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 六年级下《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 六年级下《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运用学习学弈的方法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理解重点词句,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4 .继续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重难点: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课前准备:收集关于孔子的资料。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观日1 .闭眼想象(1)师:课前,同学们己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提示,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太阳的样子。早晨,太阳慢慢地出来了,圆圆的,红红的,大大的;中午,太阳升上了天空,升得很高很高,圆圆的,小小的,亮亮的。看到
2、了吗?(2)师:现在,用你在预习时在文中学到的两个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太阳的样子,一个形容早晨圆圆的、大大的太阳,一个形容中午圆圆的、小小的太阳。把这两个词写到本子上(3)师:你写了什么?(生:车盖、盘盂)师:车盖形容什么时候的太阳?(生:早上的太阳。)师:那么“盘盂”呢?(生:中午的太阳。)(4)师:请到台前来,把这两个词工工整整地写到黑板上,写在这两个位置。师:不但写对了,而且字还写得落落大方。和这位同学写得一样的请举手。(5)师:大家一起读读这两个词。2 .再次想象(1)师:再次闭上眼睛,随着我老师的提示继续想象太阳。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照在你的身上,什么感觉?中午,太阳升得很高很高,你
3、置身在强烈的阳光下,身体渐渐热起来了,越来越热,越来越热,甚至额头都冒出了汗珠。感觉到了吗?睁开眼睛。(2)师:早上在太阳下的感觉,中午在太阳下的感觉,从预习时学到的词语中,也来选两个形容一下。写到本子上。(3)师:你写的是?(生:沧沧凉凉、探汤)师:“沧沧凉凉”形容什么时候对的太阳的感觉?(生:早上太阳的感觉。)师:那么“探汤”呢?(生:中午太阳的感觉。)(4)师:请把它们写在黑板上这两处。点评。师:跟他写得一样的请举手。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词。指导朗读:想一想,怎么读能读出两种不一样的感觉?再来试一试。(5)师:“沧沧凉凉”就是一一清凉的感觉,“探汤”就是一一炎热的感觉。为什么这样说?(生
4、:课文的注释说“探汤”是把手伸到热水里,所以,探汤就是一种热的感觉。)师:你的预习做得很充分、很扎实。二、探日1第一次连线(1)师:现在看黑板。看仔细。我把这两个词语(车盖、盘盂)连起来,把这两个词语(沧沧凉凉、探汤)连起来。想一想,为什么?(2)师:不着急!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边听边思考老师为什么在它们之间连线。(3)师:猜猜看,老师为什么把车盖、盘盂连在一起?为什么把沧沧凉凉、探汤连在一起?(生:对比、意思相反、第一个小儿观察和第二个小儿观察、形状的角度和温度的角度)3 .第二次连线(1)师:现在继续看。我把车盖、沧沧凉凉连在一起,盘盂、探汤连在一起,这又是为什么?(2)师:不着急,自由
5、轻声读文课文,再来思考:老师这样连又是为什么?(3)师:猜猜看,老师为什么这样连?(生1:车盖和沧沧凉凉都是早晨的太阳,盘盂和探汤都是中午的太阳。)师:文中并没有“早晨”这个词,文中说的是一一“日初出”(板书)文中也没有“中午”这个词,文中说的是一一“日中时”(板书)(4)师:老师很奇怪,同样是说早晨的太阳,一儿日,日初出一一大如车盖。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师:一样吗?为什么?(生:不一样。因为他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一儿从视觉的角度观察,一儿从触觉的角度观察。)(5)师:这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同一个事物一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难怪同样是在“日初出时”观察太阳,一儿曰儿曰师:同理
6、,“日中时”,一儿从视觉角度观察,他说,及日中一一儿从触觉角度观察,他说,及其日中一4 .第一次擦去(1)师:继续看,好戏还在后头。现在我把“车盖”和“盘盂”这两个词语给擦了。一儿观察太阳的结果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谁能在这两个空填两个字,把一小儿的结论填出来?(生上台板书,在原“车盖”处填了“近”,在原“盘盂”处填了“远”。)(2)师:一儿的观点是,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5 .第二次擦去(1) W:那好,我现在把“沧沧凉凉”和“探汤”也擦了,谁来把另一小儿观察太阳后的结论也用两个字填在两个空处?(2)师:这是另一小儿观察后的结论。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
7、热而远者凉乎?三、辩日1 .自由读(1)师:一个说日始出时一一近,日中时一一远;一个说日初出远,日中时一一近。两个人就开始怎么样?用书中的一个词来说一一辩斗。(2)师:打开书,找出两小儿“辩斗”的句子,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2 .同桌读(1)师:同桌之间分角色,读一读,体会两小儿“辩斗”的感觉。(2)师:哪对同桌愿意到上面来“辩斗”一番?引导互评:他们读得好在哪?(反问的语气)你有什么好建议?(背了课文、互相面对、语气激烈)(3)师:再请一对同桌上台“辩斗”,可以加上同学们的建议,更能读出辩斗的感觉。引导互评:他们读得好在哪?(加上动作)3 .师生合作读(1)师:老师听得也嘴痒难耐了,把你的角
8、色让给我行吗?你是谁?那现在我就是一一第一小儿了。师:大家注意听,注意看,我们两个小儿是怎样辩斗的。师: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师:(语速加快)此言差矣!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生:(一愣,迅速反应)此言差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师:(语气加强)非然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生:(机敏的)非然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师:(摆着手)非也非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
9、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生:(抢上一步)非也非也非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师:不跟你罗唆了!反正日初出近,日中时远。生:你才罗唆呢!就是日初出远,日中时近。师:你胡说!日初出近,日中时远。日初出近,日中时远。生:你胡说八道!日初出远,日中时近。日初出远,日中时近。(掌声,笑声)(2)师:什么感觉?(生点评)(3)你们不想做两小儿吗?左边三组做第一小儿,右手三组做第二小儿。全体起立。分开一条分界线,面对面。第一小儿们,准备好了吗?第二小儿们,准备好了吗?我呢,就读提示语吧。师:准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起故。一儿日一一生1:(齐读)我以日始出时去
10、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师:一儿日生2:(齐读)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师:一儿日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师:一儿日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师:一儿坚持日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句)师:一儿争辩日一一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句)师:一儿反驳日一一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句)师:一儿不服日一一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句)师:一儿扯着嗓子日一一生1:(齐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句)师:一儿狠狠跺着双脚H一一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句)师:一儿上前一步,指着一儿日一一生1:(齐读“日
11、初出大如车盖”句)师:一儿毫不示弱,也上前以手相指日一一生2:(齐读”日初出沧沧凉凉”句)(4)师:这么辩下去,会有结果吗?谁来了?四、决日1孔子(1)师:孔子是谁呀?(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教育家)(2)结果呢?(生:孔子不能决也。)(3)什么意思?(4)这就奇怪了?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孔子不能决也,“决”什么意思?两小儿们你们什么感觉?(生:)师:于是,两小儿笑日一一2.同学们(1)师:同学们,孔子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现在我就是两小儿之一,来向各位老师请教,谁愿意做我的老师?师:XX老师,刚才我在和另一小儿争论。我观察发现“日初出大如车盖”,所以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另一小儿
12、以“日初出沧沧凉凉”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请问我俩谁的观点是正确的?(生:这是你的错觉,早上的太阳和中午的太阳是一样大的。早上的太阳看起来像车盖,是因为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有地平线,还有树木、房子做比较,所以好像大一点。中午的时候,太阳升到了天上,没有什么可以比较了,所以看起来就像盘盂了。)师:啊!原来如此!X先生说得有理,说得有理。不过,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又是为什么呢?(生:当然知道!早上,太阳是斜射到地球上的,所以地上吸收的热量就少一些,感觉就沧沧凉凉了。到了中午,太阳笔直射在地球上,地上吸收的热量就多了,所以就热了,就像探汤一样了。)(2)师:哦!我明白了。谢谢
13、X先生为我指点迷津啊!同学们都明白了吗?五、悟日1 .想象写话(I)师: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是一个科学常识,并不太难。但搁在两千多年前,却是一个难题。所以两小儿相互辩斗,连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也不能决也。师:所以,两小儿才会笑日一一孰为汝多知乎?(2)师:面对两小儿的嘲笑,孔子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请你写一写。你可以用白话文来写,那就用“孔子说”开头;如果你对文言文感兴趣,你也可以模仿文言文的语气写,那就用“子日”开头。2 .再现情境(1)师生合作背诵课文(2)孔子出场(1孔子说:“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2 .孔子说:“天下的知识多如海洋,我哪能样样精通呢?”3 .孔子说:“对与错并
14、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观察和思考。”4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 .子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 .感悟“智”字(1)师:孔子的态度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板书:智)师:同学们发现了吗,“智”的下面是什么?为什么“智”的底下是一个“日”字呢?是一个太阳呢?(生1:因为智慧就像太阳。生2:智慧给我们带来光明。生3:智慧也是温暖的。生4:有智慧的人总是像太阳一样光明磊落。)(2)师(总结):说得好!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已经过去两千五百多年了,但是,做为一种人生智慧,两小儿的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孔子的实事求是、虚心好学,却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依然照耀着我们。我们不仅需要自然的太阳,我们也需要智慧的太阳!让这轮智慧的太阳在你的心头冉冉升起,越升越高!4 .齐诵全文板书设计:两小儿辩日车盖盘盂(近)智(远)沧沧凉凉一一探汤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