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部门关于“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部门关于“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调研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某县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调JtS2fck研强口*县国土面积3811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303个村(社区),总人口54万人,是湖南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国家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县及衡阳市对口帮扶县,有稳定脱贫户37328户140716人,监测对象3456户9365人(其中,未消除风险1143户3501人)o一、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收入情况2023年度,全县140716名脱贫人口和9365名监测对象总收入为243790.05万元。其中,农民工资性收入186806.82万元,占总收入76.63%;经营性收入29479.38万元,占总收入12.09%;政策性(转移性)收入25953.27万元
2、,占总收10.65%;财产性收入1550.58万元,占总收入0.64%。二、助农增收的主要成效和薄弱环节1 .主要成效经分析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收入情况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以劳务输出为主所产生的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76.63%,是主要收入来源;其次以发展产业为主所产生的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2.09%,是重要收入来源。因此近年来采取多项有力举措,促进就业、发展产业,促农增收,成效明显。一是想方设法促进就业。通过强化劳务协作、开展技能培训、加大就业帮扶等多种方式促进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定就业。2023年,全县开展脱贫人口就业劳动者培训737人,开发公益性岗位4276个,全县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人数达
3、70133人。今年已开展农村劳动力(含脱贫人口)培训1022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900个,全县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人数达64104人。二是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坚持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因地制宜发展致富当家产业。做好做活兴产业、置家业、增就业“三业”文章,按照“制定一个产业规划、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产业基地、发展一批专业合作社、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一套服务体系”的“六个一”产业发展思路,引进大丰农业、沃康油业、伟佳柑橘等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运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强化企业支撑、合作社引领、能人带动,全县建成软猴桃、柑橘、油茶、茶叶等9大产业基地
4、143万亩,产业覆盖所有村,人均达2亩以上,实现年产值38.9亿元,带动全县90%以上农户实现增收。*獗猴桃、*蜜桔、*莓茶、松柏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定,“两品一标”认证达62个。特别是全县莓茶种植面积由2016年的1.7万亩增至2023年的7.9万亩,实现产值7.1亿元,有力带动了毛坝、润雅、砂坝等乡镇农户增收。2 .薄弱环节一是就业方面,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外出务工就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近年来受疫情等影响,对外出务工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在就业、工资性收入等方面带来了损失,有部分劳动力就业稳定性不强,收入不够稳定。二是产业方面,全县产业面积虽达143万亩,但基
5、本处于发展层次较低,产业结构不优的农业初级产业发展阶段,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营销滞后,农业信息化程度较低,绿色生态农业产值偏低,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较弱,效益不明显。同时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水、电、路、网络等产业基础配套设施跟不上,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三、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一是近三年因疫情导致的经济总体下滑的大环境大形势影响了就业和工资性收入。二是农业产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较弱,效益不明显,影响了经营性收入。三是部分产业项目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健全,产业联农带农效应不强,影响了效益分红等收入。四、助农增收的对策和建议一是稳
6、住就业增收支撑功能。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深化省内外劳务协作,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优先支持脱贫人口外出务工,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继续因地制宜设立公益性岗位并加强管理,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确保有意愿有劳动能力对象全员务工就业。二是推动农业产业提质扩面。继续持续稳步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南提质、北扩面”行动,大力发展跺猴桃、莓茶、油茶等优势明显、带动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吸引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等广大农户积极返乡创业就业Q三是打造产业振兴*样本”。充分发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样板作用,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保鲜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提开农产品附加值,真正让农产品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得出、卖得好,打造产业振兴“H样本”。四是健全产业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吸收就业、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途径,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融入产业发展链条Q五是强化项目实施主体后续监管。制定完善产业项目后续管护规范性文件,加强对合作社等项目实施主体的后续运营监管,督促其建立健全资产内控制度。帮扶合同到期后,鼓励原合作社等带动主体继续作为扶贫资产带动主体续签协议,按期分红,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等农户利益不受损,收入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