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十五”回顾.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056830 上传时间:2024-09-30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25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十五”回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第一部分“十五”回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第一部分“十五”回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第一部分“十五”回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第一部分“十五”回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十五”回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十五”回顾.docx(7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部分“十五”回顾“十五”时期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自治区、地区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提前一年完成了第十个五年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63亿元(现价,下同),较2000年增长130.2%,年均递增15.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364元,较2000年增加4100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536万元,较2000年增长163.9%,年均递增18

2、.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65元,较2000年增长82%,年均递增12.75%o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二、三产业快速增长,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28:34:38调整为2005年的19:47:34o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增强。全县牲畜存栏达65万头(只),出栏率达75.6%,商品率达57%。农牧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9%。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明显,以老风口生态治理和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工程建设成绩斐然,五年来,全县累计完成农田林网化、退耕还林和生态造林面积达9万亩,造林成活率达85%以上,全面实现了基本农田林网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6.3%;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稳定

3、粮食生产,扩大经济作物和饲草料种植面积,良种工程和实用科技深入推进,种植业生产效益稳步提升。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快,立足现有资源优势和生产条件,从抓基地、抓基础、抓营销队伍和中介组织建设入手,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并取得初步效益。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布局调整成效明显,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在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的同时,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重点培植了以能源工业、矿产开发及精深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优势产业,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形成了以矿业开发加工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达到4.35亿元,工业增加值1.59亿元,较2000年增长148.

4、21%,年均递增18.43%,占二产的51.1%,占全县GDP的24%o第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商贸、运输等传统行业不断提高,房地产开发等一批新兴行业迅速崛起。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全县上下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狠抓招商引资软硬环境建设,全面提升了招商引资水平、质量和效益,同时,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不断加快。五年来,招商引资达10.72亿元,落实到位资金5.75亿元。山东招金集团、上海复星集团、甘肃建新集团、南京创盛源矿业开发公司、山西太行电熔镁有限公司和特新矿业勘察公司等20余家国内外大中型企业相继在县内投资落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通过积极争取国债项目资金和招

5、商引资、动员干部群众投工投劳等多项措施,不断加大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度和效能,增强了发展后劲。五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9.2亿元。一是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县委、政府在县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采取争取国家支持和积极动员机关干部义务投工投劳相结合办法加强城镇建设。五年来,全县累计完成城镇建设投资达2亿元,其中,改扩建城镇道路21公里,完成住房建设20万平方米,以城乡规划、道路改扩建、公共设施建设、住房建设、集中供热等为主的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相继完成,有效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二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明显改善。2001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2

6、41万元,完成了浪古特水库、铁斯巴汗水库、库甫水库的除险加固,新修灌溉防渗渠道总长384公里。完成防病改水工程11项,解决了49.4%农牧民饮水问题。三是交通、电力建设全面推进。“十五”末,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为510公里,其中:省道228公里;县道157公里;乡道125公里。省道318线改造工程全面实施,道路交通条件显著改善。全县基本实现了县乡公路柏油化,通电村达50%(含牧业村)。扶贫攻坚工作取得新突破。在各级对口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全县各级党政和各族干部群众不等不靠,多方争取资金,不断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改善了贫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三

7、年解决特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任务,745户3367名低收入人口摆脱了贫困。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增强,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进一步优化。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工作顺利完成,企业下岗职工就业和安置顺利推进并取得较好成效。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制度等配套改革逐步完善,财税、金融、计划、投资等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加快。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商品、房地产、人力资源等市场不断完善。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城乡经济日趋繁荣。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开展了周末文化广场

8、、送文化、送文艺演出下乡等群众性文化宣传娱乐活动,全县区、地、县三级文明单位达116个,城市文明程度和居民道德素质明显提高,成功创建了自治区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和自治区级卫生县城。通过加强“四个认同”教育和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形势再教育,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层层落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文化、科技、教育、通讯、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87%。以下,尤其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以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全面实施了教育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两

9、基”攻坚全面完成,全县中小学校学生入学率达到98.8%,农牧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县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基本实现了通讯程控化,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覆盖率分别达到65%和90%。第二部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形势、指导思想、战略定位、指导方针、奋斗目标第一章“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形势和环境条件“十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获得了较快发展。但是,横向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必须奋力直追,跨越式发展,才能逐步缩小同发达县(市)的差距,实现与各兄弟县(市)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为此,“十一五”时期,必须

10、对全县的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创新发展的思维和理念,认清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找准发展突破口,实现新的跨越。“十一五”期间面临的有利条件与机遇:一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以及国家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政策和实施中央、自治区各部门企业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二是发展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全县现有天然草场2754万亩,其中本县使用草场面积1800万亩,其中44.38万亩处于全国第二大连片平原草场库鲁斯台大草原边缘。三是矿业开发潜力大。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的C+D级储量约10亿吨以上,已初步探明黄金远景储量约150吨,已初步探明格矿储量约250万吨,品位在3062

11、%之间的铁矿石远景储量约1200万吨,已发现斑岩型铜矿储量100万吨,已初步探明花岗岩总储量约15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储量达1.8亿立方米,已初步探明石灰石储量约3亿吨以上。四是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塔额盆地北四县(市)一师南部,是地区北四县(市)东出的交通枢纽和门户。S221线和即将建成的S318线(和丰一阿拉山口口岸段)省道及克一铁公路贯穿并交汇于境内,距中国最大的内陆口岸阿拉山口口岸150公里,距巴克图口岸144公里,距塔城机场100公里。五是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全县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多年来,县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关于维护稳定的各项决策和部署,全面落实稳定工作的各项措施,各民族团

12、结友爱、和睦相处、边防巩固,油地、兵地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为全县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制约因素。一是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全县人均占有水资源和亩均占有水资源远低于全疆平均水平,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缺乏骨干控制性的水利工程,已建成水利工程标准低,配套不完善。二是道路、电力、医疗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仍十分薄弱,尚不能适应全县工农业经济发展和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三是工业企业整体实力不强,支柱产业规模不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初级产品比例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五是人才资源建设不足,人才引不进、

13、稳不住问题突出,人才结构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特别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实用人才紧缺。六是县级财政困难没有根本缓解,财力薄弱,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七是各级干部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一些干部思想观念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足,缺乏在新形势下驾驭市场经济、突破改革发展中难题的能力和本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第二章指导思想“十一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地委的安排部署,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紧紧围绕“增加财政收入,提升县域经济实

14、力,增加农牧民收入,提升集体经济实力”两大核心目标,坚定不移的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全面优化以畜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强化以工矿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搞活以旅游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力争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发展现代畜牧业和招商引资三个方面实现新突破,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第三章战略定位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用5到10年的时间,把托里县建设成为地区矿业开发经济带和盆地经济强县,是“十一五”时期的重要规划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托里县的发展定位为:建设北通煤电能源基地,新福金属非金属矿产开发加工基地,新疆建材加工业基地(花岗岩板材、特种水泥、陶克制品),地区畜牧业养

15、殖及加工大区,使托里县成为盆地县(市)区域经济强县。第四章指导方针围绕“十一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把“六个坚持”贯穿落实于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区内、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集体经济实力为核心,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把发展重点转移到增加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来,加快向小康社会迈进步伐。坚持以

16、增加财政收入,提升县域经济实力为核心,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现代畜产业、煤电、黄金、生铁、铜、花岗岩、陶麦、特种水泥生产加工和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等发展重点,加快托里矿业开发经济带建设,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坚持融合发展的战略方针。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做好油地、兵地和相邻县(市)的区域融合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大发展,依靠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环境改善,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经济成分多元化和运行机制市场化,构筑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为全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保证。为全县改革和发展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五章奋斗目标“十一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