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觅渡》观后感精选八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觅渡》观后感精选八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觅渡观后感影片觅渡是一部致敬革命先驱的光影赞歌,编导调动了多种电影艺术手法展现了“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悻代英走出家乡常州,寻求革命道路,实现人格升华的革命故事。这是一部充满江苏地域元素,既大气磅礴又温暖细腻的电影。一、一片写三杰,一个视角,一条线索,完成一部知识分子追求革命信仰的心灵史觅渡是传记电影和革命历史题材情节剧的跨类型融合。既有人物的“传”,又聚焦重大历史事件,在历史事件中塑造人物。一部片子写三位革命先驱,难度很大,编导如果按照时序讲述,三人从“觅渡桥”出发,按照年代分别叙述他们追求革命的故事,也许线索更清晰,欣赏起来更容易,但观众也会觉得太纪录化而索然无味。所以编导选择了回忆
2、式的倒叙和穿插式的插叙的讲述方式,用视点和线索串起3个人物生活的闪光珠玉,努力提升叙事的节奏和审美的张力。这种方式在莫扎特等电影中有过成功的尝试。但这部影片是回忆3个人的故事,在客观现实与主观回忆的衔接上,有很大的难度。一个视角。以瞿秋白为视角,第一人称讲述具有见证性和思考性。瞿秋白在3个人物中,地位最高(早期的最高领导人之一),也是最后牺牲的,这个人物对当代人来说,也最有文才。他在狱中,后期受到宋希濂的关照,有时间和条件写作,他写作了绝笔多余的话,实际上是人物展露心胸的过程,有利于人物展开回忆和思考,以写作带动人物意识的流动,充满着文学的感染力。从这个视角回忆也有现实的根据,因为另外两位与瞿
3、秋白都有交集,他们不仅是同乡好友,更是同路人,人在已经预测到自己即将告别世界的时候,回忆一些与自己亲近的且有相同命运的人,符合人之常情。这个视点的确定使零散的素材具有了“选择性”和“关联性二编导不需要平分秋色地讲述三个人的故事,观众也不会计较史料的全和细。因为这个视点的回忆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回忆的过程也成了表现人物性格的过程。一条线索。以“寻觅”为引领去处理题材,重点表现“三杰从“觅渡桥”出发不断寻找真理、不断完善人格提升的人生故事。梁衡曾撰文题日“觅渡、觅渡、渡何处?”觅渡,本是瞿秋白家族旧祠堂前的物质形态的一座桥:觅渡桥,是革命者奔赴革命的象征性的起点;觅渡,又具有精神的象征含义:曲折
4、的追求,向着理想出发。影片集中发掘人物“宁可舍其事而成其心”的精神境界,集中展示了三位先烈如何追求理想,如何不惜牺牲生命以成全信仰的精神品格。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因为有独特的视角和清晰的线索,使“三杰”的故事能有机地、详略得当地组合和串联,形成张弛有致、曲折生姿的电影叙事结构。年代呈现的字幕又具有清晰的年代感,三位先躯的人格如何熔铸?人格魅力对当今观众有哪些影响?这是影片重点完成的美学目标。二、熟悉题材的陌生化和真实人物的审美化“常州三杰”的故事在纪念馆和历史书中都有所记载,在多个文艺作品如广播剧、微电影、话剧等中也均有所表现:题材本身也许是大家熟悉的,但将“三杰
5、”的故事搬上大银幕,完整讲述三位先烈成长、奋斗、牺牲的故事这是首部。因此,编导必须完成两个艺术目标:熟悉题材的陌生化。院线电影不是历史故事的简单聚合,也不是访谈式的人物纪录。电影艺术要在原型故事中挖掘出普遍性的人生体验,而这种人生体验必须能引起观众情感的激荡和审美的陌生感。因此,必须对题材进行陌生化的处理,否则很难获得好的口碑。要完成这个目标,需要在熟悉的题材中,挖掘题材的深度和趣度。在深度方面,这部题材不是简单地展开国共两党的斗争,也不是平面地罗列人物的英雄事迹,而是聚焦人物丰富的人性、杰出的艺术才华以及斗争的坚定性,用新的史料、新的视角表现出人物闪光的人格魅力,挖掘出人物身上的文化价值,反
6、衬他们为了革命牺牲自我的崇高精神。他们是英雄,但影片没有用套路化的英雄叙事,而是逐层展开他们从底层文士成为革命战士的心灵历程,这个寻觅的过程比其他作品更集中更细致。举全身而自燃,这是他们共同的革命品格。瞿秋白的俄语水平全国数一数二,印章、书画、医学、文学,多才多艺,温润儒雅。悻代英的领导才能和文采,张太雷的外交能力和识人的眼光,这些在电影中都有所表现。编导寻找对现实有震撼力的引燃点,将英雄戏写成文戏,并以此来激发起当代观众的崇拜感。这部电影承继了传记电影“以英雄崇拜为故事的核心,传主的形象占有突出的位置”的传统,以先烈的人格魅力映照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对历史的审视中,也显出深度。据编导说,这
7、部电影中,有三分之二的情节和细节是第一次出现在作品中,人是熟悉的,但鲜活的情节对观众来说是陌生的,情节的新鲜感能激发起观众的观影欲望。所谓趣点是影片中在严肃的故事中加入了有趣的情节:瞿秋白翻译并自弹钢琴演唱国际歌,当唱到“起来”时,孩子们全部站了起来,秋白只好唱了一句“坐下二还有陈康在黄浦与辉代英的恶作剧、炊事员请瞿秋白刻印章的趣事。国民党派劝降专家王杰夫劝降的戏也是充满了趣味性,先是下棋,投其所好,然后利用人物的人性软肋逐步深入,在秋白见招拆招的过程中,体现出人物的智慧和本心。国民党劝降过程也表现得很有层次,提供给人物多种路径:到大学当教授,成立新党,但瞿秋白油盐不进,在坚定的信仰和自己的生
8、命选择中,他义无反顾。这种精神品格在当今世界太难能可贵,劝降的过程也很有意味,这段历史故事被编导放大了,成为了一段有趣的桥段,增添了观众观赏的兴趣。在共产国际三大召开和青年共产国际二大召开之间,4天是两个会重叠的时间,影片用了张太雷和瞿秋白在莫斯科街头拼命“赶会”的情节,把两位追求信仰的热血青年表现得生动形象,趣味横生。真实人物的审美化。在真实的历史故事中如何做合情合理的润饰?大卫波德维尔在电影艺术一一形式与风格中说:“与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为依据的戏剧或小说一样,历史片或传记片以虚构的描绘方式传达出对历史的看法J所谓“历史的看法”其实就是把历史上那些看似孤立的人和事联系起来,发现其相互间的关系
9、,发现其对后世的影响。IOO年前中国青年追求真理的勇敢、赤诚和无私的家国情怀,他们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发展的?在这部电影中,编导用故事和电影镜头进行了充分的表现。编导在剧中主要表现了8对人物关系,在这些人物关系中,又进行了巧妙的艺术加工。如瞿秋白和宋希濂的关系,本是敌对阵营的两个人,影片中加进了一些有质感的情节,写出宋面对有坚定信仰的老师处置之难,最后他不得不枪决瞿秋白时,电影用了一个宋站在窗户目送走向刑场的瞿秋白的镜头,把宋身不由已的复杂内心世界表现出来。瞿秋白在去刑场的路上,注视路边老者的镜头,瞿秋白在狱中注视燕子的镜头,编导在真实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巧妙的艺术加工,丰富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10、历史学其实就是对历史之本质的一种情感的体验和理性的追问。有人认为文人和革命者之间是无法兼容的,这部影片的故事似乎完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对历史上有些争议做了回答。三、诗化的浪漫演绎,有温度的细节镜头这部电影与话剧雨花台中表现悻代英的角度不完全一样,不是着力于表现斗争的腥风血雨,而是用大量诗意化的手法,将百年生活与当代人的情感拉近,使革命先驱的故事不再是纪念馆中的遥远的历史故事。对人物和场景进行诗意化处理。编导努力实现历史资料最大化的艺术转换,大量运用了诗句、文句形成台词的诗化风格。如瞿秋白,突出他言语的文采,他哪怕在与敌人的斗争中,也出口成章,充满诗意。他喜欢小鸟和爬藤植物,喜欢写字、写文、刻
11、章,表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他和爱妻杨之华分别时,每人分几本空白的日记本,以便写下心里话,日后相见再看。这些浪漫的举动都会触动当代人的心灵。他在狱中的文化行为使残酷的空间有了生机。这部电影的背景和光影的营造与秋之白华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瞿秋白牺牲一场戏,是电影的高潮,也是最令人感动的一场戏。绿草、野花、鸟和蜜蜂,这些美好的场景营造了人物为了追求信仰,坦然面对生死的精神情怀,在悲壮美好的场面中,观众感觉到人物精神的永生。悻代英被捕后的空镜画面也很感人。虚拟背景的拍摄和特效合成技术的运用创作了影像的诗意化的空间。影片结尾在国际歌响亮的人声中,剪辑了“三杰”的影像,震撼人心,令观众感动。革命历史题材的艺
12、术创作,既要尊重历史,也要根据当代人的主观审美标准去组织历史和评价历史,电影的创作,实际上是创作者与意识形态不断谈判的过程,也是适应观众审美力不断变化的过程。电影艺术家必须跟上时代的节奏,银幕没有藏拙之地。有温度的细节镜头。在电影中有不少有温度的细节镜头。瞿秋白与鲁迅一家的交往戏份虽不多,但有不少细节镜头表现了他们关系的温度。特别是深夜躲避追捕的一场戏,瞿秋白夫妇分别敲门进鲁迅家,打地铺、喝黄酒的镜头,把彼此之间的友谊表现得很充分。在瞿秋白和杨之华的感情戏中,送花的细节也令人动情,秋白先想买玫瑰花,但因为钱不够,就用蓝铃花替代,蓝铃花也是爱情花,杨之华满意的表情特写,诠释了真挚的大爱情怀。这些
13、带着温度的细节镜头展现出人物个性的弧光。观电影觅渡有感在常州大剧院看电影觅渡时,瞿秋白捧起燕子的一幕,让我想起了他的诗句“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J这部被中国电影华表奖组委会推介为2023年度重点档期优秀国产影片的电影,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悻代英等人的革命生涯和理想追求,展现了他们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死的英雄气概。观影过程中,我深受震撼,感受到百年前青年革命者的心跳,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感受Q这部电影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从瞿秋白被捕开始,回溯他在青年时期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重大贡献的历程。这种手法既突出了瞿秋
14、白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又展示了他在面对敌人迫害时的坚定信念和崇高风范。电影中还穿插了张太雷和辉代英等革命先烈的形象,他们都是走在那个时代前列的知识分子,他们用自己的斗争与鲜血,为革命铺开了一条前进之途。电影通过不同人物的经历和选择,揭示了他们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人生追求。电影中瞿秋白是一个才华横溢、情感丰富、理想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他在面对政治斗争、生死考验、爱情抉择时,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他在刑场上高唱国际歌,慷慨就义,令人肃然起敬。张太雷是一个坚强果断、机智灵活、忠诚可靠的革命战士。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组织者之一,为建立党的地下组织做出了巨大努力,表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坚
15、韧的性格。他在领导广州起义的战斗中,遭敌伏击,身中三弹倒在车内牺牲。他用自己短短29年的生命历程践行了“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的铮铮誓言。悻代英是一个敏锐洞察、冷静分析、勇于实践的革命领导人。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理论家之一,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和制定正确策略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面对复杂局势、困难环境、艰难抉择时,都表现出了清醒的头脑和果断的行动。他在狱中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面对刽子手的枪口,悻代英依然痛骂蒋介石,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电影中,还有许多其他革命先烈的形象,他们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他们是一群真正的英雄,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电影觅渡不仅是一部历史电影,
16、也是一部思想电影。它让我们看到了常州三杰的革命理想和人生觅渡,也让我们思考了我们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在当今这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常州三杰。学习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坚持。常州三杰都是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将其运用于中国实际的先驱者,他们不仅理论上有深刻的见解,而且实践上有勇敢的行动。他们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正确的路线和方针。他们在面对敌人的打击和同志的误解时,都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和立场,而是坚持到底,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他们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榜样,我们应该像他们一样,坚定不移地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习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奉献和牺牲。常州三杰都是为了中国革命事业而生,也为了中国革命事业而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