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形势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形势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摘要:随着城乡统筹步伐的不断加快,县域经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对协调区域产业布局、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合理进行产业分工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特点,针对其存在问题障碍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集聚;协调发展一、县域经济的内涵及特征(一)县域经济的内涵在区域经济布局中,县域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组成单元,在我国有着深刻内涵及独特的历史地位。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说:“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至今为止,县的存在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县域作为中国政治经济体系和社会系统中最基
2、础构成部分,既是我国城乡联动的结合点,也是当前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正是因为县域经济在促进城乡统筹、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弊端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壮大县域经济”被首次提出,之后得到了各级党委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党中央再次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因此,综合来看,县域经济是指在我国当前县级行政区划和空间内,以市场为导向、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作为腹地的区域经济。(二)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县域经济作为一个功能齐全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存在和发展具有某些明显的共性特征,主要表现如下:一是综合性。与乡
3、和建制镇相比,县域经济作为连接城乡经济网络的过渡性地带,既包括公有及非公经济,也包括农工商等各产业部门,是一个由众多所有制形式、多层次产业隶属关系共同构成的区域经济综合体。二是市场导向性。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其发展壮大与国际国内环境息息相关。县域经济产业体系的形成及发展,完全取决于其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所处的位置及参与的产业分工程度,这种联系或关联已经完全超越了行政区划规定的范围和约束。三是薄弱性。尽管每年我国都对经济百强县进行排名,但总体来看,由于历史及现实因素,我国县域经济普遍存在发展质量不高、区域带动和辐射能力较弱等现象。不同地区、不同地理环境及资源禀赋条件下,县
4、域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尤其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面对环保及资源环境倒逼,过去依托资源要素禀赋发展的县域经济在向技术创新或人才为导向的县域经济转型过程中,发展空间及面临短板日益明显。二、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模式分析由于地区文化及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基于实践探索发展模式及路径各不相同,既有其必然性因素,也有其偶然性因素,是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大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区位优势发展型从区域经济空间布局看,凡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或紧邻政治经济中心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往往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我国沿海
5、、沿边、省会或特大城市周边的县域,经济联系与周边紧密,港口贸易、服务经济和贸易经济发达,受周边地区影响较大,主要集中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2 .资源禀赋驱动型资源要素密集程度对产业布局影响较大。对县域经济而言,资源禀赋驱动型通常指建立在当地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县域经济。优势资源主要包括矿产、能源、生物、水土等资源,如我国山东东营建立在石油基础上的石化产业、山西的煤炭经济以及内蒙古包头的稀土产业等,都是依托资源比较优势建立起的工业体系。随着环境资源倒逼机制加紧,此类经济面临的转型及环保压力也较大。3 .主导产业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主要指通过当地一二三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6、发展起来的县域经济模式。这类县域通常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如山东寿光的蔬菜产业、义务的小商品中心、贵州的大数据产业或宁夏中卫的云计算产业,既包括传统的优势产业,也包括知识或科技含量较高的创新型产业。4 .劳务经济拉动型劳务经济拉动型主要指利用当地丰富的人力资源进行劳务输出而发展的县域经济。这在我国西部或中部某些县域经济容量小、吸纳劳动力能力弱的地区比较明显。发展劳务经济有利有弊,短期看可以使外出劳动者获得较高收入,使他们增长见识、开拓眼界,减轻当地就业压力。但从长期看,优质劳动力的对外输出势必会减少当地人才储备、降低本地人才质量构成,不利于本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招商引资的良好实施。5 .外
7、向经济主导型外向经济主导型主要指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三资”企业或参与国际经济贸易和合作为主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外向经济主导型县域经济往往对外资或外贸依存度较高,工业产值占外销产值比重较大,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可以吸纳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在全球产业链供应或某一环节上占有重要地位,如我国江苏昆山模式、福建晋江模式等。但不足之处在于外贸依存度较高,市场风险较大。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外需减少以及新旧动能转换步不断加快,外向型经济比较优势发挥的要求越来越高。三、新形势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实践表明,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把握民营经济这一重要抓手。随着民营
8、经济领域不断拓宽、规模变大,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挖掘县域经济发展潜力,首先应把改善和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根本保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切实从思想、舆论、政策和执行层面上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统一公平的竞争环境。针对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金融、担保、用地困难,可通过设立面向民营经济专向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体制机制等措施来加以倾斜和支持。2 ,把围绕特色产业打造产业集群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载体,应正确分析产业发展规律和趋势,加强县域经济规划设计。对大部分县域来说,尤其是中西部
9、地区,工业化进程尚在进行,工业兴县战略还需继续推进,围绕特色产业把工业做大做强,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仍是最佳选择。除此之外,县域独特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也应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可通过旅游、生态、医养、休闲等多业形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经济优势。同时,也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第六产业、延伸产业链条等方式,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走品牌化、绿色化、高端化新型农业之路。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这一根本动力。只有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增强企业产品、技术研发能力,才能促使企业不断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首先应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加紧与周边科研、高校院所合作,针对本地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出台针对性的人才引进计划,为本地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其次应科学规划区域创新布局,根据本地经济发展阶段及创新基础,集聚创新资源,集中攻克一批制约本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第三应不断加大投入,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地位,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使创新成果能够及时转化应用,为县域经济高质量插上科技的翅膀。第四应围绕优势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创新中心,避免重复性建设,提高创新资源的共享共用水平。3 ,把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