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松材线虫病疫情除治技术推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市松材线虫病疫情除治技术推广.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连云港市松材线虫病疫情除治技术推广外来有害生物每年给我国造成数千亿美元损失,防控其入侵是世界性难题,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口岸检疫是国门生物安全第一道防线,目前我省口岸检疫手段较为传统落后,检疫手段基本停留在“手检目测”阶段,检疫技术也以普通检疫鉴定技术为主,缺少对智能化、集成化以及快速高精准检疫技术的研究;同时,我国口岸与境内疫情防控相对独立,疫情若传入国内,防控则相对被动滞后,对重大疫情的综合防控也亟需加强。为此,项目组针对上述问题,在江苏省、原质检总局、海关总署等项目支持下,开展了对智能化、集成化快速高精准检疫、口岸检疫处理技术优化以及国内重大疫情松材线虫疫病除治等关键技术问题的研
2、究。项目解决了以下几方面难题:1、针对重大植物疫情松材线虫除治难度大的问题,通过研制专用药物浓度配合注药试验及松褐天牛诱剂,对1.2万亩、3.5万余株松树开展了疫病除治,2023-2023年示范区松材线虫面积和死树数量分别下降50%和60%,松褐天牛防治面积超800亩,其发生率下降到1%以下,生态效益十分巨大。2、针对小蠹检疫难度大且错误率高的问题,研究了小蠹微量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构建了小蠹科DNA条形码数据库。通过研发检疫性小蠹科昆虫鉴定系统,供一线检疫人员直接使用,极大提升了口岸疫情检测能力,维护了国门安全。3、针对检疫手段较为传统原始的问题,搭建了口岸害虫声音探测系统,并建立了昆虫声
3、学数据库进行监测、检疫鉴定,目前,数据库已涵盖了常见的钻蛀性害虫100余种,识别准确率达92.3%,提高了疫情检出率。4、针对检疫鉴定技术较为传统且效率低的问题,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的人工智能有害生物鉴定系统。开发了“有害生物专家远程鉴定系统”1.0版,实现了前端应用、识图服务、专家鉴图等五大模块的开发应用,提升了一线疫情初筛率。5、针对我省进口木材处理区检疫处理技术落后的问题,优化升级了进口木材处理区的演甲烷废气处理技术,漠甲烷回收率进一步提升,保护了我省生态环境,同时检疫处理技术进一步优化,提升了疫情防控水平。项目部分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国内)先进,发表论文56篇;主编及参编专著9部
4、;制定国家标准11项,行标1项,团标1项;获专利25项,软件著作权2项;创制设施设备9套,研制试剂检测盒2种;培养博士2名,硕士研究生3名;建成松材线虫除治技术示范区5个,核心示范面积1.2万亩。本项目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生态效益。1、以技术性贸易措施服务国家战略,并作出了突出贡献。利用构建的国门生物安全检疫技术先后对台湾省、澳大利亚、立陶宛等农产品精准检疫出多种有害生物,我国为此暂停其相关产品进口,为国家相关战略提供技术支撑,受到国家领导及国台办、外交部、商务部等国家部委的高度肯定;2、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降低了有害生物传入风险C累计检出有害生物IOOO余种,50余万种次,疫情防控成效十分显
5、著;3、松材线虫疫病除治技术推广与应用成效显著,构建了国内国门疫情综合防控体系。创新性:1,重大植物疫情松材线虫疫病除治技术推广与应用成效显著,构建了国内国门疫情综合防控体系。2 .研究了小言微量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构建了DNA条形码数据库,设计开发了检疫性小蠹科昆虫鉴定系统。3 .搭建了口岸有害生物声音探测系统,并建立了昆虫声学数据库对有害生物进行监测、检疫鉴定。4 .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的人工智能有害生物鉴定系统。5 .设计优化澳甲烷废气化学处理的工艺流程和装置模型,进一步提高了漠甲烷循环再利用的效率,检疫处理技术得到进一步优化。江苏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连云港市松材线虫病
6、疫情除治技术推广(项目编号:1YGJ201913)验收及评价意见:1、2023年6月24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专家对连云港市林业技术指导站承担的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连云港市松材线虫病疫情除治技术推广”(1YKJ201913)讲行了验收。验收组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的汇报,审核了项目汇总材料,经质询与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项目资料内容齐全,数据完整,可靠;项目承担单位及时实施疫情监测普查、清理病死树、粉碎疫木、树干注药预防,媒介天牛诱捕、检查和督促管理等综合技术措施,推广树干注药防治3.5万株,松褐天牛诱杀防治作业面积800亩,病死树发生率下降到1%以下、综合防治面积1.2万亩,培训60人
7、次以上。总结和推广了全市松材线虫病除治技术和管理经验,完成了合同规定的项目任务和考核指标。2、2023年7月13日,中科院动物所组织专家对江苏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连云港市松材线虫病疫情除治技术推广(项目编号:1YKJ201913)进行函审鉴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组提交的研究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经专家组质询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如下:1、项目通过配比筛选出专用浓度的阿维菌素乳油、甲维盐微乳剂等农药推广开展注药防治试验3.5万多株,松材线虫疫病综合防治作业面积1.2万亩,2023-2023年连续两年松材线虫病小班面积、死树数量分别下降50%和60就通过研制诱剂开展媒介天牛监测和诱杀防治试验,松褐天牛
8、诱杀作业面积800亩,病死树发生率下降到1%以下,生态效益十分显著。2、项目降低了防治成本,其中诱剂成本不到市场价格的10%,注药防治成本降低了60-75%。3、项目构建了行政-科研-推广-企业“四力协同”等江苏特色的推广机制,确保了该技术广泛推广应用到位。4、该成果技术熟化与集成度高,推广机制创新性强,推动了松材线虫除治技术绿色发展,整体水平居国内领先。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2)、2023年12月28日,广州海关技术中心胡学难研究员对项目进行了函审:函审意见如下:研究利用人工智能和图像识别技术,构建有害生物识图服务系统,采用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层次分类模型,对小蠹科、天牛科、长蠹科、览;
9、科、菊科、旋花科、大戟科及马齿范科8科70种典型物种进行了建模对有害生物的图片在科、属、种三个层级进行识别:项目研发了“基于图像识别的有害生物鉴定系统软件”V1.0APP,具备智能识图鉴定功能、专家远程鉴定功能等功能,并对其识别有害生物效果及准确率进行了测试。该研究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的人工智能对有害生物鉴定具有一定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项目对研究结论、难点及创新的总结到位。3、社会效益(限200字)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生态效益。1、以技术性贸易措施服务国家战略,并作出了突出贡献。利用构建的国门生物安全检疫技术对台湾省、澳大利亚等农产品检疫出多种有害生物,我国为此暂停相关产品进口,受到国家领导及国台办、外交部、商务部等国家部委的高度肯定;2、筑牢了国门生物安全防线,在江苏口岸累计检出有害生物50余万种次,疫情检出成效显著;3、松材线虫疫病除治技术推广应用成效显著,构建了国内国门疫情综合防控体系。潘杰男1986.09主任高级农艺师硕士研究生薛中官男1972.04科长高级工程师本科孙佳佳女1985.11无农艺师硕士吕飞男1982.02科长高级农艺师博士王圳男1985.11科长高级工程师硕士刘勇男1980.04科长高级农艺师博士杨万风男1979.12副科长高级农艺师硕士研究生付茂强男1988.12副科长高级农艺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