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XAS-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GXAS-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体标推表层患居水月友利用技术规程(程求爸见德)编到锡明一、项目来源根据关于下达2023年第二十四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标协(2023)87号)文件精神,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提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气象局、平果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平果市气象局等单位共同起草的团体标准的团体标准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技术规程(项目编号:2023-2403)获批立项。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人居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2、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推进一批标志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和重点水源工程,保障重点城市和重要经济区供水安全。实施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加快城市第二供水水源和备用水源建设。继续加强桂中、桂西北、左江三大旱片治理,推进新建大型灌区,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安全,深入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加强地下水质量监管。岩溶在全球分布普遍,据统计全球岩溶地区的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2%,即约2000万kn?。在亚洲,中国是岩溶分布最广泛的国家,统计显示中国岩溶区总面积约为344万knK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358队其中裸露面积约为90.7万kn
3、。占陆地国土面积的9.5%。中国的岩溶尤其以西南岩溶地区连片集中分布(贵州、云南、广西、湖南、四川、重庆、湖北、广东等省区市),分布面积75.5万kn?。在广西来宾地区,当地气象局统计显示每年出现旱灾的频率为82%,农作物减产超过3成以上;在湖南省凤凰县,发生旱灾频率达76%,发生严重干旱频率达到30%,严重干旱导致农作物减产超过一半,成为制约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之一。统计显示岩溶水是北方30多个地市级以上城市和100多个县级城市饮用水、数十个大中型火电厂冷却用水,70%以上大型煤矿生活、生产用水和上千万亩农田灌溉用水水源;在我国南方岩溶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丰富,尤其以贵州最为突出,可占当地
4、地下水资源总量的80%,调查显示70%以上县城、乡镇、村屯饮用地下水。表层岩溶水名词定义解释为受表层岩溶带补给的水。表层岩溶带的形成主要是西南岩溶山区地表和近地表附近,四大圈层(大气、水、岩石、生物)交汇,碳-水-钙循环活跃,岩溶动力作用强烈,导致地表和近地表附近岩溶发育强烈,岩溶发育深度一般在几米至几十米之间,相对于下伏致密灰岩,表层岩溶带含水透水性强,降水入渗后,地下水沿表层岩溶带与下伏基岩交界面径流,在表层岩溶带变薄或地形转折处出露成泉。在开采深部岩溶水困难的山区,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加强对表层岩溶带的调节,采取蓄引表层岩溶泉的形式,分散供水,是目前解决贫困岩溶山区饮水苦、饮水难行之有效
5、的一种手段,主要优点为成本低廉,利于施工,缺点为解决人口分散,长时间存留水柜中水质变差。编制组通过对西南表层岩溶水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表明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具备表层带岩溶调蓄能力的面积在24.5万km?左右,表层带岩溶含水层所具备的调蓄能力总量为247.4亿m7a。而且由于表层岩溶水位置高,开发利用相对便捷、经济。广西岩溶区修建了60多万个地头水柜,其中以表生岩溶泉为补给水源的地头水柜为解决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据广西地调院统计,广西东兰、宜山等19个县、市调查的表层岩溶泉为471个,已开发利用的泉水为252个。表层岩溶泉水已成为我国西南岩溶山区居民聚集和繁衍的重要水源。通
6、过制定团体标准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技术规程,以标准为抓手,对指导广西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对促进区内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水平,保障广西岩溶山区饮水,助力广西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三、项目编制过程(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团体标准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技术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气象局、平果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平果市气象局等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起草单位制定了起草编写方案与进度安排,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具体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气象局、
7、平果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平果市气象局等相关单位人员配合。编制工作组下设三个组,分别是资料收集组、草案编写组、标准实施组。资料收集组负责国内外有关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技术的文献资料的查询、收集和整理工作,查阅前人对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情况和目前科学界对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草案编写组负责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工作,包括后期召开征求意见会、网上征求意见,以及标准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标准实施组负责团体标准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技术规程发布后,组织表层岩溶水相关企业、农户开展标准宣贯培训会,对标准进行详细解读,让相关企业的工作人员了解标准,并根据标
8、准对表层岩溶水按标准要求的开发利用的方式、水柜等蓄水工程的建设、配套设施、管理与养护等要求进行,保证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的质量,并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对团体标准提出修正意见Q(二)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标准编制工作组收集了国内有关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的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有:GB/T31392-2023煤矿矿井水利用技术导则DBJ61/T84-2014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技术规程(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之后,标准编制工作组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经过讨论、研究,标准的主体内容确定为规定了表层
9、岩溶水开发利用的方式、水柜等蓄水工程的建设、配套设施、管理与养护等要求。(四)调研、形成草案、征求意见稿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理清逻辑脉络,整合已有的参考资料中有关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的内容指标,并结合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编制完成了团体标准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技术规程(草案)。2023年4月5月,标准编制工作组深入弄拉、果化等示范区开展调研并实地征求意见,根据意见进行多次讨论修改形成团体标准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2023年6月-8月,标准编制工作组邀请广西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企业代表进行座谈讨论,根据意见进行多次讨论修改形成团体标准表层岩溶水开
10、发利用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第二次)。四、标准制定原则1、实用性原则本文件是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分析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当前现状,调研各行业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市场情况,在现有国家、行业标准相关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气象局、平果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平果市气象局多年的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经验、试验而总结起草的。符合当前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发展的方向与市场需求,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提高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的质量和经济价值,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对推动我区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脱贫,具有较强
11、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协调性原则本文件编写过程中注意了与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在内容上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协调一致。3、规范性原则本文件严格按照GB/T1.1-202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编写本标准的内容,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4、前瞻性原则本文件在兼顾当前区内各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市场现实情况的同时,还考虑到了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快速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在标准中体现了特色性、前瞻性和先进性条款,作为对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生产技术发展的指导。五、标准主要内容及依据来源1范围本文件界定了表层岩溶水的术语和定义,确立了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的程序,规定了表层岩
12、溶水开发利用的方式、水柜等蓄水工程的建设、配套设施、管理与养护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地表水资源缺乏、地下水埋藏深的西南岩溶峰丛洼地或溶丘洼地石山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依据正文中规范性采纳的标准列出规范性引用文件,排列顺序符合GB/T1.1-202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3 .术语和定义在实际调研基础上,参考相关标准的术语,规定了“表层岩溶水”的术语和定义,并结合代表性企业和相关专家意见,修改完善。表层岩溶水类型主要依据实际开发利用的需求,按排泄类型分类中,汇流状表层岩溶水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按是否断流分类种,常年泉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按泉水动态分类中,稳定型岩溶
13、泉和较稳定岩溶泉具有开发潜力,按出露地貌部位分类中,高位表层岩溶泉具备自流灌溉条件,具备开发优势。这4种分类是对表层岩溶泉的泉量大小、赋存状态、动态规律的一个整体总结,在进行实际开发利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这4个基础条件对表层岩溶泉是否具备开发利用价值进行简单判断。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方式主要考虑:采取蓄引表层岩溶泉的形式,分散供水,是目前解决贫困岩溶山区饮水苦难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主要优点为成本低廉,利于施工,缺点为解决人口分散,长时间存留水柜中水质变差。此外考虑到一是表层岩溶水的综合调蓄技术,通过在地表建立蓄水池,截留表层岩溶泉水,引流灌溉,从而达到水资源利用目的;二是研发峰丛洼地地表水和地下水资
14、源联合开发调控技术,其主要聚焦于岩溶水的重要汇集地一一岩溶洼地,采用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式,复合蓄引表层岩溶水和地表径流水,解决石漠化地区的用水问题;三是研发表层岩溶水一光伏电站提水一水库蓄水调控技术。岩溶区较非岩溶区相比,水文环境特殊,易形成水土分离的格局。大气圈、水圈、生物圈都具备地表、地下双层结构,由于岩溶区岩石基底为碳酸盐岩,在降雨条件下易被侵蚀,导致溶隙、溶洞等岩溶通道发育。大气降水迅速渗入地下,地表河流不发育,地表严重干旱缺水,严重制约了岩溶地区的农业产业等发展,而表层岩溶水作为岩溶区的一种特殊水源,储量较大且相对稳定,目前尚处于无序开发利用阶段,因此,规范化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
15、技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西南岩溶峰丛洼地区气候暖湿,年平均降雨量IOOO-20OOnm1,平均气温15-20(,具有林业(自然植被)和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导致生态脆弱的原因之一是由于长期强烈的岩溶化作用造成的地表地下双重空间结构,这不仅导致地表水漏失,使地下水深埋,枯季地表干旱缺水,而暴雨来临,地下管道来不及排泄,又造成洪涝灾害,以致于许多农田往往是旱涝交加。几百年的剥蚀作用使周围山坡上的岩石裸露,在洼地底部淤积了小片土壤,也因年年受淹而不宜植被生长。加上粮食产量低,导致上山开荒毁林,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石山的石漠化。这一恶性循环链的始端是未能有效利用岩溶水资源。因此必须重点解决
16、水的问题,表层岩溶带是地表和土下各种岩溶形态构成的不规则带状的强岩溶化层。通过对西南表层岩溶水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表明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具备表层带岩溶调蓄能力的面积在24.5万km,左右,表层带岩溶含水层所具备的调蓄能力总量为247.4亿13a0而且由于表层岩溶水位置高,开发利用相对便捷、经济。据广西地调院统计,广西东兰、宜山等19个县、市调查的表层岩溶泉为471个,已开发利用的泉水为252个。表层岩溶泉水已成为我国西南岩溶山区尤其是峰丛洼地区居民聚集和繁衍的重要水源。因此,进行表层岩溶水的开发利用不仅必要,而且急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2000年以来,在广西平果果化开展了大量的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表层岩溶水高效开发利用技术。总体上来说分为2个部分,一是将分散的表层岩溶水截留和归并,由于表层岩溶泉比较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