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耳鸣诊疗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耳鸣诊疗方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耳鸣诊疗方案一、中西医病名1、中医病名:耳鸣2、西医病名:特发性耳鸣二、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研究(王士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 .以耳鸣为第一主诉,耳鸣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耳内(单耳或双耳)或头颅有鸣响的声音感觉(如蝉鸣声、吹风声等),二是周围环境中(包括耳周围)没有产生这种声音的客观来源。2 .耳鸣这种令人厌烦的声音对患者的睡眠、生活、工作和学习、情绪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将耳鸣作为一种疾病进行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3 .听力正常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4 .注意排除来自耳周围的体声,如与脉搏搏动一致
2、的血管搏动声、腭咽喉肌阵挛的咔嗒声、咽鼓管异常开放的呼吸声等。(二)证候诊断1 .风热侵袭证:耳鸣初起,病程较短,可伴耳内堵塞感或听力下降,或伴有鼻塞、流涕、头痛、咳嗽等症。舌质稍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2 .肝火上扰证:耳鸣的起病或加重与情志抑郁或恼怒有关,口苦,咽干,面红目赤,尿黄,便秘,夜寐不宁,胸胁胀痛,头痛或眩晕。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3 .痰火郁结证:耳鸣,耳中胀闷,头重如裹,胸臆满闷,咳嗽痰多,口苦或淡而无味,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4 .脾胃虚弱证:耳鸣的起病或加重与劳累有关,或在下蹲站起时加重,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纳呆,腹胀,便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
3、弱。5 .肾精亏损证:耳鸣已久,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多,性功能减退,潮热盗汗或畏寒肢冷。舌质淡或嫩红,脉虚弱或细数。三、治疗方案(-)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 .风热侵袭证治法:疏风清热,散邪通窍。推荐方药:桑菊饮加减。桑叶、菊花、薄荷(后下)、荆芥、桔梗、杏仁、蔓荆子、蝉蜕、甘草。中成药:川苜茶调散等。2 .肝火上扰证治法:清肝泻火,开郁通窍。推荐方药:丹桅逍遥散加减。丹皮、桅子、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后下)、黄苓、甘草。中成药:加味逍遥丸等。3 .痰火郁结证治法:化痰清热,散结通窍。推荐方药:清气化痰丸加减。陈皮、制半夏、茯苓、胆南星、瓜篓仁、枳实、杏
4、仁、黄苓、石菖蒲、甘草。中成药:清气化痰丸等。4 脾胃虚弱证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通窍。推荐方药:益气聪明汤加减。黄芭、党参、白术、炙甘草、升麻、蔓荆子、葛根、黄柏、白芍、当归。中成药:补中益气丸等。5 .肾精亏损证治法:补肾填精,滋养耳窍。推荐方药:肾阴虚者用耳聋左慈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磁石(先煎)、五味子、石菖蒲、枸杞子。肾阳虚者用右归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补骨脂、益智仁、附子、肉桂、菟丝子、杜仲。中成药:耳聋左慈丸、金匮肾气丸等。(二)针灸疗法1 .耳穴贴压:内耳、肾、肝、神门、皮质下等穴位,以王不留行贴压。2 .穴位注射:选用听宫、翳风、完骨、耳门
5、等穴。3 .体针:主穴有听宫、翳风、角孙、太溪,三阴交、百会、神庭,暴聋者配侠溪,太冲,中渚,久聋者配肝腌,肾腌,太溪,中院等,暴聋者行泻法,久聋者行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三)按摩疗法耳鸣保健操第一步摩耳轮用我们双手的拇指和食指自上而下推磨我们的耳廓,直至我们的耳廓发热为止,平均20次。第二步拉耳垂食指和拇指轻拉我们的耳垂,平均60次。第三步 拔耳孔 双手食指放入我们的耳孔,旋转三下:一二三,突然拔出,平均10次。第四步 鸣天鼓 双手掌心拢住我们的耳孔,食指放在中指后,轻弹我们头的后部三次。然后松开双手,反复做10次。第五步 摩全耳 先将我们的双手摩擦发热,用发热的掌心
6、来摩擦我们的全耳,(前耳后耳各六次)。(四)其它疗法1、声信息治疗:是在深入研究声学与人体医学理论基础上,利用量化的声音对人体听觉系统直接刺激和调节、对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产生一系列生理效应,直接“声至病所”,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眩晕、血管性头痛、失眠、幻听等听觉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每日一次2、心理治疗耳鸣耳聋患者就诊时往往对自己疾病的痊愈已经丧失信心,甚至绝大多数患者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架势步入医院。因此在患者治病前耐心的讲解有关耳鸣耳聋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患者发病后需要他人的倾听和鼓励,我们时常将这些患者以病友会的形式组织在一起向他们讲解耳鸣耳聋目前的治疗现状及情绪对本病的重要性,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让病友之间相互交流治疗体会以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安排护士带领这些患者做耳操,定期开展耳鸣、耳聋知识大讲堂,对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及疏导,发明一种松弛训练的功法一耳功,结合掩蔽疗法,习服疗法方法,建立耳鸣耳聋咨询室;建立助听器选配室。让患者身心松弛解除耳鸣之扰。总结一套系统的心理疏导方法在全国开展,医生就是患者的倾听者,安抚患者情绪,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求治态度得到转变,竭尽所能的加深治疗的信心,病人的情绪由悲观转变为乐观,精神放松,治疗效果自然不凡。(五)预防与护理1.注意情志护理,避免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2,慎起居,节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