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测量》_《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925546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趣的测量》_《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趣的测量》_《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有趣的测量》_《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有趣的测量》_《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有趣的测量》_《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趣的测量》_《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趣的测量》_《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XXX小学XXX一、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有趣的测量是义务教育教科书XXXX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的46-47页内容。主要是研究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是学生在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的。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将物体放入水中,通过计算水上升的体积,从而得到物体的体积。从显性方面来说,这是“等积变形,那么从隐性来说,是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学生把握这一数学的转化思想,不仅可以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也能以此类推,解决一大批这样的问题。所以,在教学时,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

2、的显性联系上,更应把这种隐性的数学思想渗透在其中,从而让学生真正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如长方体、正方体,在平时的学习中,也积累了小组合作学习和共同探索新知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去探索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教法分析:我先用物体对话的形式,首先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当中,然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独立寻找不同方法和途径,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即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趣”和“测量”是我设计本节课的两个着眼点。

3、让学生从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一下子过渡到不规则的图形中,思维跨度大,具有挑战性。怎样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新知,我采取以下策略:教师提供多样工具,让学生自己选取工具进行测量;小组合作,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最后通过实际应用和发散思维的方式在练习、巩固的基础上,结束本节课。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4、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方法与途径: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

4、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情感与评价: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课堂,让知识生动有趣,吸引学生注意,更能节省教学时间,拓展课本以外的知识。5、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量杯、长方体容器、水槽、水、不规则物体(土豆、梨等不规则物体)。三、教学过程(一)、谁的体积大?(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刘老师的趣味课堂,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数学世界。今天,我们的课堂里来了两位好朋友,听那边传来了说话声:土豆:有一

5、豆,真奇怪,土里种,土里长,个子大,有营养,想吃把它挖出来,小朋友们最喜爱。梨:春风吹来白花开,中秋过后黄果摘,果子白甜大又脆,润肺凉心好药材。小朋友们才最喜爱。土豆:同学们最喜欢我,我最大!梨:喜欢我,我比你大!师:怎么说着说着争论起来了,同学们,土豆和梨我们都喜欢吃,快帮帮他们,用数学方法测量他们谁更大?(师手拿土豆和梨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师:比较他们谁大,其实是比较他们的什么?生:体积。师:什么是物体的体积?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课件出示)(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学生自然地带入数学课堂。)【提出问

6、题】师:那该怎么办?大家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测量出土豆和梨的体积?我们的同学各个赛诸葛,有的想用尺子测量,有的想把他们割补后计算体积还有的同学说用咱们之前学习的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出他们的体积,可以吗?为什么?生:不能。因为土豆和梨是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我们无法计算或测量出土豆、梨的长、宽、高,而长方体和正方体是规则物体。师:那就让我们就一起走进有趣的测量,来研究像土豆、梨这样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板书课题:有趣的测量)(设计意图:故意拿两个体积大小相似的物体比较,产生矛盾和质疑,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想继续一探究竟,转入对下一个问题的学习。)(二)、我来想办法(探究新知

7、)【探索问题】师:现在请同学们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想想办法,利用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方案,利用工具测量出土豆和梨的体积。老师这里有一些工具供大家使用。【交流方案】师:同学们小组合作真默契,一起探索出了不同的方法,现在请交流你们小组的方案吧!利用工具演示,其他小组有问题可以立刻提出,让汇报的小组解答。【总结方法】(1)师根据学生汇报,总结出测量方案。方案一:两个量杯,里面倒入同样多水,读出水的体积,再将土豆和梨分别放入,观察水面上升的高度,读出水面上升后水的体积,用现在水上升后的体积减原来水的体积,得到土豆和梨的体积,再进行比较。方案二、找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容器,里面放一定的水,量出水面的高

8、度后把土豆沉入水中再一次量出水面的高度。这时计算一下水面分别升高了几厘米,用“底面积义高”计算出升高的体积。梨重复此操作,计算出体积。也可以分别计算放入前的水的体积与放入土豆和梨之后水的总体积之差。方案三:将土豆和梨分别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并将溢出的水倒入有刻度的量杯中,然后直接读出的水的体积,就是土豆和梨的体积。(2)再次探究方案师:请大家注意观察,这几种方案有什么相同之处?(3)小结师:这三种方案实际上都是把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转化成了可测量计算的水的体积。在数学中我们把这叫“等积变形”,这也是数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观察、试验、交流、总结的数学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经历

9、“生活化”到“数学化”,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4、【动手操作】(1)师:我们动手测量时需要注意什么?、物体要完全浸没。、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最低处平行。、测量时要注入整数体积的水,既方便读数,又能减少误差。评价小组自己评价、小组互相评价、师评价。师:同学们今天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动手操作试验,测量出了土豆和梨的体积,解决了生活的数学问题。老师为大家善于思考,勤于动手,互相配合、相互学习的精神而鼓掌!土豆和梨老师课后也送给大家!(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组织各种形式的数学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舞台,让学生在交流中,尽情展示各自独特的思维过程和情感体验。在学生在充分讨论、亲自

10、动手实践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在学生自由评价中,感受自信与成功,找到不足。)(三)、我会做一做(巩固新知)1、基本练习(I)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72-55=17(m1)=17(cm3)(2)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dm、宽15dm,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dm,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2X1.5X0.2=0.6(dm3)(3)将2个西红柿浸没在盛了25OnI1水的量杯后,水位上升至600m1,平均每个西红柿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600-250)2=175(m1)=175(cm3)(设计意图: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新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是形成知识结构的和发展能力的重要过

11、程。)2、综合应用,拓展提高师、老师这有一粒黄豆,怎样知道它的体积?请同学们今天回家,尝试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设计意图:这是一次新的挑战,学生将面临新的问题“体积太小或体积太大”,黄豆体积太小,一粒无法测量,对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老师进行点拨和指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四)、历史中的数学(知识延伸)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就利用我们今天使用的方法为自己解决了一个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中的数学,领略阿基米德的风采。(数学故事课件出示)在我国的古代也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如“曹冲称象”、“捞铁牛”、“乌鸦喝水”等。(五)、我的收获(回顾整理)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谈收获和体会中回顾整理知识,将新知识与己有知识结合,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同学们,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其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老师还听说呀,喜欢数学的人会越来越聪明哦!好了,今天我们的学习就到此为止,谢谢大家!(六)、板书设计:有趣的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规则物体的体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二上升(溢出)的水的体积=底面积X高(水上升、溢出的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