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某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方案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某某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的通知,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集聚土地、资本、科技、人才、信息等现代要素,围绕“8+2”产业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响品牌,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某某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西部现代农业强县,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某某“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
2、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我县的科技人才、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规划引领,突出主导产业,注重产业融合,强化要素保障,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梯次推进高水平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打造成产业振兴的引领区,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建设西部现代农业强县激发新活力、注入新动能、提供新支撑。(二)目标任务通过5年持续推进,构建我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体系,推动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加工水平高、产业链条完善、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品牌影响力大、产业深度融合、要素高度聚集、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园区,成为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
3、坚实基础和核心载体。到2028年,分层、分级、分批建设和认定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基本构建起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现代农业园区体系。(三)基本原则政府引导,优化服务。强化政府在规划引领、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的作用,整合各类涉农财政资金,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园区,创新园区管理机制,强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市场主导,多方参与。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在农业产业发展、投资建设、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和产业化联合体带动作用,发展多种适度规模经营,形成多方共同参与农业园区建设的良好格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广绿色生态模式,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立绿色、生态、低碳、循环发
4、展长效机制。通过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综合利用,实现农业园区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分类指导,因园施策。推动农业园区建设与美丽乡村统筹规划、多规合一。依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各类农业园区的发展方向,找准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着力点,推动形成多种有效建设模式。完善机制,利益共享。构建农业园区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农户与园区各类经营主体的利益共享制度,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二、建设重点(一)突出重点产业,高质量建设生产基地1 .推进现代粮油产业基地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
5、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绝对安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示范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打造一批绿色优质发展示范区。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作物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生产生态协调的区域结构。2 .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园区化发展。按照“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响品牌”的要求,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重点围绕“8+2”主导产业抓好基地建设。选择1-2个主导产品作为园区重点产业,实施种养结合、生态循环、轮作倒茬、间作套作等方式相互联系。县级园区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的,面积占比70%以上,产值占
6、比90%以上;以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产值占比70%以上;以稻渔综合种养为主的,产值占比90%以上。单位产出效益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3 .推进农业园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把农业园区优先布局在产业基础和优势明显的集中产区,打破乡镇、村、组地域界限。科学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板块,集中要素保障,强力推进农业园区快速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带和集中发展区。北路:以种植业为主的基地连片核心区规模应在8000亩以上,按照种植业对有机肥的需求量,配套建设标准化养殖场。以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养殖业年出栏80000头猪当量以上,并配套和
7、配备相应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科学处理,达标排放。以稻渔综合种养为主的面积不低于2000亩。东西南中路:以种植业为主的基地连片核心区规模应在IooO亩以上,按照种植业对有机肥的需求量,配套建设标准化养殖场。以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养殖业年出栏20000头猪当量以上,并配套和配备相应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科学处理,达标排放。以稻渔综合种养为主的面积不低于1000亩。4推进园区清洁生产绿色发展。实施“一控两减三基本”行动,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化肥农药使用量较上年减少,初步建立农业生产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健全生产档案制度、产地准
8、出制度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推动建立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健全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追溯体系,生产经营主体的农产品纳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监管,实现全程可追溯。园区化肥农药用量比当地平均水平低15%以上;县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高于全县同期平均水平。(二)完善设施装备,全方位提升生产能力1加强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园区水、电、路、讯和公共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配套,推进生产生活设施互联互通。通过实施生产功能区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农田水利、小流域治理、养殖小区改造等工程,推进灌溉排涝渠道、治污排污设施、农
9、机作业和运输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业园区建设的生产条件。园区高标准农田达到耕地面积50%以上。2 .加强园区生产装备设施建设。根据产业特色和技术要求,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和钢架大棚、喷滴灌、温湿调控、自动增氧、绿色防控、饲养与环境控制等先进适用设施装备,推进农业信息智能化、管理精细化等农业物联网建设及应用,为生产提供全面全程服务。机械化耕作水平达到95%以上,以粮油为主的园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园区经济作物机播(收)水平达到80%以上;以畜禽、水产养殖为主的园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或基地比重达70%以上,农业物联网应用水平达到65%以上。3 .加强园区冷链
10、物流设施建设。围绕实现鲜活农产品全程冷链物流目标,加强园区冷冻仓储设施、运输通道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冷链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发展,形成功能完善、上下游衔接、设施先进、布局合理的园区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园区水果、蔬菜等农产品,预冷率达到80%,冷链运输率达到50%以上,肉类冷藏率、冷链运输率均达到100%,不需要冷链物流的粮油、中药材等农产品烘干率达到80%以上,建有与园区规模配套、装备先进的冷链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三)突出产品加工,多层次实现产业增值1提高园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水平。围绕“8+2”等主导产业,就地就近建设气调库、通风库、冷藏库、冷冻库、烘干线、烘干房等
11、挑选整理、清洗烘干、冷藏保鲜、包装贴牌等商品化处理设施设备,提高园区特色农产品商品化处理水平,支持园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园区实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到80%以上。4 .提升园区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支持农业园区按照功能分区定位大力发展粮油、畜禽水产、水果、中药材、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精深加工。培育和引进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推广运用农产品精深加工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园区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支持农业园区与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共建农产品加工园区,开发加工品种、延伸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5 .推进园区农业废弃物和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创新发展园区内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物综合
12、利用技术和模式机制,建立健全全链条的无害化处理体系,推进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立规模化养殖粪便第三方治理综合利用机制,因地制宜推广秸秆、籽壳等资源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应用,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田残膜回收利用,多途径拓展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实现绿色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县级园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四)发展农业新业态,全链条推动产业融合1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依托农业自然优势等充分挖掘乡土人文、田园乡村、青山绿水资源,完善休闲旅游设施,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科技、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进园区
13、产业基地景区化建设,完善休闲旅游设施,打造休闲农业景区景点、农业主题公园,培育休闲农庄、美丽休闲乡村。科学设置农耕文化展示区、农事体验区、科普教育区等功能区,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生态康养为一体的农业新业态特色园区。2 .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大力推动商贸、供销、银行、邮政与电商互联互通,实现益农信息社覆盖率100%。推进现代农业园区电商平台建设,提升园区内电商网络服务,建立完善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体系,建成一批电商营销服务完善的现代农业园区。引导园区经营主体开辟特色农产品网上营销平台,开展线上营销和线下体验一体化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园区主要经营主体建有
14、农产品网上营销,网络销售额占比达到80%以上。3 .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探索创新农业公益性服务供给机制和实现形式,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开展公益性农技服务。加快发展经营性服务,引导懂生产、会经营、有专长的农民领办经营性服务机构。培育覆盖种养、加工、销售、烘干、仓储、科技、金融等各环节多元化的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综合性、开放型、共享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产业的保姆式服务。积极扩大政府购买服务、定向委托,引导各类服务组织在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覆盖面达到50%以上。(五)强化品牌培育,多举措拓展市场空间
15、1加强品牌培育创建。大力实施品牌建设“五大工程”,支持优势企业、行业协会、专合组织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培育打造“8+2”主导产业等产品品牌,做强做响老品牌、做大做强新品牌。支持园区统筹运用区域公用品牌,创立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塑造园区品牌,建立健全品牌监管体系,着力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某某造”农产品品牌市场影响力。推行“三品一标”认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态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实现“三品一标”认证全覆盖,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园区品牌农产品产量占比达到75%以上。2 .加强品牌宣传营销。加强挖掘园区主导产业品牌文化内涵,积极打造农产品品牌宣传、展示、交流、交易平台,构筑园
16、区品牌农产品宣传网络,支持园区农产品品牌在各级主流媒体、新媒体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推进园区农产品进展会、进商圈、进超市、进市场、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提升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园区农业经营主体或农产品每年参加县级以上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1次以上,品牌农产品销售金额占园区销售金额的80%。3 .加强品牌保护监管。加快建立农业园区严谨公正的农产品品牌评价体系,加强完善品牌认证登记保护、产品防伪标识使用和证后动态监管机制,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等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严厉打击恶意侵犯专利权和假冒专利行为,防止商标恶意抢注和侵权行为。(六)强化科技创新,多维度提升科技水平1大力开展品种培育引进。把种业作为园区建设的先导性支撑产业,围绕“8+2”主导产业,创新育种关键技术,引进、筛选或选育优质新品种。建立种子、种苗、种畜、种禽、种鱼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完善生产过程全程质量跟踪机制,构建农业园区育繁推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