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的哈姆莱特与莎士比亚》读书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遥的哈姆莱特与莎士比亚》读书心得.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路遥的哈姆莱特与莎士比亚读书心得近日,读了李建军的路遥的哈姆莱特与莎士比亚,十分兴奋。像这样的好书,一年之中遇到一两本,是很难得的。这是一本研究路遥的集大成之作。完全读懂这本书,尚需时日。但其中关于孙少平、人生与早晨从中午开始,我已经有过比较细心的阅读了。很喜欢书中的去吧,摩西;来吧,西西弗。孙少平希望过上一种有着尊严的生活,一种享有文明和文化价值的生活。他和田晓霞一起去探索人生问题和生活意义。在遭到严重束缚和压力的情境下,探讨人生的出路,以及如何对待劳作。他与晓霞一起探讨文学作品,追求尊严和人生价值。他的灵魂是高贵的,有一种对生活的激情和坚韧的毅力。孙少平在田晓霞的引导下,读书、思考。而他在
2、精神层面上的追求,是他人生中最值得人们欣赏的。可是我一直在想,假如孙少平面对今天的社会现实,他会说什么?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新的社会问题。我们怎么办?如今,靠奋斗改变命运是越来越难了。在如此背景下,孙少平也许会感到无能为力,还能够坚守生活的信念和人生的理想吗?作为今天的我们,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走过来的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面对如此艰难的人生。简单的所谓奋斗、拼搏,似乎有点苍白。我们一方面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勤奋的耕耘着,但同时继续促使我们进入新的精神高地。孙少平如何去思考,我们无法知道。但是孙少平应该读一些中华文化经典作品。这样会给他人生带来厚重的底蕴。同时在他的职业行当里
3、,实现专业化的华丽转身,包括技术层面或管理层面,达到战略理解的境界,这样给他的人生带来新的突破与跨越。一切有我们无法预料。他的性格又似乎能够决定他的人生走向。我们探索孙少平,实际上是探索我们的人生之旅。坚守信念追求理想02智慧重生自2023年起,我读了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论著。其中王博入世与离尘块石头的游记质量较高。这本书从哲学的高度分析红楼梦,读后,对红楼梦达到了新的高度。人生短暂,情与理,构成了可能与现实的人生。欲壑难填的王熙凤的才华,到头来换得一个失去的虚无和空灵,告诉我们人力是有限的。乘除加减的算计,永远抵不过无限的苍穹。而豁达的湘云、纠结的妙玉,是这个冷暖世界的无奈典型。入世的宝钗、纯
4、粹的黛玉,是宇宙间两种不同人生解读的方程。人生本来短暂,生活也没有意义。鲁迅先生曾经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意义的人生一定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正因为如此,价值的毁灭才构成真正的悲剧。红楼梦描述的毁灭,针对的不是某一种价值或人生,而是几乎所有的价值和人生。不是某一个人的毁灭,而是大观园的灰飞烟灭。当然,毁灭之后,作者仍然提供了一个出口,这个出口就是空门。在某种意义上,这个被视为觉悟的出口不过是另一种毁灭。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作品,原因正在于这种彻底的毁灭。对“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越是执着,“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带来的心灵冲击就越强烈。“因空见色
5、,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由入世而离尘,是主人公贾宝玉的生命轨迹,也是无常和虚无的展开之所。红楼梦帮我们清理了地基,矗立起什么,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一直相信,任何一种思考都通向一个更好的世界,其中有美好的爱情、亲情、友情,有更适合保证这些美好事物存在的环境。作为一个永远无法完成的精神性的存在,人们深知这个世界永远无法完美,悲剧、残缺和遗憾无处不在,但对于它们的理解和接受就足以让我们更加强大,也更有力量去追求那些值得追求的东西。叶嘉莹的古诗词课:“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感受诗歌中传递出的那种对宇宙人生万物之关怀的不死之心灵。这正是我一辈子不辞辛劳在做的事情。”真正的伟大
6、诗人都是用生命在写作。这些诗篇中蓄积了这些伟大诗人的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通过这些伟大的诗人作品,让他们的生命得以重生。万境归空人生如梦03y义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重读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很难读,也很受益。这部著作给予我的,不是什么结论,而是一种开始真正的所谓“思想”。我在抒发感想的时候,都似乎想脱离其书籍给我们设置的“轨迹”,而去信马由缰了。考古,发掘,一个思想的萌芽开始生长,传统,有边缘到中心,或者由中心到边缘的变化,转瞬即逝的“闪念”,也许远远大于深思熟虑的长久的“谋划”。等等,难怪让我爱不释手。下半年,我又通读了毛泽东选集(14卷)。读
7、后,许多问题豁然开朗。读书,让我浮躁的心灵得以安顿,帮助过我在困境中度过心灵的危机。书是滋养人的精神食粮。书读多了,人就有了书生意气,少了世俗气、市价气。也许“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书生意气不可丢”。书生意气是什么?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是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书生意气,是一种率性而为,也是人生智慧的练达。也许我们算不上精明,但不能缺少大智慧。在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中,有上古易经,有老子道德经,有孙武孙子兵法。我还读了柯云路童话人格、杨照的史记的读法、王雄红楼梦写作之美、林方直奇文史笔红楼梦、李忠杰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等书籍。进入2023年,所读书籍中,曹雪
8、芹与红楼梦一书很好。此书颇具学术价值,对于我进一步理解红楼梦、理解中华经典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郑铁生先生指出,康德说:“学术的讲述是通俗讲述的基础。因为只有能够彻底讲述某物的人,才能以通俗的方式讲述它。”这段话十分有道理,只有自己真正读懂经典,才能给人讲明白。我把这话作为自己的学术追求,锲而不舍地践行。因此,这部书稿最大的特点,就是系统地解读红楼梦,让人知道红楼梦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都是从文本出发,力求说理明白透亮。这不仅仅是一个文字表述的能力,而更重要的则是对研究命题的深层次的把握。我正是借助叙事形态、意脉、叙事单元等理论范畴,构架起这部书的理论框架。当然,是否具有穿透性的眼光,解析作
9、品的形式和内蕴,揭示或悟出一些文本未说出却已流露,并渴望在读者心中唤起的东西;是否具有整体性的思维,感悟文本生命的律动,而不是肢解作品,将流灌作品肌体中的血液流失,导致苍白?那将等待读者去体会吧。所谓“小众学术”,是指研究红学的学者、专家,他们从文本到版本,从作者到家世,上穷典籍,下考文物,举凡涉及曹雪芹及其家世的一纸一石、红楼梦版本的几张残叶都孜孜以求,当然,更多的还是阐释红楼梦文本的艺术成就。一言以概之,学术也。“小众学术”为红学研究奠定了基石,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开掘了红学研究的领域。欣赏是解读的过程,红楼梦在未被读者解读之前,是一种雪藏状态的审美现实,是潜在的艺术世界,是开放的心
10、灵家园。只有通过读者的欣赏,红楼梦才能成为有生命的审美现实;红楼梦文本的审美意义,才能进入读者理解的意向结构之中。而解读的深浅粗细,往往取决于读者自身所具有的感悟、情感和体验。“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2023年,读了当今著名学者许纪霖的脉动中国、夏志清的中国古典小说、孙皓晖中国文明新论、许淖云说中国、邓晓芒灵魂之旅等书,从而使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后来又读了罗伯特所罗门著大问题。这本书书籍构思新颖,很有思辨价值,确实比较难读。下半年,叶朗有情之天下就在此岸,真的是精品。叶朗先生认为,曹雪芹的世界观是把“有情之天下”作为人生的本源性存在,作为人生的终极意义之所在。“
11、有情之天下”不是虚幻的存在,而是真实的存在,“有情之天下”就存在于实在的、生动、鲜活的生活世界之中。“有情之天下”不在彼岸,而在此岸。曹雪芹用“情”照亮了“空”,因此人生是有意义的。一部红楼梦给予读者的“悟”就在于此。离开“情”字,可能读不懂红楼梦。离开“情”字,可能读不通红楼梦。离开“情”字,可能读不透红楼梦。好书要反复读,才能品出味道。如葛兆光汉字的魔方、王富仁古老的回声、叶嘉莹好事共欣赏。读书时候,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生命的驿动,那是最难得的。面的苦难,我们是抗拒、适应,而是最终走上精神的超越,还是回避?而人经历一段精神的历练以后,不被外界的自我价值所左右,以自我的意识实现自我选择,那可能就
12、是一种巨大的“成就”。无疑,读王富仁教授这本书,让我感到个人体验,以及他的生命历程,对于诗歌理解是何等重要。单不仅仅如此,让我明白了对自己所学的不断的进行整合,而且应该不断的搜寻那些激发自己情思和创造力的“阅读体验”,进行丰富、修正和完善,意义更大。屹立世界东方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不同于西方文明的侵略、掠夺和霸凌,而有其和平、包容、开放和革新等特质。袁行需等编写的中华文明史堪称是一部巨著。读完之后,我们不禁感叹其内容丰富,许多地方有其独到论述。正如作者所言:”着重各个时期文明的亮点、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并尽可能揭示文明的发展规律。”书中对五经传承及其流派,对春秋三传之争,今文与古文之争,相对同
13、类著作,中华文明史阐述比较详细与清晰。对于魏晋玄学与王弼的学说,这部书也比较周全的阐述。我来自于一个偏僻的乡村,假如我没有离开故乡。可能一个喋喋不休的孔乙己就是今天的我。读着人生平凡的世界,通过自学考试而走到了外面的世界。城乡两种不同的文化境遇,唤醒我沉睡的梦。一个发展迅速的世界,由于我的读书,而没有陷入追随时尚与网络的喧嚣,而逐步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思考。进入语文教师的岗位,由于体制的局限,我没有更多的发表平台和成长的机会。正因为如此,冷眼向洋看世界。种种原因,从2009年的专业化的阅读,以及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实现“弯道超越”,成为一名研究性的教师。喜欢探索人生真谛,突破自身的经验局限,努力
14、寻找冲击我的灵魂的书籍,是我这几年读书选择的“尺度”。我不愿意耗费于人云亦云的书籍和文章,喜欢能够挑战自己的书籍。由于这样,值得我欢欣鼓舞的书籍并不多。但是命运之神,会适时“告诉”我应该读那些书。但是,我并没有忘记,我思考问题的原点在于“土地”。尽管由于城市化的改革,昔日乡村只能存留于我的梦幻之中。但是我坚信高手在民间。一方面,我读着葛兆光、王博、钱理群、韩毓海和朱良志等人的书籍,而另一方面时常站在故土上,踏着乡间的小路,思索着明天的世界。当一个人能够持之以恒的保持着生命激情,带着一种专注,能够抵御现实的诱惑和肤浅,在阅读和思考中能够与心中的智者和慧者进行跨越时空交流的时候,感受到真理的光芒,
15、拓展生命体验的广度,开掘生命体验的深度。这时候,你会有一种无法抑制的奇妙的“高峰体验”,那是你生命里的瑰丽。2023年,春暖花开,我读了葛剑雄葛剑雄写史一一中国历史的二十个片段、钱穆的晚学盲言。其中葛剑雄的书籍,善于摘取了中国历史的瞬间,有利于深刻而准确的把握中国历史深层次问题。晚学盲言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帮助我们深入解读中国文化的内涵。进入5月,我开始阅读杨照资本论读法。一直以来,读资本论是我的奢望,但是由于自己才疏学浅等原因,未能实现。现在已经老了,读资本论可能付诸于实践,但是这本书可以的确可以弥补自己的缺憾。而今,我们毕竟生活在资本环绕的世界。劳动的异化,资本家的本性,我们都会切身的体会到。读一些让我们清醒的书籍,不至于被现实忽悠,是有好处的。更何况,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认清形势是立足于人世间起码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读书真的是我们生活所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