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咽喉杂病的诊疗.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983077 上传时间:2024-08-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咽喉杂病的诊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西医:咽喉杂病的诊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西医:咽喉杂病的诊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西医:咽喉杂病的诊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西医:咽喉杂病的诊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医:咽喉杂病的诊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咽喉杂病的诊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西医:咽喉杂病的诊疗一.梅核气梅核气是因情志不遂,肝气郁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咽喉部及其周围检查无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病。以中年妇女多见。本病属于西医咽异感症范畴。在古代文献中,内经最早论及本病,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心脉大甚为喉介”,“胆病者噬中介介然数唾”。介,乃芥蒂之芥,实为异物感。汉代张仲景最早创立治疗本病方剂,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指出:“妇人咽中如有炙衡,半夏厚朴汤主之”。宋代最早以梅核之状形容本病,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4说:“四七汤,治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情之所为

2、也J最早以梅核气命名本病者,可能在明代。朱崇正于嘉靖年间(公元15521567)续增仁斋直指方于卷5“附遗部分”中有“梅核气”论述;徐春甫于1556年辑订古今医统大全卷27云:“梅核气者,似饱逆而非饱逆,似痰气窒塞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如梅核之状,故俗谓之梅核气。江南之地比比云之,故从而附之。”关于本病病机证治,从文献看可分三类。一是从脏腑认识,认为由心、肝胆、脾胃等脏腑失调所致,治在调理脏腑。二是从气血津液认识,主要因“郁”所致,属郁证范畴。郁者,气滞、痰凝、血瘀、食积,治在开郁、顺气、化痰、行瘀、消食,酌兼温、清等法。三是从“逆气里急,冲脉为病”认识,治以养血和冲,行气降逆。病因

3、病理1 .肝气郁结:情志抑郁,木失调达,肝郁气结,循经上逆,哽于咽喉。2 .肝郁脾虚:肝郁脾虚,运化失司,痰浊内生,痰气互结,梗阻咽喉。3 .肝胃不和:郁怒伤肝,气机失调,胃失和降,浊气上逆,阻滞咽喉。4 .阴虚肝郁:年老体衰,精血亏损,冲脉不足,肝气上逆,阻滞咽喉。5 .心脾两亏:心脾亏虚,血不养肝,肝失调达,气机不利,哽滞咽喉。西医认为,引起咽异感症的病因较多,可分为非器质性因素与器质性因素二类。前者如咽神经官能症、瘴病、恐癌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器质性因素有局部病变,如咽炎、扁桃体炎、喉炎、异物滞留、咽喉部肿瘤等;邻近部位疾病,如鼻部炎症的分泌物下流刺激、咽肌痉挛、食道痉挛、食管与喷

4、门肿瘤、茎突过长、颈椎骨质增生、反流性食管炎及胃病等;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等,均可引起咽喉部异物感。临床表现与诊断1 .自觉咽部梗阻感或异物粘着感,可于空咽时明显,进食时反舒,每因情绪变化而加重,时轻时重。异物感的部位多不固定,无疼痛,不妨碍饮食。病程或长或短。2 .平时情志抑郁不舒,或情绪不稳定,或有恐癌情绪等症。3 .咽部检查无任何异常体征。吞钢透视,喉咽部及食道、食道入口等部位无异常。鉴别诊断1 .本病应与慢喉痹、颈咽痛症、茎突过长综合征、咽喉及食道肿瘤等鉴别。慢喉痹:咽中微痛、微痒、微干,异物感或痰粘着感,病情变化与情志改变无关。咽部粘膜慢性充血改变,常有淋巴滤泡或咽侧索增生,用压舌板触咽

5、后壁,异物感多位于咽侧索中、下段或淋巴滤泡的某一个部位点。颈咽痛症:可有咽异物感,但主要是空咽痛,一侧偏重,常伴同侧头、颈、面、耳、肩等部位放射性疼痛,患侧颈动脉沿线有压痛点,咽部检查无异常发现。茎突过长综合征:单侧性咽异物感与刺痛感,部位多固定,头位改变或吞咽时加重。患侧扁桃体窝可触及过长的骨质并有压痛,乳突X线照片可确诊。咽喉及食道肿瘤:早期即有咽喉部异物感,部位可不固定,随着病情进行性加重,异物感固定,并可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等症,定期咽喉部检查或X线检查多可发现肿物。2 .在临床上,不少患者常因慢喉痹长期不愈,引起精神负担而加重咽异物感,在表现方面,既有梅核气的典型症状(异物感因情志变化

6、而变化),又伴有慢喉痹(咽微干、微痛、微痒、异物感)的症状,咽部检查则有明显的慢喉痹体征。此时,不应仅仅诊断为梅核气或慢喉痹,而应同时作出慢喉痹与梅核气两个诊断。辨证论治1 .肝气郁结证主证:咽喉中如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症状时轻时重,与情志变化密切相关。全身可见情志抑郁,善太息,胸闷胁胀,不欲饮食,妇人常伴乳房作胀或月经不调等症,脉弦。治法:疏肝解郁,行气导滞。方药:柴胡疏肝散如合越鞠丸”加减。备用方:逍遥散血加减。2 .肝郁脾虚证主证:咽喉异物感、痰粘着感,时轻时重,与情绪变化有关。全身可见情志抑郁,胸胁满闷,纳差食少,腹胀便澹。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脉弦滑。治法:疏肝理脾,行气化痰

7、。方药:半夏厚朴汤3加减。加减:肝郁症状明显者,合逍遥散侬3痰郁化热而见口干口苦,舌苔微黄,小便黄者,加黄连、黄苓、竹茹、瓜篓之类清热化痰。备选方:温胆汤英3 .肝胃不和证主证:咽中如有物梗,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症状时轻时重,暧气则舒。全身或见烦躁易怒,胸胁不适,腹胀隐痛,呃逆暧气,恶心作啰,不欲饮食,吞酸嘈杂,大便不调,舌苔厚浊,脉弦。治法:疏肝和胃,降逆化浊。方药:旋复代赭石汤刎合四逆散网加减。加减:肝胃有寒者,酌加吴茱萸、干姜。4 .阴虚肝郁证主证:多见于妇人更年期,咽中如有炙衡,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或有五心烦热,烦躁易怒,心悸失眠,舌质偏红,脉细数。治法:养血益阴,降逆和冲。方药:一贯

8、煎加减。加减:酌加牛角腮、穿山甲。备选方:四物汤合旋复代赭石汤31加减。若肝肾阴亏,并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记忆力差,甚则颊红口干,潮热盗汗,宜滋阴潜阳,可用知柏地黄汤.或六味地黄汤网加牡蛎、龙骨、龟板、白芍、石决明之类。若有阴阳两虚见证者,酌用二仙汤加减。5 .心脾两亏证主证:咽喉异物感或梗阻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症状时轻时重,情志不舒时症状加重。全身兼神情忧郁,喜悲欲哭,食少纳差,心悸失眠,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弱。治法:补益心脾,理气开郁。方药:甘麦大枣汤同加减。加减:酌加陈皮、佛手花、合欢花、玫瑰花之类以理气解郁,加枣仁、茯神之类以安心神,加生地、麦冬、白芍、当归之类以滋补阴血。备选

9、方:归脾汤如加减。以上诸证,若兼见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舌下青脉显露、脉涩等血瘀之证,多因久病入络所致,于主方酌加活血化瘀之品如丹参、桃仁、红花、赤芍、水蛭、土鳖虫之类,或加失笑散96、活络效灵丹3之类,或用血府逐瘀汤6。】加减。西医治疗1、可行颈上神经节封闭疗法。2、血清铁含量低者,可适当补充铁剂。3、情绪不稳定者或失眠者,可酌情应用谷维素、镇静剂,或配合脑乐静、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之类。其他治疗1、疏导疗法:用探针或压舌板于咽部寻找异感点,然后以35颗长毫针捆扎一团,尖部以细塑料管或尼龙管套住,留出尖端35(不必齐整),针具消毒后在咽后壁有异物感的部位(如无具体部位则在咽后壁正中间往下的部

10、位)速刺23下,使之微微出血;亦可用盯耳字钩(尖端长3mm,稍锐利)消毒后,在舌根扁桃体处迅速左右扫动23下,使微微出血,吐出血迹后吹冰硼散3之类药粉于咽后壁或舌根处。可立即消除或减轻异物感。必要时34天后重复1次。2、含服法:用柴胡僵蚕散f236)或冰硼散3之类,日34次。3 .针灸治疗体针法:肝气郁结证取太冲、内关、足临泣、天突、列缺、照海,泻法;或取廉泉穴,针向上刺至舌根部,令患者作吞咽动作,至异物感消失出针。肝郁脾虚证加刺脾俞、公孙、丰隆;肝胃不和证加刺足三里、中脱;阴虚肝郁证或取行间、足临泣、神门、太溪、天突、列缺、照海;心脾两亏证或取神门、三阴交、列缺、照海、天突,补法,均每天1次

11、,10次为1疗程。灸法:取膻中、中皖、脾俞,隔姜灸35壮。取天突或膻中穴位埋线。耳针法:咽喉、心、肝、皮质下、神门、脑点。症状重者用毫针刺法,每日1次,57次为1疗程;症状轻或蝇为巩固疗效,用王不留行贴压,3天换1次,57次为1疗程。4 .单方验方消梅散核汤:半夏厚朴柴胡香附红花白芥子各IOg甘草桔梗陈皮各6g升麻4g水煎服,每天1剂。枇杷叶30g去绒毛,洗净切丝晒干,加水200m1,煎取IOOm1再加水160m1,煎至IOOnI1,两汁混合,分2次早晚温服。石菖蒲穿山甲僵蚕枳实知母白芥子海藻各9g青黛川楝子昆布各15g诸药入食醋750m1,煎沸约20m1,去渣取汁,每次服1020m1,日3次

12、。预防护理1 .加强心理开导,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以祛除精神负担,增强必愈信心,注意减少精神刺激。2 .饮食宜清淡,忌煎炸炙燃、辛辣、香燥、油腻、坚硬及生冷食物。二、异物梗喉异物梗喉是因骨类、金属或其他异物梗于咽喉或食道所致。以咽喉或胸前异物感、刺痛,或呛咳咯血,吞咽不利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病。亦称异物梗喉。若复染邪毒者,可导致咽喉肌膜腐烂化脓,较大异物常向下进行食管或气管,可引起窒息或大出血及胸内感染的危险。本病属于西医咽与食道异物。中医教材称骨鲤,一般指骨类异物梗于咽喉或食道。在古代文献中,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即已有治疗骨鲤方的记载,古代对骨鲤的治疗甚为丰富,但多以治方介绍为主,并可见取出法及

13、推入法的介绍。现代研究,某些中药体外浸泡试验对骨质类有一定的软化作用,但不能融化或改变骨持形态。因此临床应排弃中药内治法,以取出异物为主,以免延误病情,引起并发症。病因病理多因饮食不慎或误吞,致鱼骨或其他异物梗于咽喉、食道而为病。若刺入损伤肌膜,邪毒乘虚而入,化热熏蒸,可致咽喉肌膜红肿、腐烂,化脓成痈。西医认为发生咽与食道异物的原因主要是饮食不慎,将鱼骨、鸡骨、果核等咽下,以及儿童口中含物误吞。睡眠、昏迷或酒醉时发生误咽(如假牙脱落)。企图自杀者有意吞入铁钉、小刀之类异物亦为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与诊断1 .多有引起咽喉异物的病史。2 ,咽部异物:多有咽部刺痛与异物感,吞咽时明显,或有吞咽困难,异

14、物多位于扁桃体窝,会厌谷或梨状窝。3 .食管异物:多有吞咽剧痛或阻塞感,重者吞咽困难,伴流涎,恶心、呕吐。若异物向前压迫气管者可引起呼吸困难,或引起食管气管瘦而出现呛咳等症。4 .咽部异物一般用压舌板或间接喉镜检查可见,食管异物可吞银透视及照片检查以确诊。治疗1 .取出异物:口咽部异物可在直视下用镣于或异物钳取出。食道异物,位置浅,在食道入口处,可在直接喉镜下取出,位置深,用食道镜取出。对小儿不合作者需全麻。2 .软化骨刺:对怀疑咽部鱼刺类异物,一时难以取出者,或试用威灵仙30g,水两碗,煎成半碗,加米醋半碗,徐徐含咽,一日2齐人或用双砂汤两加减。3 .消炎、解毒:对咽喉异物已损伤粘膜或伴感染

15、者,在取出异物后予以抗菌消炎治疗,或内服五味消毒饮加减。预防护理1 .进食时宜细心咀嚼,勿谈笑,以免误吞异物。小儿进食有骨刺的食物应预先剔除骨刺。2 .发生异物梗喉之后,立即到医院医治,不要自己用馒头、米饭等强吞下咽,也不要自己用竹筷等之类拨挑,以免使骨刺深入或加重损伤。3 .咽部粘膜损伤者,最好进食冷流质饮食一天,可以减轻疼痛及防止染毒;食道异物应立即禁食。三、咽痿咽痿是因痰瘀阻络、邪毒损络,或脾胃亏虚,咽失濡养所致,以咽部筋脉肌肉弛纵不收,痿软废用而出现共鸣或吞咽障碍的咽喉疾病。本病西医称咽麻痹。在临床上分为软腭麻痹与咽缩肌麻痹二类,以前者居多,后者较少。咽痿一词见于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古代文献中无此病的明确论述。病因病理1 .痰瘀阻络:中风证后,痰瘀阻滞,经络失和,咽失濡养,弛纵痿软。2 .邪毒损络:外感热病如白喉后,邪毒损伤咽部筋经脉络,经气不畅,咽痿不收。3 .脾胃虚弱:咽为胃系,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气血亏虚,咽失所养,弛纵痿软。西医认为引起本病的病因分为中枢性与周围性两类,以后者居多,中枢性可因脑肿瘤、出血或血栓形成等所致。周围性麻痹则以多发性神经炎较多见,其他如中毒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