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 .制定依据:依据2023版心理学专业培养方案制定。2 .执行对象:从2023级学生开始执行。3 .系(部、教研室):心理学系二、主要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一)选用教材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第5版。(二)参考书目1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张敏强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版。2 .教育统计学,王孝玲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5版。3 .应用心理统计学,刘红云骆方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版。(三)在线资源慕课,心理统计(北京师范大学)(四)学术期刊1心理学报4 .临
2、床心理学心理杂志5 .心理与行为研究三、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与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从事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所需统计学基础知识,形成采用统计学思路解决教育与心理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自我学习能力。课程目标1:掌握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与具体方法,具备从事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所需统计学基础知识,形成心理学项目研究、毕业方案设计、论文撰写、文献阅读等方面所需的基本数据统计能力。【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3.1课程目标2:形成采用统计学思路解决教育与心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统计学原理与方法来分析实际问题,为教育教学提供科学
3、指导。【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4.1课程目标3:能够熟练使用统计学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量化研究思维模式,提升批判性思维水平与科学素养.【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7.1与7.2】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课程目标3.学科素赫3.1系统草:提心理学科、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体系和前沿研究成果,以及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目标14一教学能力41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笔握并能够熟练运用心理学基础理论指导教学,并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的意识。课程目标2二学会反思,I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主动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获取知识的习惯,及时了解心理科学及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新进展,
4、及时进行知识更新。确立教育即研究的观念,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自觉运用教育心理理论反思和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做研究反思型教师。课程目标3五、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支挂的课程目标学时安排捌实验学时实践学时讨论、习时第1章绪论讲授法、实例分析法、讨论法课程目标15OO1第漳统计图裹讲授法、实例分析法课程目标1、221j2第獐集中里数讲授法、实例分析法、讨论法课程目标1、24OO2第4章差异里数讲授法、实例分析法、讨论法课程目标1、24OO2第5章相关分析讲授法、实例分析法课程目标1、2、34OO2第6章概率分布讲授法、实例分析法、讨论法课程目标1、2、35OO3第獐参数估计讲授
5、法、实例分析法课程目标1、2、34OO2第獐假设检验讲授法、实例分析法课程目标1、2、35OO3第漳方差分析讲授法、实例分析法课程目标1、2、36OO2第1獐线性回归讲授法、实例分析法课程目标1、2、35OO1小计44OO20六、教学安排第1章绪论【教学目标】了解心理统计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发展历史;理解统计数据的基本类型等统计学基本概念。【重点、难点】1重点:心理统计的概念与学科性质,心理统计的内容,心理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2.难点:心理统计的概念,心理统计中的数据类型。【课程内容】1 .统计概述;2 .心理统计研究的内容;3 .心理统计的发展;4 .心理统计的基本概念。【教学方法】
6、1 .采用多媒体课件+雨课堂方式,讲授心理统计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统计与心理统计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心理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2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随机现象及其特点,初步建立对统计学规律的认识与理解;3 .通过讨论法,探索心理统计学中数据类型的特点,理解统计学中样本与总体的联系与区别。【复习思考】1 .心理统计的研究对象与内容;2 .举例说明心理统计中的数据类型。第2章统计图表【教学目标】了解整理统计数据的排序与分组方法;理解各种统计图表的基本结构及制作要求;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和研究需求,灵活选用并熟练绘制各类统计图表。【重点、难点】1 .重点:各类心理统计图与心理统计表的适用范围及绘制规范;数据
7、初步整理的基本方法;2 .难点:各类统计图标的适用范围;分组次数分布表与分布图。【课程内容】1 .数据的初步整理;2 .心理统计表;3 .心理统计图。【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雨课堂方式,讲授心理统计数据初步整理方法、统计图表的适用范围及格式规范;2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各类标准心理统计表与统计图的构成及适用条件;3 .运用实际数据帮助学生练习并掌握心理统计图表绘制的操作。【复习思考】1心理统计图与心理统计表的格式规范;4 .简述制作分组次数分布表的方法;5 .如何结合数据类型选择恰当的心理统计图类型?第3章集中量数【教学目标】理解各类集中量数的含义、性质和作用,熟练掌握集中量数的计算方
8、法,恰当应用集中量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重点、难点】1重点:各类集中量数的含义、计算、性质和作用;结合数据情况选用恰当的集中量数;6 .难点:集中量数的概念;算数平均数的性质与适用范围;中数的计算;几何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适用情况及计算。【课程内容】1 .统计概述;2 .心理统计研究的内容;3 .心理统计的发展;4 .心理统计的基本概念。【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雨课堂方式,讲授心理学中常用集中量数的概念及其计算;2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不同种类集中量数的特点,并练习各类集中量数的计算方法;3 .通过讨论法,澄清并整理各类集中量数的适用范围,比较算数平均数、中数和众数的异同。【复习
9、思考】1 .比较算数平均数、中数、众数的异同;2 .简要说明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及适用范围。第4章差异量数【教学目标】理解各种差异量数的含义、性质和作用,熟练掌握百分位差、四分位差、平均差和标注差、方差的计算方法,恰当应用差异量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离中趋势,掌握标准分数的含义及应用。【重点、难点】1重点:全距与百分位差的含义及计算;平均差、方差、标准差的含义及计算;标准差的应用;差异量数的选用;3 .难点:差异量数的含义及选用;百分位差;Z分数及应用;集中量数与差异量数的关系。【课程内容】1 .全距与百分位差;2 .平均差、方差、标准差;3 .差异量数的选用。【教学方法】1 .
10、采用多媒体课件+雨课堂方式,讲授心理统计中常用的差异量数及计算、讲授标准分数概念;2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并练习全距、百分位差、平均差、方差与标准差的计算方法、标准分数的应用、取舍极端值的方法等;3 .通过讨论法,澄清并整理各类差异量数的适用范围,理解集中量数与差异量数在描述数据时的关系。【复习思考】1 .什么是离中趋势,它与集中趋势的关系?2 .简述差异量数的种类、计算及选用;3 .什么是标准分数,它有哪些应用。第5章相关分析【教学目标】理解相关、散点图、相关系数的含义;理解各类相关系数的意义及适用条件;熟练掌握常用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能结合数据与实际要求,选择恰当方法进行相关分析。【重点、难
11、点】1 .重点:相关、散点图、相关系数的含义;各类相关系数的意义及适用条件;结合数据与实际要求选择恰当方法进行相关分析并解释统计结果;2 .难点:各类相关系数的意义及适用条件;结合数据与实际要求选择恰当方法进行相关分析并解释统计结果。【课程内容】1相关、相关系数与散点图;3 .积差相关;4 .等级相关;5 .质与量相关;6 .品质相关;7 .相关系数的选用与解释。【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课件+雨课堂方式,讲授相关关系及相关系数的概念特点、各类相关的适用条件及计算;2.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把握各类相关系数适用条件及结果解释,通过练习绘制散点图进一步直观理解各类相关关系及其特点。【复习思考】1 .相
12、关关系及相关系数的含义及特点;2 .简述相关系数的种类及适用条件;3 .如何科学解释相关系数。第6章概率分布【教学目标】了解概率与概率分布的定义及种类;理解样本分布的基本概念;掌握正态分布、二项分布、力分布、少分布和卡方分布等常用概率分布的基本概念及在心理统计中的应用;熟练使用标准正态分布表、t分布表、尸分布表和卡方分布表。【重点、难点】1重点:概率、概率分布概念及种类;正态分布、二项分布、t分布、6分布和卡方分布等常用概率分布的基本概念及在心理统计中的应用;标准正态分布表、1分布表、Z7分布表和卡方分布表的使用。4 .难点:样本分布的基本概念;正态分布、二项分布、分布、产分布和卡方分布等常用
13、概率分布的基本概念及在心理统计中的应用。【课程内容】1 .概率的基本概念;2 .正态分布;3 .二项分布;4 .样本分布。【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雨课堂方式,讲授概率、概率分布概念及种类,正态分布、二项分布、t分布、F分布和卡方分布等常用概率分布的基本概念及在心理统计中的应用;2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标准正态分布表、t分布表、F分布表和卡方分布表的使用;3 .通过讨论法加深对样本分布概念的理解。【复习思考】1 .简述概率的含义与种类;2 .什么是概率分布,心理统计中常用的概率分布有哪些;3 .举例说明什么是样本分布。第7章参数估计【教学目标】理解参数估计的意义,了解参数估计的类型;掌握
14、点估计的基本原理与良好点估计值;掌握区间估计的原理、方法与统计分析步骤。【重点、难点】1重点:参数估计的含义与种类;点估计的基本原理与良好点估计值;区间估计的原理、方法与统计分析步骤;2 .难点:参数估计的含义;区间估计的原理、方法与统计分析步骤。【课程内容】1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3 .总体平均数的估计;4 .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5 .相关系数与比率的区间估计。【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雨课堂方式,讲授参数估计的含义与种类;点估计的基本原理与良好点估计值;区间估计的原理、方法与统计分析步骤;2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参数估计的含义;区间估计的原理、方法与统计分析步骤。【复习思考】1 .简述参数估计的含义与类型;2 .说明良好点估计统计量的标准;3 .简述区间估计的原理与步骤;4 .列表比较总体平均数、标准差、方差区间估计的具体方法。第8章假设检验【教学目标】理解假设检验的一般原理和步骤;掌握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方差、标准差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各类相关系数的检验,比率的显著性检验方法与步骤。【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