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学院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78483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产业学院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汽车产业学院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汽车产业学院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汽车产业学院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汽车产业学院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汽车产业学院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产业学院建设规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汽车产业学院建设规划一、建设目标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特点,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链的核心需求和关键技术,联合行业领军企业,强化汽车产业学院的建设,发挥合作企业的产业优势和学院的教育优势,共同参与课程设计、教材开发、实训教学、师资建设、技术研发等,共创“四共”模式的产教融合,即:以师资工作站为载体实现“师资共用”、以校企教学中心为载体实现“人才共育”、以校企实训中心为载体实现“产学共融”、以技术研究院为载体实现“技术共研”,深入推进依托特色产业学院的双重主体协同育人,开发1+X”证书,开展现代学徒制。建设期内,以出成果、见实效为导向设定建设目标,建立“技术

2、共研、人才同育、师资合用、学训一体“新型合作伙伴关系,融合了校企双方的生产与教学、研究与应用等环节,探索出一条“产学研用融而贯通”的新模式,将汽车产业学院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应用研发、创新孵化、标准研制、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学院。二、建设思路根据当前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汽车产业学院拟在“汽车新能源及电子技术”、“汽车智能驾驶前沿技术”两大领域践行“师资共用、人才共育、产学共融、技术共研”的建设思路。合作的内容涵盖人才培养、科研合作、课证融通、教材编制等。(1)师资共用学校每年投入5()万元,建立“师资工作站”,吸纳1()余名符合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管理办法(试行)和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

3、师管理办法中相应标准的员工,由学院聘为兼职教师(教授),在经过“教师发展中心”的教学能力培训后,校企双方共同协商安排进驻企业“双师型师资工作站”人员的生产和教学任务,合理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企业每年接纳学院教师若干名脱产半年至一年顶岗担任技术骨干,锻炼教师同时作为教师和工程师的“双师”能力。(2)人才共育为适应一流汽车企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需要,引入国际先进的课程体系,消化吸收德国双元制模式,打造特色技能人才培养的标准体系,为企业不断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技能人才保障。按照企业人才培养需求,输送不同年级的学生到企业的各类岗位,配合探索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双方共同实施学生创新、创业

4、能力培养计划。硬件方面,以合作企业的开发者生态、自动驾驶平台为学生创新创造的技术平台;人力资源方面,企业工程师入驻产业学院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学生参加大赛以企业冠名,团队文化渗透企业元素。(3)产学共融基于“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领域的工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根据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和运用的技术技能共性需求在校内建立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按照企业不同职业岗位技术技能个性要求,由企业提供场地和设备,建立“企业实训中心”,将实训教学搬到企业现场,实现实训到实干的零距离。力争将实训中心建成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4)技术共研以学院师资队伍锻炼和

5、企业技术储备为契合点,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领域的前沿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开发,投入专项设备经费和科研经费,在校企两地建立研发中心。组建技术研发课题组,共同投入科研力量,共享科研设备,在“车车协同”(V2V)、“车路协同” (V2R)、“车网协同”(V2I)领域进行联合技术公关并推广。组建前沿技术研发课题组,充分利用校方的理论、仿真、前沿技术优势和企方工程制造、数据采集、模型验证优势,深度融合联合探索,创新新能源前沿理论,储备创新性新能源汽车技术。同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由研发中心的科研人员在校内开展技术讲座、传播技术经验。三、建设内容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

6、,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特点,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坚持校企合作“九共同”(共同开展党建活动、共同建设特色产业学院、共同建设高水平专业、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打造师资团队、共同设立研发中心、共同开发高端认证证书、共同“走出去”、共同育人)教育理念,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个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携手行业头部企业,聚焦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智能网联技术等领域技术前沿,将汽车产业学院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应用研发、创新孵化、标准研制、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学院,为培养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素质、高技能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1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劳动价值和劳动能力教育,打造“技能大比武”等品牌活动,让劳动教育成为常态

7、。加强工匠精神培育与传承,邀请合作企业的大国工匠参与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感悟“工匠精神”。2 .师资工作站建设师资工作站下设“师资工作站企业分站”和“师资工作站学院分站”。学院提供约100平米场地为工作站办公所用,使其满足教师日常科研及教学办公需要。企业提供约100平米场地为工作站办公所用,使其满足教师日常科研及教学办公需要。(1)多融合重构专任教师能力积极构建校企协同发展机制,校企共同培养师资,搭建工程师与教师角色转换的流动通道,把学院一线教师聘为企业特聘培训师或兼职员工,并承担相应的员工培训和企业实践工作。强化专任教师能力培训,重构智能增强时代教师能力结

8、构,鼓励教师进行跨专业、跨学科、跨类型转型升级,着力提升专任教师的数字化思维能力、数字化授课能力、整合知识能力、人机协同能力、跨界融合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实现由一元授课能力到多元知识及技术能力的转型。聚焦新能源汽车相关“1+X”能力需求和行动导向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开展专业教师全员培训,建设期内增强教师模块化教学能力,推进师资队伍“双师”素质攻坚。(2)校企融合培养高层次高水平模块化教学创新团队依托产业学院的师资工作站,双方共同引进或培养一批“既是老师又是工程师”的绝技绝艺大师,实现“师资共用”,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研究培养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承担学校与企业的教育、培训任务,推动企业技术骨干

9、与专任教师的双向流动,推进模块化教学、协作式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打造一支定期研修、协同研究、深度合作的技术技能型高水平模块化教学创新团队。企业每年派遣10名以上技术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学校每年派遣2名以上教师下到企业进行半年以上的顶岗实践,校企共建1个省级以上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加强教学创新团队的培育、评选和考核,建设期内引培1-2名国家级专业领军人才作为学术带头人,引培1-2名专业领域应用研发领军人才,重点培养10名左右的骨干教师。3 .课程实践部建设课程实践部下设“课程实践部企业分部”和“课程实践部学院分部二课程实践部负责协调课程建设和校企合作教材的开发,着重解决高职院校教师对岗位能力要求理解

10、不充分的问题和解决企业工程师对职业教育特点理解不充分的问题,协调解决教材编写前期企业工程师和高职院校教师的沟通问题。(1)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对接新能源汽车产业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遴选教学内容,紧贴卤位实际工作过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制定核心课程标准,聘请企业一线专家参与讲授专业核心课程,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专业教育,深化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课程内容改革。每年迭代完善课程标准,准确定位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课程定位、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依据“内容先进性、方法创新性、育人有效性”原则,联合企也打造职业教育“金课”。(2)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充分应用现代信息化教

11、育技术,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课程资源建设,提升教学资源库的容量和质量。建设期内开发15门优质课程资源,资源总数应达到20000条以上,视频类、动画类、虚拟仿真类等资源的占比超过40%,并实现所有课程资源校企共享。采取“企业工程师主导、学院教师为主体”的教材开发模式。在开发教材的过程中,产业学院教师作为编写的主体,具体承担教材的编写、配套教学资源制作的工作,企业工程师主导整个教材的开发过程,提供案例、产品手册等素材,并对教材编写目录、进度、质量等方面进行管控。课程实践部明确团队中教师、工程师的分工和权益,确定教师与工程师的沟通渠道。校企共同开发教材是一个庞大而又细致的工程,企业工程师、高职

12、院校教师既要紧密协作,又要分工明确,保证双方的权益。建设期内开发课程资源配套的教材10本以上。4 .实训中心建设实训中心下设“实训中心企业分中心”和“实训中心学院分中心”,负责统筹规划和指导实训基地的管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协商和解决基地建设中出现的问题。(1)校企共建“五位一体”的校内实践基地优化由课程实践、综合实训、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活动等环节组成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深入推进“引企入教”,升级、改造、建设8个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生产、技术服务和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汽车电控技术、

13、驱动电机技术、动力电池技术、智能网联技术、VR教学、整车5G教学、汽车产品检测、创新设计实训室,建设期内专业的校内实训场地总面积扩大到5000平方米,设备总资产增加到1亿元,建成2个省级以上校内实训基地。(2)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型校外实践基地企业利用资本、技术、知识和管理等要素参与“企业分中心”实训中心建设,服务学校实践教学,学校合理统筹使用资金根据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动态更新仪器设备和设施,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鉴定、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建设“学院分中心“,完善实训设施,建成覆盖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中心,实训中心涵盖职业技能鉴定平台、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平台,建成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产教

14、融合型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支撑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实践教学以及深圳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推广及培训服务。5 .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下设“学院分院”和“企业分院”两个中心,具体分为“电子产品鉴定评测实验室”、“氢动力研究所”、“智物联驶研究所”、“电磁工效研究所”、“安全排放研究所”。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将以“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整车技术”、“汽车智能网联技术”为主攻方向,在以下几个研究领域开展研究工作: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研究、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究、锂离子电池的试验研究。研究院下设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设备采购中心,通过学校科研启动资金重点培育并支持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建

15、立项目培育储备管理机制,持续支持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科学合理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建立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及评估机制,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研究院积极寻求与国内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等的优秀研究团队合作,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团队团队,承担联合培养任务。在此基础上,承接企业的研究课题,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合作企业申报纵向项目,并将“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技术的研发基地。6 .打造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学院依托已建的电动汽车维修技能鉴定与培训平台,在现有开展“电动汽车维修”、“电动汽车充电操作维修”初级和中级的专项技能认证的基础上,开发“电动汽车维修”高级、“电动汽车充电操作维修”高级的专项技能认证。以电动汽车维修技能鉴定与培训平台为基础,校企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学院。遵循培养一流的新能源汽车技术高层次技能人才为宗旨,打通新能源汽车技术企业从业人员的可持续发展培训通道,每年为本地区企业培养、培训和鉴定岗位需求人员2000人次以上,建设成为区域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生产性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实训基地。四、保障措施以产教融合理念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推动学校进一步深化人才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