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先进制造业有关情况报告.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84173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市先进制造业有关情况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岛市先进制造业有关情况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岛市先进制造业有关情况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岛市先进制造业有关情况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岛市先进制造业有关情况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市先进制造业有关情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市先进制造业有关情况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青岛市先进制造业有关情况报告近年来,山东省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要坚定走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的赶考之路,确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始终走在前。当前,青岛市在工业强市战略驱动下,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规划布局24条重点产业链(其中,有21条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找准“青岛制造”发展新优势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聚力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三度获评全国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一、青岛市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情况(一)抓产业提能级成效显著青岛市拥有5个千亿级制造业产业(家电、汽车、食品饮料、装备、化工)和2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2、(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全国共45个,全省3个),培育了海尔、海信、青啤、中车等众多行业龙头企业。新兴产业全面起势,集成电路、新兴显示、新能源汽车等一批事关未来“青岛制造”成色的产业实现了“从O到1”的突破,芯恩、富士康高端封测等项目相继投产,逐渐建立起一条完备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条。2023年青岛工业增加值3966.4亿元,占GDP比重27.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6%,占规上工业比重29.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2023年15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居计划单列市第2位。青岛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7位。全市4440家规上工业企业以占全省规上工业9.7%的

3、用地,贡献了全省13.2%的税收,亩均税收效益居全省第二。(二)抓融合促转型势头强劲深化“工赋青岛”行动,实施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培育行动,推动卡奥斯五度问鼎全国“双跨”平台榜首。聚焦工业互联网赋能,发布1300个制造赋能场景、200个未来城市场景,海尔卡奥斯平台链接企业88万家,带动制造业产值新增110多亿元。以智能化为主线构建融合平台,每年数字化改造1000家企业,2023年位列中国城市数字化转型竞争力百强榜第6位,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创新应用,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8.5%左右。(三)抓创新强基础优势突出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关键核心技

4、术攻关,国家深海基地、高速列车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字号”研发创新平台加快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成功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各1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42家,推动青岛市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走在全国前列。创新“云端研发”模式,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72%o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和绿色制造,累计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7家(计划单列市首位)、服务型制造示范24家(副省级城市首位)、绿色制造示范45个(全省首位),青岛炼化、海湾化学蝉联国家行业能效“领跑者”榜首。二、产业发展的瓶颈及主要问题(一)总体实力不强,核心竞争力有待提

5、升。“十三五”期间,青岛工业总量先后被成都、杭州、宁波、武汉等城市赶超。2023年青岛工业增加值3966.4亿元,占深圳的34.9%o新兴产业发展不够快,依赖传统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局面尚未改变,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处于“微笑曲线”底端,盈利能力总体偏弱,其中新能源汽车利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利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领军企业偏少,地标产业不强。目前,青岛拥有3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主要集中在家电、纺织、机械制造等行业。宁波83家拥有6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主要集中在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制造、专用装备和关键基础件类。(二)数字化转型不快

6、,面临多重要素制约。从关键技术看,相较杭州、宁波等地,青岛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偏弱,截至2023年底,青岛智能制造领域共授权发明专利3109项,杭州、宁波分别为8625项、4229项,在涉及高端信息技术的通用芯片、元器件、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中,青岛高价值发明专利2786项,不到杭州(6179项)的一半。从核心产业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力不强。2023年,青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1268.3亿元,比深圳、杭州、成都、济南分别少8448、3807.7、15112、776.4亿元。(三)生产性服务业黏性不强,协同发展后劲不足。生产性服务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黏合剂,对于构造产业协同发

7、展生态圈有重要的意义。青岛市生产性服务业在规模和层级上存在“有高原无高峰”的现象。比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数量较少,行业影响力、竞争力不强,入选2023年中国服务业500强的15家企业中,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仅3家。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度不高,服务链条不完善,难以有效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输送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融合发展要素,对产业融合集群支撑、引领作用发挥不足,存在制造业企业无“服”可依、无“服”能依的情况。(四)产业人才供应短缺,技术创新动力不强。存在既缺乏关键技术领军人才,又存在一线工人外地用工资源紧缺、本地资源供应不足的难题。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行业门槛高、人才缺口大,传统信息技术人才转型

8、难,高校毕业生入职后培养周期较长。软件和信息服务从业人员仅为23万人,与深圳、广州、南京等城市50万人的规模相比差距明显,且系统分析师、架构设计师、高级工程师等高层次软件人才和跨学科复合型软件人才更是缺乏。根据智联招聘统计数据,2023年青岛计算机相关行业简历投递数占全社会简历投递数量的11.9%,而深圳为36.7%,侧面反映人才不能满足青岛“数字经济+新制造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建设需求。三、锚定工业强市目标,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建议(一)聚焦主导和特色产业,持续强化建群强链一是高标准建设智能家电和轨道交通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苏州坚持产业规划“一张蓝图画到底”,早在2008年、2009

9、年制定出台了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目前这两个产业已经培育发展成为万亿级产业集群。智能家电和轨道交通装备作为青岛市的两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应在创新能力、品牌效应、产业链条、市场竞争力、开放程度等方面奋力实现新突破,代表国家冲击制造业“世界冠军”。智能家电产业方面,支持海尔、海信、澳柯玛等“链主”企业整合全球产业链资源,引进一批高端压缩机、高性能电机、显示面板、智能传感器等核心配套企业,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家电研发制造基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方面,聚焦提高产业配套率,扩大产业规模,重点突破牵引、制动、车轴、连接器、变压器等核心部件生产,打造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二是

10、加速发展具有战略牵引作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合肥十多年来持续布局发展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构建了“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的产业发展格局。青岛市应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建立国家、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库,针对重点项目开展“一对一”服务。从产业链“锻长板”和“补短板”两端发力,“一园一业”加快规划建设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加强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运营,联合龙头企业开展定向招商和全产业链招商,加速引进一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5G、高端软件等产业项目,把在同行业具有强大影响力、号召力和示范引领的企业引进来,把能形成上下游链条的产业聚集起来,形成全产业链布局。

11、(二)聚焦数字化和现代服务能力,加快实施融合创新一是以工业互联网为抓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当前,全球经济正加速向数字经济、智能经济转型。青岛市应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引领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工程,深入实施“工赋青岛”行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壮大海尔卡奥斯国家级双跨平台,提升标识解析体系层次和应用深度,积极发展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管理等新模式,引领“青岛制造”向“青岛智造”蝶变升级。加快企业核心业务场景数字化改造,构建以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体系。积极推广海尔、青啤“灯塔工厂”生产流程和商业模式,鼓励“智能工厂

12、”“数字化车间”建设,深入推进企业“上云用平台”。二是以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为载体,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共生。以依托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重点平台,打造一批“两业”融合发展的试点区域。加快发展新型工业APP.工业操作系统、新型数据库等高端工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以制造业服务化为路径,鼓励传统制造业大型企业将发展重点由单一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推动服务型制造由龙头企业逐渐向相关配套企业和整个产业链拓展。(三)聚焦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推进创新成果高效转化一是布局重点领域科技重大专项,围绕集成电路装备材料、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等重点领域,组织科技重大

13、专项,鼓励企业牵头承担国家技术攻关任务。积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市场化应用场景,编制市重点自主创新产品和优质产品推荐目录,实施新技术新产品场景应用和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示范工程,同时加大对首台套产品的采购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加快产品迭代速度,尽快抢占市场。二是借鉴深圳、合肥等地经验,紧跟技术前沿,创造条件加快从基础到小试、中试的转化过程,加强创新孵化平台建设,推动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完整体系,构建从项目孵化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全周期创业服务机制转移链条,保障创新成果就地转移转化。发挥大数据平台在生态系统开放性、需求发布即时性、资源匹配高效性等优势,通过云端研发在线模式助力中小企

14、业精准对接外部资源,打通“科研成果转化难”的瓶颈。(四)聚焦市场主体和发展环境,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一是培育发展扎根型的龙头企业和新锐企业。在企业培育方面,宁波的表现十分突出,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经成为制造业的重要支撑力量。青岛市要巩固优势、塑造未来竞争力,实现新跨越,尤其要发展扎根型的制造业龙头企业。应遴选一批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规模大、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快培育一批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统筹抓好头部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招商,发挥“链主”企业作用,支持“链主”企业整合产业链资源。围绕壮大新锐企业,深化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行动,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二是强化为企精准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动企业家、专业机构深度参与产业政策制定。全面落实国家、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完善健全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优化金融服务环境,积极引入外部资本,鼓励社会资市场化运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专业化创投基金,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持续推进“人才强青”计划,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领域,加强产业型人才激励,支持奖励一批高水平人才团队,汇聚先进人力资源要素,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