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精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悟,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假如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
2、天际流。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深厚的友情。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概和力气,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熟悉对象,要有剧烈、真挚的思想感情。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熟悉的深度有关。要深化全面地熟悉对象,必需身临其境,长期观看。例如,
3、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看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熟悉才渐渐深化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熟悉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给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状况下能画出今日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识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识或不太熟识,就肯定画不出好画。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始终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看、熟悉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化。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
4、想的崇高境界。假如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受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密,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概和宇宙的力气。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亮;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肯定要有剧烈、真挚、朴实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剧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有删改)(I)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请结合全文,简要阐述。(2)第段有何作用?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3)第段是如何进行举例论证的?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山水画要求景与情结合。缘物寄情,景与情结合才能产生意境。只有表达出的深刻感受,意境才有独创性,山水画才有灵魂。(2)承接上文对意境内涵的阐释,引出后文”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这一话题。(3)第段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正反结合绽开论证。先从正面阐述,指出长期观看,熟悉全面,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再从反面阐述,指出看一眼,对客观事物不熟识,是画不出好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