪以来,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冲击和干扰,受到什么样的否定和诋毁,我们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大旗,自觉把它作为行动指南,坚定不移、毫不动摇。第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我们在观察事物时就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列宁曾说过,马克思“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这个伟大的认识工具,就是辩证唯物主
14、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为人类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毛主席形象地把它比喻为“望远镜”和“显微镜”。正是因为有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深刻认识世界的本质、理解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才能洞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握历史发展大势。第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马克思之前,长期统治人们思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用神、人性、观念等来解释历史,人们不懂得社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没有充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以不能遵循客观规律去改变社会、实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
15、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保持坚定信仰的科学根据。第三,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社会的历史是由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自己创造的。决定历史前进方向的,是人民,而不是少数个人。在马克思之前,统治人们思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忽视群众
16、的活动、人民的力量,把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归结为统治阶级中某些个人或神。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第四,马克思主义科学预测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状态,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从人类诞生之日起,特别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就在苦苦探寻理想的社会状态。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旧世界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作了科学设想,揭示了人类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这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制度,理所当然地成为人类梦寐以求的最美好的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描绘的社会理想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方向,与中国传统文化高度契合。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中就有对理想的大同社会的描述,如“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其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等。正是因为我国大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