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样例).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052606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1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样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样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样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样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样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样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样例).docx(5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与学校课程教学大纲格式略有不同,仅供参考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toEducationa1Techno1ogy课程代码EDUE200I课程性质大类基础课程授课对象教育技术学(师范)学分2.0学时54(36+18)主讲教师李利修订日期2019年7月15日指定教材李芒等编著,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2版一、课程性质教育技术学导论是教育技术专业基础课程,且为学位课程。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解学科全貌的入门介绍,使学生能够对本学科形成整体认识,了解学科的历史发展、研究领域和主要问题,熟悉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掌握数字化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使用与制作

2、的基本技能,为专业学习和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在专业态度上养成良好的教育技术意识,并产生对教育技术领域和学科的认同感,并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今后专业学习的方向和良好的学习目标,为个人专业的职业发展提供导向。二、课程目标作为一门学科入门级概论课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对教育技术学科的核心概念、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问题、相应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有个全面的框架性理解。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教育技术概念的内涵与范畴;熟悉教育技术发展的基本历史;掌握教育技术运用的理论基础和学科基本理论;能结合对教育技术实践领域的了解,体验教育技术的应用;并知道教育技术学基本研究设计与方法,从而提升其学科认同度,产生相应的

3、研究兴趣,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本课程的分目标如下:分目标1:通过对教育与技术的本质与关系的学习,对技术以及教育技术的本质形成正确的认识,理解技术对教育变革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从而对教育技术学科产生认同感,愿意进一步探究教育技术学科研究与实践工作,形成对成为“互联网+”时代技术赋能的教师的职业认同。分目标2:通过对“技术如何有效提升人类学习”这一核心问题的思考,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把握和理解学科性质、学科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了解学科研究五大方向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形成基本的学科素养。分目标3:通过对技术支持学习的体验,以及对小组合作、翻转课堂、项目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参与与反

4、思,改善学习策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反思能力。并且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与能力特征,结合对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分析,为自己制定职业发展计划,提升职业规划能力。表1:毕业要求、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对应关系说明维度二级指标1践行师德1-1师德规范1-1-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培育“四有”好老师。1-1-2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分目标1分目标31 .通过第一章中“技术本质、教育与技术的关系”等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教育技术对教育变革

5、乃至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与价值,进而形成“互联网+”时代新型教师的职业认同感。2 .通过第一章中“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结构框架”的总体认识,能够对专业课程体系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助力学生进行更好的专业学习规划。1-2教育情1-2-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感。分目标1分目标3怀1-2-2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2学会教学2-1学科素养2-1-1掌握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技能,理解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2-1-2了解

6、教育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了解教育技术学科与教师教育实践的联系,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分目标2分目标31 .通过第一章“教育技术的定义”的梳理与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教育技术的本质与内涵,形成对本学科基本的认知。2 .通过第二章“教育技术发展简史”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思考技术与教育的关系,熟悉以视听教学、程序教学、系统化设计教学三条核心主线构建的教育技术演进路线。3 .通过第三章“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学习,帮助学生从理论的视角看待学科研究对象,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科基础知识。4 .通过第三章“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交叉学

7、科的学科特征。5 .通过第四章“媒体理论”、“教学设计”等学科基本理论的学习,熟悉理论的话语体系,并且帮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媒体、运用教学设计的思想,分析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基础的教学体验,形成基本的教学能力。6 .通过第五章“教育信息化”、“信息技2-2教学能力2-2-1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据所教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2-2-2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分目标2分目标3术与课程整合”、“远程教育”等教育技术实践领域的了解,帮助学生体验技术支持的教学变革,

8、增强专业自信。7、通过对第六章“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学科研究的基本程序,了解基于质性和量化研究开展教育实证研究的方法,形成基本的研究能力。8、通过对各类学习活动的参与,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能力、反思能力和学习能力。3学会育人3-1班级指导3-1-1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互联网+”时代班级指导的原则与方法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3-1-2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1、通过对第二章“学习理论”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学习的基本规律。2、通过对各类学习活动的参与与体验,丰富学生对学习与教学的认知。3-2综合育人

9、3-2-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3-2-2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3-2-3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分目标1分目标34学会发展4-1反思发展4-1-1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和适当的信息技术对教学与育人进行反思,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4-1-2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制定职业发展规划,能够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专业素质。4-1-3具有国际视野,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

10、代和教育发展需求。4-1-4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论文撰写能力。分目标I分目标31 .通过第一章“技术本质”、“教育技术本质”的思考,提升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2 .通过第三章“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学习,帮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具体的学与教的问题,提升其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通过第四章中“教学设计”知识点的学习,帮助学生运用理论分析教育教学现状,提升其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关注与反思力。4 .通过第五章“教育技术实践领域”的项目学习,帮助学生梳理对学科的整体认识,培养基本的学术写作和作品制作能力,同时发展其合作、沟通能力。5 .通过

11、各章节思考题和小论文的撰写,提升学生的学术表达能力,并初步形成研究意识,掌握基本研究技能。4-2沟通合作4-2-1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开展小组式的教学研讨活动,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组织课题申报工作。4-2-2掌握沟通合作技能。能够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开展家校互动,并指导学生开展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分目标1分目标3三、课程内容第一章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教学目标:(1)理解教育与技术的关系以及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3)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定位以及相应的专业课程框架体系。重点难点:(1)理解教

12、育技术是观念的技术(技能、智能)和物质的技术工具(工具、机器)的一个统一体。(2)基于实例,深入理解教育技术五大范畴。(3)理解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及相应能力培养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一、教育与技术的关系二、教育技术的定义演变三、教育技术五大范畴第二节教育技术学学科概览一、教育技术学理论框架二、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1)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2)研讨法:1、教育与技术的关系;2、分小组收集、整理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了解教育技术的定义演变,并研讨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和变化;3、通过对苏州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方案的理解,分小组对教育技术学五大方向

13、(基本理论方向;数字媒体方向;信息技术教育方向;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方向;现代远程教育方向)的课程架构进行归纳与解释。教学评价:1、完成“我对教育技术定义的理解”小论文。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育技术研究方向,结合培养方案,梳理相关的方向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所需知识、技能。第二章教育技术发展简史教学目标:(1) 了解国外教育技术形成发展的主要线索:视听教学、程序教学和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发展。(2) 了解我国教育技术的历史发展。(3)能准确阐述教育技术的演化进程。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视听教学阶段相应的媒体和理论发展;知道什么是程序教学,深入理解视听教学向程序教学的转向对教育技术发展的重大意义。(2)

14、难点:对教育技术形成的主线进行梳理,形成整体认识。教学内容:第一节国外教育技术发展简史一、视听教学的发展二、程序教学的发展三、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发展第二节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一、电化教育的出现与发展二、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基于微课“二次世界大战与视听教学”、“程序教学的发展”、“系统化教学设计”自主学习相应的知识点。(2)讨论法:课堂围绕“视听教学发展的基本动因及影响因素”、“程序教学对教育技术形成的重要作用”、“如何理解系统化教学设计对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性”等论题进行讨论。教学评价: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视听教学方法?(2)什么是个别化教学方法?(3)什么是系统化设计

15、教学方法?(4)阐述教育技术是如何形成的。第三章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1)理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以及它们对教学的指导意义。(2)理解传播理论对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3)理解系统方法对解决教育问题的意义和作用。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学习理论各个流派的基本观点;理解系统科学和系统方法。(2)难点:理解建构主义对教育技术实践的指导意义;系统科学方法对解决教育问题的意义和作用。教学内容:第一节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二、认知主义三、建构主义第二节教学理论一、布鲁纳的结构一一发现教学理论二、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三、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第三节传播理论一、传播概述二、传播理论在教育传播学中的应用三、互联网引发的教育传播变革第四节系统科学理论一、系统科学二、系统方法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基于微课“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传播理论”进行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2)讨论法:课堂围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