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治疗视角下同人文学的功能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治疗视角下同人文学的功能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学治ma角下同人文学的功能iff究内容摘要:文学的疗愈功能被视作其最初级的功能之一,作者或读者在文学创作或同读欣赏等审美实践中,逐渐平衡内在精神生杰系统,培养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人文学作为近年来兴起的类型文学,因其创作风格和受众群体等特点,以独特的心理作用机制发挥着文学的疗愈功能。本文将同人文学置于文学、文艺心理学,文学人类学等跨学科语境中,基于广义的文学治疗理论视角,论述同人文学满足精神需要、获取身份认同、治愈精神创伤、实现道德教化的四方面疗愈功能,以期延伸文学治疗的可能性,并为大众认识和评判同人文学这一新兴文学类型提供更加客观公正的视角。关键词:同人文学文学治疗疗愈同人文学是指在原作或
2、人物原型的基础之上进行二次创作的文学作品,涵盖改写、续补、仿作、借用等多种文学创作手法。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大众的创作和阅读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式,网络文学应运而生,其中,同人文学在网络文学的创作和消费中的地位尤为突出,中西方同人热”现象的兴起与创作平台的互通,使同人文犀在不断交流中发展,从不为人知到逐渐在网络文学的热潮中跻身前列,在青少年中广泛流传并对其文学阅读和写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文学治疗概述文学治疗一般被划分为狭义的文学治疗和广义的文学治疗。其中,狭义的文学治疗指由心理医师等专业人员指导,通过专业手段启发病人的联想,力图补偿欲望、舒缓压力、形成自我接纳,属于有意识的
3、心理干预手段。而广义的文学治疗指人们在不经意间借助文学手段来调整内心秩序,其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属于无意识的自我心理干颈。本文聚焦后者,将文学的疗愈功能定义为,作者或读者通过参与文学创作或文学欣赏等审美实践活动,满足精神需要、疗愈精神创伤、弥补道德缺陷,以达到恢复内在精神生态系统平衡、培养健全心理的效果。文学、文艺心理学、文学人类学等诸多领域的学者已经针对文学治疗理论作出了探讨和实践。本文没有局限于狭义的单1学科视角下的文学治疗理论,而是将文学的疗愈功能作为一个切入点,将同人文学置于文学、心理学、文艺学、文学人类学等跨学科语境中,呈现同人文学的疗愈功能的独特之处。二洞人文学与文学治疗的链
4、接点同人文学的回读与创作过程本身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我心理干预。同人文学侧重于对原著角色的深入探究和个人化的情感挖掘,使读者能够将阅读体验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对应,这种相互共鸣的经验是文学治疗的重要基础之一。同人文学的创作中经常有意无意地涉及到一些心理学的元素,例如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障碍等,对这些元素的描写与深入探究可以为作者提供一种自我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通过阅读和创作同人文学,粉丝能够宣泄情感、减轻压力、消除负面情绪并获得成就感。同人文学作为文学治疗的一种形式,不仅可以提供文学阅读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在情感、心理上为其受众提供有效的治疗和帮助。同人文学与文学治疗理论之间,不
5、仅仅是单向的反映与被反映,实践与依据的关系,同人文学在发挥其疗愈功能的同时,也完善了文学治疗的理论体系。文学治疗理论的应用一般局限于严肃文学,将文学治疗理论引入到对同人文学的动态研究中,扩展了理论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场景。因而同人文学既是文学的疗愈功能的最新体现,也影响了文学治疗理论的发展脉络。三洞人文学的疗愈功能C)满足精神需要精神需要指人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上的欲望和追求,涉及算重、友谊、审美需要等诸多方面。同人文学满足精神需要的功能,源于读者在原著角度上对文本的再创作,对其具体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1 .幻想补偿的普要同人文学是原作读者在固定世界观、人物和故事的基础上对脑海中
6、幻想的文字形式的表述,源自内心缺憾渴望补偿的心理。被同人群体广泛传播的“所爱隔山海,山海我来平理念是对于这一心理的完美诠释。通过基于架空世界的同人文学,其作者和读者消弭因所爱角色在原著中命运坎坷而生发的“意难平;通过扎根现实的同人文学,其受众则通过对公众人物的同人塑造拉近彼此距离,借对现实人物的虚拟化塑迨满足现实幻想,这也是对现实中的无力感、缺惬感和无价值感弥补。理想化的处理是幻想补偿实现的主要手段。同人文学满足幻想补偿的需要的疗愈功能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首先,弥补原作情节的“意难平”。以哈利波特同人文学中热度最高的配对“德哈”为例,受制于迥然的出身、立场和价值观念,原著中的德拉科马尔福和哈
7、利波特注定无法成为并肩的伙伴,而同人活动的参与者通过重置背景、回溯时光等故事改写,使两人成为朋友甚至爱人,这类作品建造了一个与原作世界相区别的平行世界,满足了受众的情感诉求,弥补了其阅读原作时的遗憾。其次,弥补坎坷现实的意难平工同人文学为其受众提供了一个补偿现实缺陷、摆脱沉闷日常的空间,例如一位读者在1OFTER社区的同人标签下评论同人文学拯救了我.使我得以我短暂地逃寓现实世界,当其他一切都一片黑暗时,同人的世界依旧是光明的,多名爱好者使用“逃避”一词来描逑向人文学对其心理慰藉的共性。研究表明,同人文学的受众群体以女性为主,她们试图通过同人文学的创作与阅读活动来“逃避”和弥补现实中存在的特定问
8、题,即社会和流行文化叙事中固有的性别不平等。一方面,通过同人小说,女性作者及读者得以主导文化文本,她们将女性角色置于事件的中心,并为其政予传统意义上只属于男性特征的能动性,“在同人世界里,女人创造了历史,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另一方面,在同人活动中,女性参与者常常借助“斜杠文学”来避免呈现刻板的性别角色叙事,在以男性同性恋为中心的同人小说中,恋人的相处消除了现实中男女差异带来的负担,得以实现完全的平等。2 .审美体验和情感释放同人文学是情感欲望的载体,其创作过程和阅读过程是释放内心情感的途径。从美学角度出发,同人文学创作是对原著审美活动的实体化,具备相似审美趣味的审美主体在创作中相互交流,拓展想
9、象空间,抒发写作欲望,通过文学的形态将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表现出来。同人爱好者在同人文学中收获了在原著中求而不得的情感体脸,这取决于他们多重的审美取向和情感追求。同人文学的分类包含“BE美学”、“原著向”、“架空世界”等众多私设”,并不断更新,拓展出更加细化的文体特征、故事类型和写作套路,受不同人科的追捧,以1oFTER平台的哈利波特同人作品为例,同人文学的设定包括按时间划分的大战后、“在校期间”等,按人物设定划分的麻瓜视角、游戏玩家穿越”等,以及按情感取向划分的“友情向、“爱情向”等,多种设定的自由选择,使其受众的审美趣味得到针对性的满足。在这1过程中,同人文学的兴起持续吸引同人爱好者将己见落
10、实于笔下,成为创作者的一员,实现同人写手队伍的壮大。这一动机来源于个体衡量美的标准,同时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何者能引起情感的波动,实现情感的释放。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将梦境作为人类将自我意愿符号化以实现愿望满足的方式,而文学作为筑梦地同样有此效果,人们通过创作文学来表达自己,通过同读来发现自己,同人文学较之一般文学而言具备原作和原设定的基础,使受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体脸,同人文学通过加深这种体脸,实现了进一步的情感稀放。3 .情感宣泄到回归现实王波在阅读疗法中提出了发展式阅读疗法的概念,其适用于探讨同人文学的疗愈功能的表现形式及作用机制。发展式阅读疗法作为阅读疗法的分支,与临床性阅读疗法相区分。
11、临床疗法主要针对心理状况极度不佳的病人,由治疗师进行针时性治疗,目的是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而发展式阅读疗法更多面向健康程度良好的人群,实施者承担组织者的身份,因而在发展式阅读疗法中,参与者拥有更强的主动性。一般而言,发展式阅读疗法被分为三个阶段,包括认同、净化和领悟,其作用分别是拉近距离、宣泄情绪和整合思绪,最终完成深入文本后跳出文本回归生活的过程。与严肃文学、工具类书籍的阅读不同,同人文学的情绪表达更加强烈,其多样的情感诉求便于各类读者情绪上的代入,使启动疗愈功能的门槛较低,读者更易从中获取情感宣泄,最终达到回归现实的目的。在认同阶段中,参与者需要与书中的角色产生共鸣,其一方面源于角色自身性格
12、上的相似度,另一方面源于角色的经历、立场等。同人文学作品的题材大都与作者所处的环境和感兴趣的领域相同,搭展了一个安全且有趣的平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家庭问题是最能引起共鸣的主题之一,来自贫困的原生家庭的压力、单亲家庭的砥独、沟通无法的无奈,种种话题往往梆源自参与者内心的伤疤,其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或者不愿向他人诉说。通过阅读同人文学,在本就熟悉的角色身上看到自己熟悉的经历,极大幅度地拉近了用读者和文本之间的距离,从而为此后的流程打下基础。在净化阶段中,参与者通过宣泄耒达成情感上的净化。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中提出,悲剧能使人通过有意识地创设某种情境,把内心压抑的负面情感和情绪宣泄出来,以减轻甚至
13、消除自身的心理压力,从而避免精神用溃等严重心理症状发生,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在同人文学这一娱乐性较强的文学类型中,依然可以找到相当比例的悲剧的描写,这似乎与问卷调查显示的弥补遗惋的动机不符,但其实恰恰体现了通过悲剧宣泄自身情绪、表达自己观点的渴望。领悟阶段即脱离书本开始回归现实的阶段。同人文学中设计的矛盾冲突点往往有现实中的影子,同人文学由于门槛不高,使作者得以尽情畅想针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办法,其即使存在不合理性,但是依然可以唤醒读者对某一问题的关注。无论是宏大的社会问题,还是玛毛蒜皮的家庭纠纷,在完成了情感共鸣和情感宣泄之后,读者得以在安全、平静的态度下思考事情的因果,学会规避灾难和风险,收
14、获在现实中再次启航的勇气。(二)貌取身份认同1 .自我身份诉求通过对原著的个性化解读,同人文学的作者及读者往往将自身带入角色,其产生共鸣的人物的经历、思想等多源于对自身现实和内心世界的映照,使阅读和创作同人文学成为自我映射下的角色演绎和内心剖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人活动的参与者通过自己的创作与阅读和原文本产生互动,不仅补全了对原作的缺憾,也实现了对自我身份诉求的回应。亨利詹金斯在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叁与式文化一书中指出,同人活动的叁与者以女性为主,部分女性受限于较低的社会地位或家庭主妇身份的制约,将作为同人作家的声誉视为衡量社会地位的标准,这种衡量标准虽然不为社会和主流文化所承认,但能回
15、廊女性同人创作者对自我身份确立和自我价值界定的诉求。珍妮斯拉德威在阅读浪漫小说一书中探讨了女性沉迷浪漫小说的原因,并提出补偿性文学”的概念,其同样适用于针对同人文学及其女性受众的解读。在详细深入的田野调查后,拉德威依据与女性读者的深入交流以及对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提出,拿起一本书的活动得以使女性有能力应对日富生活中所遭遇到的种种压力和焦虑,女性永远在通过家务劳动、情感支持等方式为家庭付出,但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社会上,女性自身的情绪却不存在出口,因为她们的社会角色使她们无法毫无愧疚、只为一己之欲地去追求个人的快乐,而浪漫小说作为一种补偿性文学,为女性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在日富生活中被遢制的情感释放的
16、渠道。同人文学与浪漫小说在其补偿性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坡明显的表现在于其都以关注角色的情感生活为典型特征。同人文学的创作与阅读成为男权社会中女性针对自身存在的焦虑的安全出口,使得女性得以直面自己的感受,满足自我表达的诉求,超脱传统的性别角色,确立独立于依附性的社会角色以外的自我价值。2 .群体身份认同对文本的创作及理解的过程可能是私密的、个人化的,但通过评论区、提问箱等线上社区模块叁与共同讨论便同人文学爱好者得以建立起群体认同感,收获在现实中不曾获得的情感体验。一方面,同人爱好者以兴趣和共有情感为核心,埋设了一个共有的、区别于现实的网络社会空间,通过集体讨论实现对意义的共同建构,形成文化共同体。另一方面,同人社区的交流使参与者得以抛开现实中的身份,通过共同话题快速建设、融入一个新的集体,这成为增进情感交流、寻求群体认同的重要渠道。从群体认同的三维度进行分析,认知维度使人在群体中比较与周围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