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粮食安全产业链协同联动发展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粮食安全产业链协同联动发展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推进粮食安全产业链协同联动发展实施方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做强现代粮食种业,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提高生产全程机械化率,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绿色高质高效生产,优化粮食产品结构。促进多元主体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推进全产业链协同联动发展推动“产购储加销”五优联动。深入实施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收购环节强化质量导向,发挥示范企业和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优化粮食加工产能和结构布局,发挥粮油品牌建设作用,引导绿色优质粮油产品消费。促进“三链”协同发展。大力推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
2、造供应链“三链协同”。统筹推进建链、补链、强链,打通产业链堵点,推动粮食产业各环节分散经营向一体化发展转变。促进各环节有效对接、协调发展,推动产业链条向中高端延伸。增加多元化粮油产品供给,培育个性化、优质化粮油产品,通过提高粮油产品标准倒逼质量提升。建设完善物流枢纽和运输通道,强化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提升流通效能。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国有粮食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导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推进战略性重组,完善经营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激发国有粮食企业内生动力,更好发挥其在粮食调控和应急保障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培育粮食龙头企业。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各地级以上市
3、打造1家以上重点支持的示范带动企业,作为服务政府调控、稳定粮油市场的骨干力量。培育发展“产购储加销”全链条经营的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依托龙头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强强联合等方式组建产业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强化人才技术支撑。支持涉粮院校、科研机构与省内企业深入合作,积极发挥广东省粮食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作用,促进科研机构、人才、成果与粮油企业有效对接、深度融合,打造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粮食技术创新孵化基地。深化粮食科研体制改革,激发人才内生动力,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成果。发挥行业协会积极作用。鼓励粮食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完善行规行约,积极发挥其联结政府和企业的
4、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发挥其在加强行业自律、完善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服务企业、维护行业利益等方面的作用。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国家规划下达任务建设高标准农田,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相结合,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宜机作业、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优化规划布局,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生产重点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丰富建设内涵,推进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宜机化改造、土壤酸化改良、绿色农田、智慧农田等创新示范区。加强项目建后管护和后续培肥,保护和提升耕地地力。三、推进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全面开展绿色高质高效提升行动,遴选
5、推广一批优质水稻作物新品种。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以良种为基础、以机械化为载体、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加快水稻生产基地现代化建设。推动精准施肥和节水栽培技术应用,加大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力度,减少粮食作物生物灾害损失,加强统防统治社会化组织培育,扩大统防统治范围。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四、基本原则一统筹规划,重点突出。坚持系统观念、改革思维和法治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谋划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工作立足新发展阶段,突出重点领域,着眼关键环节,整合优势资源,集中改革攻坚,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保障能力。一问题导向,创新驱动。聚焦突出矛盾、重大问题和风险挑战,明确解
6、决问题的途径方法,明晰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W以创新思维、创新举措、创新手段破解发展瓶颈,化解阶段性、结构性难题。一筑牢底线,防范风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强化政府储备基础作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健全体系、提升效能,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一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保障效能。更好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形成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一协同高效,保障合力。发挥双区建设的引领作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
7、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加强协同联动,强化各地区、各部门保障合力,确保保障高效有力。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粮食稳产保供压力增大。我省耕地资源禀赋不足,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粮食生产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稳产压力较大。随着人口规模持续增加,粮食消费刚性增长,自给率持续下降。国内粮食虽连年丰收,但粮食产需仍处于紧平衡态势。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进口渠道受国际形势影响较大。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对我省粮食市场的传导效应加剧,谷物等大宗商品供应面临的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粮食应急调控能力有待强化。粮食储备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布局和品种结构有待持续优化,个别地区成品粮油储备规模偏低。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区域不平衡,部分
8、地市应急加工能力、成品粮储备规模与当地应急保障需求不相适应。粮食产业发展亟需转型升级。粮食产业大而不强,品牌多而不优,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产业链条延伸不足,高附加值产品不多,同质化严重。产业创新驱动不足,核心技术较少,基础研究薄弱。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不平衡,开发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能力不强。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尚未形成。缺乏全面统筹规划,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制度体系不够健全,部门分工不够明确,指挥协调不够顺畅,存在“条块”障碍,统一完备高效的生产、采购、储备、调配体系尚未形成,对大灾大难的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应急物资保障效能有待提升。产业链条仍存在短板弱项,资源配置、平急转换效率不高,采购渠道不够
9、多元,储备数量不够充足,市县储备薄弱,品种规模缺乏动态调整,政府储备管理水平亟待提升,商业储备亟待规范,社会责任储备亟待建立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需求。粮食和应急物资保障基础设施有待优化。储备设施地区分布不均衡、仓储条件不平衡,现代储备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运用有待加强。全省规模以上地方储备粮承储库点占比较低,成品粮储备仓容不足。应急物资储备自有仓库较少,综合性保障基地缺乏。粮食和应急物资监管难度加大。地方储备规模数量大,物资储备品种多,储存方式和主体多元,监管信息化手段不足,监管难度持续加大。应急物资监管制度有待完善,监管界限、监管依据、监管要求有待进一步明晰。人才队伍建设短板突出。行业人才队伍年龄老化,高层次人才短缺,人才队伍与事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行业教育资源不足,专业院校和专门培训机构缺乏,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完善,培训力度有待加大。资料整理来源:广东省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十四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