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前景.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8734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前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前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前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前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前景.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前景超疏水性是一种特殊的润湿性,一般指水滴在固体表面呈球状,接触角大于150度,滚动角小于10度。材料表面能(材料表面分子比内部分子多出的能量)越低,疏水性越好,且当低表面能材料具有微观粗糙结构时,水滴与材料之间会形成一层空气膜,阻碍水对材料表面的润湿,从而形成超疏水状态。构造超疏水表面有两种方法,一是在疏水材料表面上构建微观粗糙结构,二是用低表面能物质对微观粗糙表面进行改性。材料的超疏水性越好,水滴在材料表面上越接近球形,与材料的接触面积越小,越易从材料表面滑落。此外,水滴在超疏水材料表面滚落时可带走污染物,使材料表面保持清洁。因此超疏水材料具有防水、防腐蚀、防冰以及防附着等

2、多重特性。1 .应用于装备,提升装备的防腐蚀、防生物附着、防冰和自清洁能力在防腐蚀方面,超疏水材料可以阻断水分与金属材质的接触,从而缓解舰艇水线以上部分的氧化腐蚀。2010年,美国海军在“麦克福尔”号驱逐舰上使用超疏水涂层材料保护舰船武器系统以及其他暴露在外的装备,防止这些系统和装备被盐雾锈蚀侵害。在防生物附着方面,超疏水材料可以有效防止海洋生物在舰船表面的附着,可以作为舰船防污涂料。传统防污涂料依靠释放种、铜、铅等金属离子杀死附着生物,超疏水材料则具有环保特性,可以减少有色金属的使用。在防冰方面,超疏水涂层因具有能耗低、适用范围广、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在航空、舰船、电力,通信、能源等领域的防结/

3、覆冰雪方面显示出潜在的工程应用前景。2016年6月,美国莱斯大学研制出可高效防冰的石墨烯复合超疏水材料,当温度高于-14时,冰无法在材料表面凝结。利用石墨烯的导电特性,在更低温度下该材料可以通过电加热来防冰或除冰,只需施加12伏的电压就可使材料在-51低温下防结冰。在自清洁方面,超疏水材料表面特殊微纳米结构使污染物在材料表面的附着力降低,同时,超疏水材料的防水特性可使表面的水滴滚落时带走污染物,保持材料表面的清洁。2016年9月,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开发出一种应用于玻璃材质,具有自清洁、抗光反射、防指纹及污渍特性的超疏水透明涂层,可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显示屏、镜头、探测器等光电子设备的防护。2

4、.应用于服装加工,提升人员防护能力超疏水(超疏油)布料可应用于各类防水透气型工作服和新型生化防护服。例如,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空军飞行员、海军士兵和特种兵等突然浸没在冷水中会导致体温下降,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之一。防水透气型服装已作为美军空军飞行员、船员和执行海陆空行动等特种兵的专用服装。该类服装在温度为2()的冷水中,能提供高达24小时的保护作用,并且穿着轻便、舒适。防水透气织物的应用,不仅解决了透气和防水的矛盾,而且可以减轻雨衣的重量,从而有效减轻士兵的负荷量。美空军研究实验室与国防部威胁降低局联合开展了相关项目的研究,并于201 0年开发出基于超双疏(超疏水和超疏油)布料的生化防护服。

5、该服装具有自清洁性能,且可以避免危险化学品渗入,保护士兵不受生化武器威胁。3 .其他创新应用方向(1)提高电池效率及散热率。超疏水材料用于电池系统的电极隔膜,可将电解液和活性电极材料分隔开,防止副反应发生。2016年7月,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和韩国首尔汉阳大学开发出新型纳米孔超疏水隔膜材料。使用这种新型超疏水隔膜后,电池能量转换效率达到85%,高于传统方法76%的转换效率。超疏水涂层可以利用其疏水性提高散热效率。2016年3月,罗斯科学院热物理研究所开发出用于提高热交换设备散热效率的氟聚合物涂层制备技术。该技术涂层可促进液体蒸气在设备表面加速冷凝,散热效率要远远高于薄膜冷却法。同时,冷凝液形成的过程带走热量,形成的液体又用于新的散热循环。(2)新型水上机器人。水电具有独特的漂浮机制和高效的划水方式,在水面环境中能够低耗、低噪、高效、灵活地漂浮、划行和跳跃。水电腿表面的微观多级结构具有超疏水性,可以支撑水值在水面自由活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水电独特的漂浮机制和高效的划水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