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过错责任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过错责任原则.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无过错责任原则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探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题目。文章首先从该原则的概念、构成要件谈起,其次对法律规定的九种特殊侵权行为的特点、回责原则和免责事由进行了分析,最后将无过错责任与一般过错责任、混合过错责任、推定过错责任加以区别。从而加深对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理解和熟悉。一、引言无过错责任、过错责任、公平责任均属于侵权行为法回责原则的研究范畴。侵权行为法的回责原则,它是确定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的根据和标准,也是贯彻于整个侵权行为法之中、并对各个侵权法规范起着统帅作用的立法指导方针,是司法机关处理侵权纠纷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然而,由于对无过错责任原则理解的偏差和传统观念的作祟,使得它每进
2、展一步,都要伴随激烈的争议。但无论在世界上还是在我国,其适用范围愈来愈广泛,新合同法的颁布更为此题目做出定论。正由于如此,我们的探讨和研究才是具有意义。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概念无过错责任原则,也称无过失责任原则,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回责原则。适用这一原则,主要不是根据行为人的过错,而是基于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根据行为人的活动及所治理的人或物的危险性质与所造成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由法律规定的特别加重责任。所以,学说上也把无过错责任原则称之为客观责任或危险责任,英美法则称之为严格责任。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
3、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我国民法对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承认。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具体的适用范围是民法通则第121条、第122条、第123条、第124条、第125条、第126第、第127条、第133条所规定的侵权行为。此外,我国单行法规对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也作出了规定,比如卫生法第39条、第40条;药品治理法第56条;兽药治理法第47条;环境保*第23条;水污染防治法第41条、第42条等。三、无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1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2 .有法律条款的明文规定,不能构成无过错责任;同时,没有法定的免责事由不能免责。3 .特殊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 .行为人
4、不必过错。是指责任的承担不考虑行为人是否具有过错,在认定责任时无需受害人对行为人具有过错提供证据,行为人也无需对自己没有过错提供证据,即使提供出自己没有过错的证据也应承担责任。四、无过错责任的法律特征(一)、法定的适用范围:无过错责任原则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适用,不能随意扩大或者缩小其适用范围。民法通则规定的典型的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案件有:缺陷产品的侵权行为、高度危险作业的侵权行为、环境污染的侵权行为、地面施工引起的侵权行为、饲养的动物引起的侵权行为、国家机关工作职员执行职务中的侵权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侵权行为、法人工作职员的侵权行为、因建筑物等物件引起的侵权行为致人损害
5、的赔偿案件。(二)、法定的免责事由:适用无过错责任的特殊侵权行为的免责条件由法律规定,但各特殊侵仅行为的法定免责事由并不是完全相同的。1、机关或其工作职员执行职务中的侵权行为。民法通则第121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职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正当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贯彻民法通则的意见第152条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国家机关应当承担民责任。这种侵权责任,在国外的立法例中多称为公务侵权责任。其特点为:侵权行为的行为人是国家机关或其工作职员;侵权行为系国家机关或其工作职员在执行职务中所为;侵权行为违反了国家机关或其工作职员执行职务所应当的留意义务。国家机关或
6、其工作职员执行职务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适用无过错原则回责,受害人只须举证证实存在侵害行为和损害事实及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而国家机关不能证实其有免责事由的即构成侵权责任。特别应留意的是,现行法关于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职员的侵权责任,除民法通则第121条外,还有行政诉讼法第67条规定和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在适用中所应遵循的原则是:优先考虑适用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若不能适用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时,再考虑适用行政诉讼法第67条规定;若行政诉讼第67条也不能适用,才可适用民法通则第121条规定。2、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侵权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固然不具有完全的民事
7、行为能力,但他们实施的致他人以损害的行为同样构成侵权行为。这种侵权行为在各国民法上均被规定为特殊侵权行为,其特点在于:侵权行为的行为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行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所为的致人损害行为;侵权行为为客观上的不法行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承担替换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但是,纵如法定代理人能够证实并未疏懈其监护职责,或已尽了相当的留意义务,而仍不免发生损害的情形,由其承担全部责任有失公平。为此,民法通则第133条第1款还规定: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他的民事责任。3、法人
8、工作职员的侵权行为。法人作为社会组织,自身无法为具体行为。它对外进行业务活动,需要通过法人的代表人或代理人来完成,这主要表现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职员的职务行为。其特点为:侵权行为的行为人是法人的工作职员;侵权行为系法人工作职员执行职务所为;侵权行为须为不法行为。法人工作职员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通常称之为法人侵权责任O就责任承担而言,这种侵权责任也是一种为他人行为负责的替换责任。在回责原则上,应适用无过错原则,即只要法人工作职员职务行为致人损害,无论法人主观上有无过错,均应由法人承担赔偿责任。4、产品的侵权行为。缺陷产品的侵权行为是指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伤害、缺
9、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后果的行为。它既不同于自己行为致人损害的一般侵权行为,也不同于为他人行为负责的其他特殊侵权行为。民法通则第122条规定:因产品质量分歧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产品质量法第29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30条规定: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上述法律所规定的因产品质量
10、分歧格(存在缺陷)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通常简称为产品责任,其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在于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侵权行为是因产品存在缺陷所引起的;侵权行为是因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行为;侵权行为的责任主体为产品制造者或产品销售者。对产品责任属过错责任还是无过错责任,适用何种回责原则,存在有不同观点。通常以为,民法通则第122条所规定的产品责任属于无过错责任或称严格责任,即无论产品制造者、销售者主观上有无过错,均应对产品所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而依产品质量法第29条、第30条、第31条的规定,生产者所承担的责任,属于无过错责任;销售者所承担的责任,属于过错责任。另外关于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责任,在法律适用
11、上应优先适用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对于担缺陷产品责任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则应免除其法律责任:一是不当使用,即消费者违反产品的特定用途、目的、操纵方法、不按产品说明使用保管产品的,由消费者自行承担责任。二是消费者明知产品有缺陷而购买、使用的,这一免责事由须具备以下条件四个条件。其一、产品本身虽未达到国家的有关质量标准,但仍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其二、产品须经企业主管机关批准后方可销售;其三、须在产品及包装上明显标出处理品字样漠四、消费者明知是处理品而购买。但是,违反*、卫生、环境保护、计量等法规要求的产品,不得以处理品流进市场,违反这一禁止性规定,即使经主管机关同意且标明处理品字样,在发生损害后,产品制造者、销售者仍应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