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达到内心的平静:欧丽娟公开课学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达到内心的平静:欧丽娟公开课学习笔记.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总第77期】如何达到内心的平静欧丽娟公开课学习笔记桃花源记是中国乐园文的代表,文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言外之意是讲四季的循环的。而在桃花源诗里有这样两句诗“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也是讲四季循环。“四时,唧四季,而四季从远古到现在,触及到一种原始意象,就是人类在这个文明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某一种乐园想象。这首诗通过四季来补充桃花源记作为一个永恒的乐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四季,为什么作为一个永恒乐园的表达的时候,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概念?“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中“纪历志”三个字表示是一种直线型的时间刻度,是一种直线型的时间概念。什么叫直线型呢?西方的大学者如卡西勒给我们提供一个时
2、间观念的对照,让我们理解我们人类对于时间的感受,攸关于我们的心理状态,他们发现当人类有了历史以后,我们对于时间的感觉叫做直线型,简单来说时间就是从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时态,时间就是一往不返,从过去一路走到现在,然后又走向未来,我们的现在变成过去,这就是直线型的时间观,人类自从有了历史以后,我们所认知的这个世界运作方式。中国文化来讲,就是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是直线数下来,好像一个数学的延展线一样,时间就像上面的刻度一样,一路往前走。当我们用直线型时间概念体验我们的生命,体验整个人类的历史的时候,这些大学者们一致指出:人类从此进入了失乐园的状态。我们再也不会感受幸福了,
3、我们是一个乐园放逐的失乐园移民。为什么呢?当我们是在直线型的时间去感受时间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是一直在失落之中。失落了三代的美好历史,尧舜禹圣王之治,美好的黄金古代一去不复返,所以儒家才会一天到晚在讲圣君、讲王道、讲仁政,其实就是要恢复尧舜禹三代,因此它充满了一种怀旧,往过去看的这样的一个向度是因为在直线型时间中。所以当我们觉得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我们要恢复他的时候,一直在过去寻找典范。同样,人的生命也是这样,我们一直在歌颂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一直在歌颂那些灿烂的美好的青春,可是这些注定都要失落,在很多的文学作品,都在感伤那个失落掉的幸福童年,那个一去不复返的青春,这大概会变成文学里面非常常
4、见的一个主题。也正是因为我们用直线型的时间来看这个世界,来看我们的生命跟人类历史的时候,以人类的历史来讲,我们一直处于被迫往前走,心里就会产生一种焦虑,一种压力,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虽然是被迫往前走,那是因为时间站在我们这一边,因此往前走不叫被迫,我们往前走时不断的在收获各式各样的东西,我们会有各式各样的渴望要去实践。回顾前尘往事,我们所感觉的就是无尽失落的怅惘,为什么我们人一定都有这样的感觉呢?归根究底,都是因为我们用直线型的时间来看我们的生命,以及人类的历史。那些大学者已经告诉我们,人类并不是一存在这个世界里他就是用直线型的时间概念来体验它的存在的。事实上在没有历史之前,人还不用这样的一个纪
5、历志,就是日历月历这些时间的刻度,去理解我们的存在的过程的时候,其实先民们他们是用一种循环式的时间感,在认知他们的存在。怎么叫循环式时间概念呢?用他们术语,叫做圆型时间观。就是没有始没有终,无论从哪一个地方开始算起,最后还是回到原点。所以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没有生也没有死,等到你出生的那一瞬间,其实那也是你死亡的终点,可是当你在死亡的终点的时候又是生的开始,他们是这样在想问题的。以世界上的两大宗教来讲,基督教宗教就比较是直线型的时间观,它就是说从创世纪一路到后来的世界末日,就有最后的审判,它很标准的是一个直线型的。可是,佛教讲的是轮回,它是事上比较像是圆形。从这这两个宗教上看,当然没这么简单,
6、但是就他们所提供出来的这个世界的概念,多少还是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宗教性格是不一样的,因此衍生出来的对于存在的认知也不一样,这可以稍微帮我们理解什么叫做圆形的时间观。圆形的时间观最典型的一种表达方式,就是四季的循环。古人就是活在这样的四季循环里。对他们来说,当他用这样的观念看世界,看自己的时候,就没有生也没有死,其实走到尽头终究会重新开始,它不一定用原来的形式去呈现,可是他们相信生命是这样可以互相流转,在这样一个弥漫的能量的这个宇宙里,生命其实可以互相转化,这就是所谓的圆形时间的一个呈现。桃花源诗“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这两句实在是很微妙,触及到人类内在里面这么样一个永恒的,而且其实是非常普遍
7、的心理状态。陶渊明说,我们在桃花源里虽然已经没有纪历志,我们在桃花源里已经没有时间的直线刻度,他就是在否定直线型的时间观,那么否定直线型的时间观之后,人是不是不在有失落,人就不再一直往前追赶,你永远就停留在一个永恒的平静里,每一刻的当下都是永恒,因为每一刻都可以重新开始。所以那些大学者说的对,我们就在直线型的时间里面一直拼命往前追赶,然后又一直不断的失落,然后回首前尘,往事时一片迷惘,忽然之间到了日薄西山,那真的是无限的感伤,可是,你真的只能这样来体会你的人生吗?不是的,陶渊明就告诉我们说,我们现在就是不要采用这样的一个时间感来面对世界,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大自然的永恒的宁静的永远当下的那样一个一
8、个存在,那就是四时循环,所以四季春夏秋冬自然在轮转当中就变成一年一年的这种的时间概念。每一年都是重新的开始。原来陶渊明他在塑造桃花源的时候,他真的就是触及到这么永恒的一种人类的心理。桃花源记里面有一个标准的也是乐园的表达,而呼应了桃花源诗里面的无历纪志,怎么个无法它否定掉这样一个直线的计算方式,就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汉魏晋合起来不就是纪历志吗?表面上他是在说先是避秦之乱,我们就躲在这个桃花源里面来,对外界的世界我们再也不关心了,我们根本就是一世独立,圆满自足,我们已经不要你们这样的历史时间,我们就在山中,一年又一年的过我们这样一个永恒平静的岁月,那个岁月是用四时来标记的,所以桃花源诗和桃花
9、源记彼此互相搭配是非常重要的,他非常高明非常普及地触及到人类普遍永恒的心理。前面的大学者说,当如果我们能够再回到圆形的时间里以后,你就不会有时间流逝的焦灼,而能够恢复心里的平静与和谐,因为你每一刻都在那一种生存的喜悦里,你不会再去算计你失去的,以及你未来要面对的。讲到最后,人类要面对的不就是死亡吗?而死亡不就是人类心里面最恐怖的一个对象吗?我们对它那么的陌生,可是每个人都要拥抱,你知道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即便你自己没有面对,你是不是首先得要面对你无数的亲友要面对的,这个是对人非常重大的压力跟冲击,所以宗教甚至可以说它最初根本要解决的就是死亡的课题,你真的如果能够察觉到,原来生命是循环再生的
10、,死亡只不过是生命之旅里面一个你必须碰到,但它只不过只是一个状态,它其实是下一个再生的开始,这么一来,我们是不是心里恢复,面对生存的那种圆满。原来我们可以这样思考问题,而就这么清楚的在中国文化里面,最重要的这个乐园文本,也就是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去呈现了出来,所以,当我们提到“四时自成岁“你就该知道陶渊明已经告诉你,桃花源里是不是已经是平静的、美好的世界,最重要的就是拿掉时间,没有时间的压迫和焦灼,然后人心里就可以恢复一种稳定。真的,时间对人来讲都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以至于那几位大学者都说,当人进入到历史时间里,你开始有这一个历史感和时间感一个一个的朝代累积,你就有时间的刻度之后,人就被从乐园里给放逐了,你就不能够再拥有那一种永恒的那一种圆满的感觉,所以后世要怎么样重新回到那样的一个圆满的世界,不让自己在时间的摧残跟碾压之下而感觉到一种存在的劳苦呢?那你就只能透过你自己的努力,例如通过宗教的信仰,透过其他各式各样的涵养,你想办法跟大自然的那种默默循环的规律合二为一,那个时候你就可以至少在那个当下,你就免除时间对你的碾压,而瞬间进入到一个乐园的世界里面,感受到心里的平静。这样都是没有办法的,尤其是这样一个脚步匆忙的时代,你其实就都要自己去想办法努力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