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928402 上传时间:2024-07-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文山州麻栗坡县麻栗镇潘家坝小学蒋友会摘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的重要的三方面。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的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大社会问题。作为学校,应该为留守儿童提供最为切实的教育,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老师,既要做孩子思想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和保护者。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让农村留守儿童“好好学,学得好”的根本保证。同时,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也可以极大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词:小学

2、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健康成长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的农民工涌向城市,农村出现了大批的留守儿童。他们跟着自己的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留在家中,并且大部分农村老人都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他们对孩子常常是疼爱有余而监管不足。只要孩子吃饱了,穿暖了,就万事大吉、不闻不问了,缺乏对孩子精神上的鼓励、鞭策和开导。有的孩子行为习惯差,在家里顶撞长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规守矩,调皮捣蛋;在社会上寻衅滋事,小偷小摸。因此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重大课题。一、目前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在6000万人以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约4500多万

3、人。因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缺乏对孩子们的教育和监管,致使他们在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产生了许多问题。一是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留守儿童大多由家中的爷爷奶奶照看,爷爷奶奶的溺爱滋生了孩子的依赖思想;由于缺乏家庭约束,不少孩子养成了不良的习气,如上学经常迟到早退、自由散慢、甚至撒谎逃学,不参加集体活动等;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留守孩子染上吸烟酗酒等恶习,常出入网吧,行为失范。二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较多。由于爷爷奶奶经常忙于家务,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再加上接受的文化知识较少,对孩子的关注也较少。他们通常认为:让孩子吃饱穿暖就是最好的了,没有关注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其他问题,列如教育、心理等。留守孩子上学

4、期间大都是早出晚归,回家完成作业后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很少与外界接触,缺少与别人交流,常把烦心事闷在心里,不与亲人沟通,孩子常常是心情郁闷、情感冷漠、行为孤僻。三是留守儿童学业下降厌学。留守孩子在家里缺少亲情,在学校里缺少友情,心情不爽学习无动力,或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或不愿接受老师的教育,成绩下滑,导致厌学,甚至荒废学业。二、留守儿童出现那么多教育问题的原因造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既有社会环境的因素,也有学校教育的因素,更有家庭教育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环境影响。外出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适应当地的生活学习环境返乡成为留守孩子;少数城市学校不愿接收农村的孩子,认为这些农村孩子基础差,成

5、绩参差不齐,不好教育造成随迁子女返乡;教材的多样性导致回乡儿童不能很好地适应本地使用的教材。二是学校教育因素。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差师资缺,一方面学校教育设施落后或缺乏,一些农村中小学只注重讲授文化课,学校没有专门的体、音、美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德行养育不重视或教育缺失,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不能为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寄宿制学校没有专门的生活教师,甚至目前还有好多学校无法为每个学生都提供一张床,校舍较拥挤,同时也加强了学校对住校生的管理难度,“留守儿童”道德意志薄弱,缺乏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能力,从父母那里得不到教育,孩子很容易从其它渠道获取,一些同龄人的不

6、良习惯、越轨行为很自然就传染给了这些孩子。三是家庭教育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绝大多数是由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来带管,他们年龄偏大,健康状况较差,文化程度偏低,对留守儿童溺爱有加,物资上是有求必应,家庭教育却无能为力;寄宿在亲戚家中留守儿童,不善于与亲戚交流,其亲戚不便于管教或管教不严等,还时常与亲戚家同龄的孩子产生矛盾,有的留守儿童便滋生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这些孩子心生自悲、行为任性、性格孤僻。三、探索留守孩子教育策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好农村留守孩子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发展;解决农村留守孩子教育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学校均衡发展,以彰显教育公平,

7、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依法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地方政府要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一是加大农村中小学校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补充农村学校教育中的“短板”,解决好农村师资问题。二是地方政府要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保障随迁子女的教育权利,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同享教育资源。落实好即将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要树立“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大教育

8、理念。一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机制,缩少城乡区域、校际和群体之间的差别。均衡配置学校设备或设施,办好每一所学校;抓好师资配备,加强师资培训,发展好每一名教师。二是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学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留守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班主任要怀有一颗爱心,对留守孩子进行追踪教育:师生或面对面的交心谈心,或书信沟通,或电话交流,或进行家访,走进学生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三是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建立社区、学校、家庭齐抓共管,教师、家长

9、、学生共同参与的留守儿童教育机制。社区要以村组文化室为依托,建立留守孩子之家,为留守孩子提供学习、娱乐、休息的场所;学校开办家长学校,加强对家长或监护人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水平;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多与留守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变化和需求,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在温馨、和睦、健康的家庭中健康成长。3、换位思考,倾注感情,多交流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无暇顾及孩子,留守儿童的感情上得不到正确的交流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缺少父母的呵护和教育,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有的个性怪异,性格孤僻,有的玩世不恭、我行我素,有的拉帮结派,胡作非为

10、“我不要新衣服,我要爸爸妈妈”“我想和你们说说话”多数留守儿童并不是缺少生活来源,而是缺乏关爱,缺乏心灵上的抚慰。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重视对留守儿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尽量课余时间与他们多谈心,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和鼓励,让他们走出情感阴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多鼓励大部分留守儿童脱离双亲在祖辈的溺爱中成长,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思维也相对活跃,教师应该适当地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思考力和创新精神。学校在课内或是课外应多组织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活动、兴趣班等,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他

11、们自觉远离不良诱惑,同时也觉得自己成为被关爱的对象,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忘却远离父母的孤单,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5、地方政府的政策吸引地方政府可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外出务工这些人中的佼佼者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后及时返乡自己创业,这样既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还可以缓解“留守儿童”逐步增长的趋势,更重要的是唤起家庭、家长关注、重视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责任感。总之,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机制,需要我国教育机构不断完善教育体制,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同理合作,只有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形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力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友展。参考文献:1、柳海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姜淑芝.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的思考.J吉林教育:高教,20093、王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1教育教学论坛。2014.30(01):10-114、费招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矫正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01):137-1795、周青云.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及对策干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01):88-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