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990619 上传时间:2024-08-24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6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docx(5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建设独具魅力的国际山水都市,发挥国际门户枢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城市职能,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尊重五统筹”,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

2、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以提升品质为导向,以城市更新为抓手,聚焦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规划建设管理现代化,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努力建设近悦远来的美好城市。(二)基本原则。规划引领,建管并重。融会贯通城市哲学、城市美学和城市科学的前沿知识,以科学规划精准描绘城市成长坐标,以“工匠精神”精心推进城市建设,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

3、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走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路子。尊重规律,凸显特质。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功能提升放在首位,注重把握城市有机更新中的“留、改、拆、增原则,避免过度超前或重复建设。依托山水人文资源,因地制宜,彰显立体式交通、多样式建筑、组团式社区、田园式乡村等山水城市特色。紧贴民生,安全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老百姓最关心的城市问题,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注重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升城市安全保障和韧性水平。全域统筹,重点推进。聚焦主城都市区,统筹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在功能提升、产业

4、提升、生态提升、人文内涵提升、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动态评估城市更新提升实施效果,实时增补重点专项,在提升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三)总体目标。围绕建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总体目标,集中力量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再升级。到2025年,城市更新提升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走出一条重庆特色的城市更新提升道路。生态宜居水平显著提升。区域开发强度、组团规模、人口密度、环境质量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建

5、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达到1亿平方米,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实现100%,城市住房供应和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均衡。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市高铁通车及在建里程超过2000公里,开工建设高速公路IOOO公里、建成1200公里,主城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1000公里,中心城区城市道路达到7000公里、山城步道达到900公里,全市5G基站数量达到15万个。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深化。绿色低碳能源体系、产业体系和生活方式初步构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以上,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55%以上

6、,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00%,建设市级绿色示范社区100个以上,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8%,市级节水型城市创建率达40%。安全韧性能力稳步增强。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城市防洪排涝、消防、人防、基础设施等方面韧性不断增强,城市内涝积水点基本消除,十万人拥有消防救援站达到0.56个,新建防空地下室6级以上人员掩蔽工程占比不低于7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低于0.025o智慧城市特征日益明显。市级城市信息模型(C1M)基础平台基本建成JC1M+”应用体系初步构建,市级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达到600所,“智慧医院”达到100家,智能产业补链成群,数字经

7、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智造重镇”“智慧名城”成为响亮名片。城市人文魅力不断彰显。城市更加人性化、人文化,更加优美和富有特色,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利用率达到100%,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800平方米,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1.05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覆盖率100%。展望2035年,重庆“三个作用”发挥更加突出,内陆开放高地全面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基本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充分彰显,基本建成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现代城市。二、提升城市规划水平,科学引领城市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战略引领和

8、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做好规划,是任何一个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水平编制和实施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科学引领城市发展和品质提升。(-)坚持规划战略引领。立足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重庆特色、高点定位,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紧紧围绕“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要求,精准定位城市发展坐标,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结合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特点,精心描绘新重庆美好蓝图,展现大山大江大资源

9、格局、大城大美大人文精神。突出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引领作用,按照“谋划铸魂、策划赋能、规划塑形、计划推动”的思路,构建穿透式”规划体系。坚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提高规划的战略性、科学性、权威性、协调性、操作性。牵头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各区县(自治县)政府和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管委会(以下统称区县政府)(二)优化空间发展格局。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持续释放区域空间布局优化效应。1 .共建成渝地区双

10、城经济圈。坚持一体化发展理念,按照成渝地区“一轴两带、双核三区”空间发展格局,以区域协同发展为导向,突出双城引领,强化双圈互动,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城市群发展格局。促进毗邻地区协同发展,推动川渝高竹新区、遂潼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各区县政府)2 .构建“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坚持做大做强“一区”、做优

11、做特“两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着力提升主城都市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梯次推动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功能互补和同城化发展。加快中心城区强核提能级,集聚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国际交往等高端功能,在全市率先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加快主城新区扩容提品质,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构建一心、一廊、五片带状网络化城镇空间,建设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区和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康养目的地。推进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文旅融合发展,构建“一心、一堡、四节点”城镇空间,立足生态资源

12、和民族特色,建设具有山地特色和独特魅力的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文化旅游委等部门,各区县政府)3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推动中心城区“瘦身健体”,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形成“一核两江三谷四山五城多名片”的空间结构。强化“两江四岸”城市发展主轴功能,提升中心城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高水平打造长嘉汇、广阳岛、科学城、枢纽港、智慧园、艺术湾、寸滩国际新城、国际生物城等城市功能名片,树立卓越窗口形象。顺应自然地理格局,塑造多中心组团式空间形态,形成若干由“山水、田园、城镇、乡村”组成的群落单元,推动景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功能有机融合和空间复合利用。(

13、牵头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局、市文化旅游委、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等部门,中心城区各区政府,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广阳岛绿色发展公司)(三)统筹“三生空间”布局。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加强空间用途管制,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1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支持和约束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建立与资源、环境、生态相适宜的产业结构,落实各类农业园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和服务业集聚区布局。做好各类园区规划,明确产业

14、导向,构建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项目集中布局、集群布局、立体布局、协调布局。加强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存量与增量,提高产业空间保障能力。完善产业配套,推动重点项目落地、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城融合发展。提高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加大闲置和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创新产业用地供给,逐步推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明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产出、税收、容积率等指标。(牵头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经济信息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各区县政府)2 .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优化调整用地结构布局,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用地空间和建筑总量规模平衡关系,按照职住平衡的要求,优化城市组团和居住用地

15、布局,控制新增居住用地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增加高品质居住空间供给。优先保障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设施用地,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高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社会救助等民生保障和服务水平。构建由城市公园、社区公园、自然山林、滨水空间等组成的城市绿地系统,提高公园绿地可达性和服务覆盖率。逐步建立灵活高效的居住用地供给机制,有序扩大租赁住房用地供给,加大居住用地保障力度。(牵头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3 .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构建三带四屏多廊多点”的生态保护格局,加强水、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巩固“清水绿岸”长治久

16、清,坚持综合治理,统筹好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地上地下、岸线水体,因地制宜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推动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优化城市生态格局和功能,加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构建生态网络,营造和谐自然的生态场景。(牵头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林业局;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门,各区县政府)(四)加强规划管理。健全规划管理机制,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构建刚性和弹性相结合的规划管控制度,切实保障规划落地实施。1 .统筹推进规划编制。强化规划引领,加快构建全市“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按照“精简规划类型、减少内容重叠、避免内容冲突”原则,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目录清单和编制审批管理制度,实现“多规合一”。分级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审查备案制度,提高规划审批效率。加强城市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