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偷”自己家钱的小孩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偷”自己家钱的小孩儿.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一个“偷”自己家钱的小孩儿苏林阿心:有一位四年级女孩的母亲找我咨询,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万万没有想到我的孩子居然会偷钱,而且还是屡教不改。”她始终用这样一种无法置信的口气表达困惑,说他们夫妻都是高知分子,有不错的工作和经济收入,对孩子从小管教严格,在生活方面说不上锦衣玉食,但比同龄人孩子要好,几乎是要什么给什么。可就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竟然从家里偷偷拿钱,存放在小卖部里,以便随时从小卖部里拿想要的东西。她买的大都是小玩意儿:贴画、玩具、蚕宝宝、带香味的笔没玩儿几天就都扔了。发现这件事后,尽管很生气,但大都以说服教育为主,跟孩子说想要钱或买什么,就和父母直接说,不必偷着拿钱,从小偷针、长大偷
2、金,犯盗窃罪会进监狱的孩子每次承认错误的态度都很好,还写保证书不再偷拿钱,可没几天,老毛病就重犯。为此家长骂过、训过,还打过孩子,也尝试给过零花钱,但都效果不大。这位妈妈很是辗奈,弄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屡教不改,为什么会偷钱买那些没用的“破烂玩意”。我试图让这位妈妈理解孩子内心有对玩具的需求,但沟通起来有些不顺畅。请教一下,这样的情形该怎么办呢?阿心所谈到的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我们同样需要先分析问题,然后再来谈问题的解决。第一,看待问题一定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阶段。如果调查一下,大家可能会发现,其实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过未经父母允许从家里拿钱、拿东西的经历。不能用“偷”的字眼来形容1
3、0岁的孩子从家里拿钱的行为。因为他们还没有建立起清晰的所属概念和家庭规范,才会私自从家里拿钱,这不是什么道德和法律错误,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渗透和教育就能避免。我的孩子在上小学一年级时,把一个叔叔送的电话手表送给了好朋友,等对方家长打电话过来我们才知道。当时我非常生气,告诉她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家庭共有财产,不属于你自己的,不能私自拿,就算是爸爸拿去送人也要和妈妈商量。以后从家里拿钱、拿东西必须告诉家里的人,这是家庭规矩。从那以后孩子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当孩子擅自从家里拿钱、拿东西时,不能简单的批评甚至是打骂,应该明确告诉孩子规则和界限。但不必用“从小偷针、长大偷金”之类的话上纲上线,扣上
4、一个“小偷”的帽子,让孩子承受沉重的心理负担一一但这并不是说对孩子的问题听之任之,只是需要更加理性和智慧的教育。第二,分析问题要看到行为背后的心理,错误背后的原因。回顾上面提到的案例,表面上看起来是钱的问题,但实际上根源在于对欲望缺乏节制。孩子已经意识到私自拿钱是不对的,而且也下决心不再如此,之所以重复性犯错误,是因为无法抗拒玩具的诱惑,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孩子学会管理欲望。小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极强,见到什么好玩儿的都希望拥有。很多时候在成人眼里的“破烂玩意”对孩子却是无限的吸引和诱惑。但我们可以通过和孩子的讨论、辨析,让他明白哪些欲望是可以满足的,哪些欲望是需要延迟
5、也就是等一段时间才能满足,哪些欲望是不合理不能满足的,并教给孩子控制自己的欲望,如何通过恰当的途径满足欲望。比如看到一只非常喜欢的香味笔,买之前先想想,我有没有类似的笔,有没有更需要买的东西,即使想买,也不要当下购买,可以先去别处转转,等几天再买。目前,几乎各个学校周边都有很多文具、玩具店,我们有必要让孩子学会选择、学会节制、学会自律,这是青少年成长中的一部分。其次,从系统的观点来看,母亲的处理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从阿心的叙述中,尤其是咨询的第一句话,“我万万没有想到我的孩子居然会偷钱,而且还是屡教不改。“我们可以感到这位母亲十分焦虑,她一贯以来对孩子是要求很高的,她的内心被道德理性
6、所充斥,“我的孩子不该如此”,她完全无法理解、无法接纳孩子的这种行为,也无法接受自己,因为孩子的错误就是自己教育的失败。自然也就很难心平气和地、理性地与孩子沟通。这种“不接纳”势必会通过言语和非言语信息表达出来。所以她迫于压力很快地承认错误,也一再保证不再偷着拿钱。但是孩子从小的养育却是“凡是我想要的都能够得到,要什么就给什么”,她缺乏抵御诱惑的能力,当遇到玩具的诱惑时又无法抗拒,所以故伎重演了。这位母亲对孩子的要求既有道德上的完美,又有日常生活中的放纵,她不允许孩子犯错误,尤其是这种她认为“道德廉耻”的错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又没有很好地教会孩子约束自己的欲望。孩子是成长中的人,不能用成人的标
7、准评价孩子,她还没有办法在妈妈的两套标准中很好地切换。孩子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焦虑,更加难以实现对自己的控制。所以孩子的行为要发生改变,可能还得依赖于母亲降低内心的焦虑,改变对孩子的不接纳态度。第三,解决问题要讲究方法,明确问题的归属,找准发展的契机。1 .明确问题的归属。在上面的案例中,来咨询的是妈妈。虽然看起来是孩子的问题,但却和妈妈的教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来咨询的是妈妈,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也是妈妈,我们自然应该以妈妈作为我们辅导的重点。明确了问题的归属,那么辅导的方向也就能够更加清晰,首要的是调整妈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妈妈一起明确孩子的年龄特点,试着帮助妈妈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行为
8、,从而放下自己的焦虑,在理解和接纳的基础上再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2 .适时地开展方法指导。家长来咨询孩子的问题,在协助家长调整自我心态的同时,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本案例中关于孩子花钱的自控能力的训练就可以有多种方法:其一,记账本的行为训练。比如一个星期给孩子10元零花钱,换成零钱装在盒子里,和账本一起一次性交给孩子自己管理,怎么花、什么时候花家长不干预,但必须记录在账本上。如果一周的零用钱有剩余,给予相应奖励。如果没有按时记账、通过其他途径(跟长辈要钱、私自拿钱)花钱就要受到惩罚,扣除一周或多周零花钱,让她觉得这样做得不偿失。为了增强这个方法的约束力,还可以把这些规则做
9、成“契约”的格式,孩子和家长分别签名,并张贴在墙上。其二,购物车的行为训练。与孩子讨论,不管要买什么东西,试着先加进购物车,在里面放三天,如果三天后还是觉得想要,那么说明想要的理由,就可以向妈妈申请经费,获得购买的权利。但是一星期里只有买三件东西的权利,需要自己做好取舍,好好把握。这样的方法可以用到生活中各个方面,总的来讲,就是通过这些方式养成孩子理性思考,延后满足欲望,并且承担行为后果的习惯。心海扬帆团队公众号简介:全国知名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钟志农老师团队主办,延续曾经的中小学心理辅导第一论坛心海扬帆的精神和血脉,在移动互联时代继续为全国心理辅导老师搭建成长平台,为中小学心理老师、学生和家长服务,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继续前进。这里将不定期发布辅导案例以及资深心理老师们对案例的分析以及处理,有兴趣提升自我辅导能力的老师敬请关注。如果你也有案例希望来和大家一起研讨,请将案例发送给我们(邮箱yeshangO. com),对于案例你有任何看法,欢迎在公众号下方留言参与讨论!编辑/张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