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反思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红楼梦中较有趣的篇目,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其作为课文的价值,是我在备课时反复思考的问题。本着一课一得的思想,这节课设计让学生品味刘姥姥的形象,打开阅读红楼梦的一扇窗。下面,来谈谈这节课的几点反思:一、选点聚焦,一课一得本篇课文篇幅适中,文句难懂,教学难度较大,可讲的内容也很多。在设计本节课时,我聚焦一点“品味鲜活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一课一得。刘姥姥是一个农村老妪,她进入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新奇,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根据“特定情景”“人物身份”,设计了三个环节,在第一个环节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说说“刘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时学生只要说出
2、几个词就可以,不用追求学生说得多好,只是学生的初读印象,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提供帮助。第二个环节说说哪些地方体现了“刘姥姥的大智若愚”,学生说到刘姥姥明知是取笑她还是努力表演,是为了博取同情,获得更多的奖赏时,适时出示“资料助读一一刘姥姥一进、二进大观园。更加全面地去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第三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充分让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来体会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曹雪芹先生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在这一环节,通过对刘姥姥的语言描写的语句来分析刘姥姥人物形象,当学生读到“老刘,老刘,食量大如
3、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这一个性化的语言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再用方言,加上表情绘声绘色的来读,这个活动,目的在让学生入情入境,对刘姥姥有更深的印象。分析人物,不仅要知其言,还要观其行。这个环节我抓取“刘姥姥吃鸽子蛋”的典型动作,让学生朗读,找出重点字词分析,然后让同桌配合表演朗读,通过表演,让学生切身体会,产生共情点。最后给学生设置“听说刘姥姥回家了,本村的人纷纷挤进她家,在这种情景下”,让学生写刘姥姥会怎样向大家描述这一次到大观园用象牙镶金筷子吃鸽子蛋的情形呢?真正做到讲练结合,要求学生写的符合情景和人物身份。二、本节课的不足1新课程标准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
4、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想让主人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就依赖于老师教学问题的设置,本节课我在第二个环节设置的问题就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直接先入为主给刘姥姥贴上了“大智若愚”的标签,缺少对学生个性化的引导,不符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2.在上课过程中对姥姥的赏析不到位,在分析刘姥姥的语言描写时,像“这个叉巴子,比我们”“这里的鸡儿也俊”这两处语言描写也应给学生分析,缺少老师的范读和引导,在分析的过程,如果加上老师的范读,巧妙的引导,刘姥姥淳朴、滑稽的形象可能会更深入学生心中。在语文教学中,反思是发现问题的源泉,是优化课堂设计的好方法,是个人提高的途径。这次课后,经过陈老师的评课、指导,我又静下心来仔细反思这节课的设计和在课堂上的处理方式,发现自己的课堂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进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