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及策略问题研究(论文)》57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及策略问题研究(论文)》5700字】.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及策略研究目录一、引言1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概况2(-)留守儿童相关政策2(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2()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性2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3(-)缺乏全面的教育管理3(二)农村教育条件不足,忽略了心理教育3()留守儿童自控力较差,缺乏辨别能力3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及策略4(-)摸底调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4(二)加强品德教育引导,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的辅导4()社会共同努力,关注留守儿童5五、总结6参考文献6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不仅是个人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地位一个重要途径,也是能够促进我国为实现科技进步、经济僧长和
2、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培育人才的重要基础。如果当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问题如果得不到较好的解决,他们的成长将会持续受到影响,整体素质水平低下、性格特征极端化的个体,不仅自身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还会阻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甚至会对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威胁。农村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任重而道远。本文通过借鉴参考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试着从几个主体、不同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即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家庭和学校的责任,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治理,不同主体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要将这几个方面融合在一起系统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找出导致农村留守
3、儿童义务教育问题出现的多方面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建议,为这一社会难题的解决提供有益帮助。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概况(-)留守儿童相关政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务工六个月以上,不能随父母正常生活,常年居住在农村或16周岁以下,经常住校,有农村户口的儿童。自界定期以来,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发生了变化。在2016年之前,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和统计结果是18岁以下的农村儿童,其中一个父母外出打工;截至2016年,它被定义为16岁以下的儿童,其父母双方都在外工作,或者如果父母一方在外工作,另一方没有有效的监护能力,则被视为农村留守儿童。这也是我国人口普查工作中官方数据统计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由
4、2013年的6102多万骤降为2016年的902万的根本原因。国务院于2016年2月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保育和保护的意见,建议县级人民政府督促监护人将学龄儿童和青少年送入学校并完成义务教育,完善预防辍学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协调机制,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不因贫困而辍学。随后,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的通知,有关部门应当依法采取措施,呼吁履行控制辍学的责任,确保辍学留守学龄儿童重返校园。(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2018年民政部公布的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结果表明,全国农村留守儿童902万人,其中东部省份农村留守儿
5、童有87万人,占全国总数的9.65%,西部省份的农村留守儿童有352万,相当于全国的39.02%。在剩余的儿童监护人中,805万人(89.3%)由(外)祖父母监管、30万人由亲戚和朋友监管,占3.3%,36万人无人监管,占4%。其余310万人没有监护能力,占3.4%。()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性1 .利于提升整体国民素质子女教育是中国人才源源不断的基础,也是提高人民素质的重要举措,在中国人口中,农村人口所占比例更大。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社会改革和转型的重要阶段,加强全民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的特殊教育群体,留守儿童得到了更全面的教育,这不仅可
6、以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而且在提高农村周围群体的素质方面具有更直接的意义。因此,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将提高人民的素质,认识中国梦的重要性。2 .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解除后顾之忧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口流动性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家乡到城市努力工作,只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是移民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可以大大减轻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教育观念留守、缺乏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一直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模式,本身具备两面性,既是一种能帮助学生通过考试改变自身命运,促进教育公平的可行性形式,又限制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阻碍素质教育改
7、革的步伐。不管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学校都是他们接受教育的集中地,承担着教授知识和培育人才的重要责任,特别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本身缺乏家庭的关怀,学校的教育就更显重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学校也逐渐改变甚至摒弃“以分数论成败,以排名论英雄”的应试教育模式。然而在基层的乡镇学校,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真正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效果,以现实条件来看,在短时间内仍是难以实现。与此同时,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经济状况不好,都出去打工,由爷爷奶奶抚养。老人在领导观念上相对留守,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能吃饱穿暖就行,认为“读书毫无意义”,这使得成绩优秀的孩子
8、压力更大,成绩差的孩子更不喜欢上学,甚至过早辍学,老年人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他们在孩子放学后的作业辅导中显得“力不从心”,许多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二)对教育重视度不足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地区致力于经济发展和农民创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些农村山区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的设备或教师配置并不理想。为了让小学生“走出农村”,老师只注重理论教学,学生的心理教育被忽视。这样,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指导相对片面,很难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学习信任。如果政府方面没有实地考察留守儿童的具体生活环境,自然不能体会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农村留守
9、儿童学习和活动场所建设欠缺,对于留守儿童教育更是没有了阵地保障。()学校缺乏规范管理秩序部分农村学校存在管理秩序不规范,学生的道德品质不能进行很好的约束,学生缺课现象偶有发生,自习课经常会出现乱哄哄的现象等等。尽管班主任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进行家访,但农村留守儿童这个学生群体的总体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及以下,而恰恰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对留守,更容易被学校方面忽视。长此以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出现厌学、逃课、逃学的现象,最终导致辍学。许多农村留守儿童长时期得不到父母的关怀,再加之未受到系统性的心理观念教育与健康管理,使得其在身心发展等多个方面表现出来了某些问题。表现为自控力较差
10、,容易被生活中的事物所吸引,受不良诱惑的影响很可能误入歧途,这对于其的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及策略(-)摸底调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很多老师早就很重视孩子被忽视的问题,学生最初级的认识也是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的基础。我们学校还积极要求班主任在学生到校时进行检查,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通过留守儿童的档案,获取学生的家庭成员、收入、监护人、爱好等信息并获得对学生的基本了解。留守儿童档案需要动态管理,所以需要及时更新和完成。提倡家访,在县、区领导和学校领导的特别安排下,鼓励教师对学生进行家访,提供更直接的材料以补充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并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比如代理监护者
11、的文化水平和素养,能在孩子身上花多长时间和多少精力,代理监护者在和留守儿童交流沟通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等,老师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学生身上存在的新问题,能够及时记录更新学生档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展了人们交流的方式。对留守儿童也应该这样做。老师要经常引导和提醒家长多和孩子沟通,增加亲情。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谁也代替不了。比如“校讯通app,在老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了纽带。还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和家长的QQ群、微信群等,让家长听到孩子真实的声音,帮助孩子解决生活或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扰。教师可以在指定时间段内与家长交流,利用学校提供的网络环境进行亲子视频聊天、亲子群联等。教师应充分利用这样的交流
12、机会,与家长分享管理经验、谈话技巧,以及教育专家的指导和建议。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面临的教育问题。通过建立留守儿童的动态档案,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教师更容易走进他们的内心,找出问题的原因,在与学生交心的时候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实现教育的目的。(二)加强品德教育引导,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的辅导这个时期的学生不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们的思想通常很情绪化,爱走极端。这种现象在留守儿童身上更为明显。因此,在教育学生过的时候,绝不能忽视对他们的道德指导。1、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积极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教师要利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向心理咨询老师寻求更专业的建
13、议,通过与学生的个人交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参加沙盘游戏,体验心理解放等帮助他们发泄的情绪。特别是对青春期学生的问题,如青少年的早恋问题、生理健康问题等,要及时给予指导。不要让留守儿童在没有父母指导的情况下误入歧途。2、适当的批评教育因为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教师对他们总是抱有怜惜的心理,对于学生犯下的一些小错误,也不愿意说重话,但是在青春期年龄段的孩子,成年人的教育和指导必不可缺少,客观地给孩子一些针对性的指导、情节严重时给予批评教导。这样才能让孩子认识到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才能学会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3、用身边的案例进行积极引导留守儿童需要真爱,留守儿童也是教育资源。在学校和
14、教室里的留守儿童中,有特别优秀的儿童,也有经常犯错的儿童。给犯过错误的同学讲讲身边的好案例,通常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因为很多孩子都有不服输的想法,以“别人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为契机,正确引导学生模仿优秀学生。其实正因为是身边的同学,因此更能进入他们的内心,所以鼓励他们把羡慕嫉妒变成自己进步的动力。4、建设良好的班级氛围让留守儿童真正成为班级的一部分,充分考虑留守儿童参与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的程度。让留守儿童发挥自己的长处,建立自信,获得成功感,这样在成功经历后更容易获得自尊或在班里受到尊重,强化归属感。这会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缺乏的爱。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老师和同学更多地照顾留守的孩子,使他们更有
15、可能接受老师和同学的照顾。()社会共同努力,关注留守儿童媒体要充分发挥引导传播优势,通过媒介以及“两微一端”等多种宣传模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支持,为缓解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问题聚焦更多的社会关注和舆论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相关的制度和政策进行宣传和讨论,推动有关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问题引起重视并能深入探讨解决方案。媒体宣传内容上要注重评优树先,树立典型,多进行正面的宣传和报道,弘扬社会积极阳光的正能量,让公众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帮助解决问题。在传统教育的不足住处,外部专业人员的介入就非常重要,这反映了非政府组织的优势。作为政府以外的社会组织,可以动员和吸收各行业的优秀人才参与留
16、守儿童的教育。例如,可以组织社会的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通过“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等帮助和服务留守的儿童生活;还可以受益于相关部门的服务优势,为留守儿童提高专项帮扶活动,如医疗保健、心理咨询和课外咨询培训;通过当地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积极宣传扩大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队伍,通过“一对一”结对、“点对点”帮扶,鼓励大学生利用寒暑假义务支教等,吸引更多人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不但需要教师、学校和家长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力量来构建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管体系。在这方面,政府有责任优化学校环境,并组织基于现实生活情况的定期研讨会,以引导儿童和监护人参与。对未成年人进行适当的法律培训和安全教育,增强监护人的责任感和综合素质,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