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医疗急救体系能力建设与技术标准.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075395 上传时间:2024-10-15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20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前医疗急救体系能力建设与技术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院前医疗急救体系能力建设与技术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院前医疗急救体系能力建设与技术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院前医疗急救体系能力建设与技术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院前医疗急救体系能力建设与技术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院前医疗急救体系能力建设与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前医疗急救体系能力建设与技术标准.docx(6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院前医疗急救体系能力建设与技术标准目录第一章指挥调度机构能力建设与技术标准一、机构设置与职能二、能力要求三、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工作模式标准四、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工作流程五、院前急救指挥调度技术标准和要求第二章急救网络建设与院前急救技术标准一、网络医院设置、职责与管理二、入网医院基本能力要求三、网络医院院前急救工作流程四、院前急救技术标准和要求五、院前医疗急救初步判断标准第三章院前急救急救单元配置标准一、人员配置二、救护车三、通讯系统四、基本急救医疗物资装备配置标准五、院前医疗急救携行急救包分类配置标准第四章、院前医疗急救现场检伤分类和评估规范第五章、院前急救质量评估考核细则一、网络医院院前急救业务

2、考核二、紧急救援指挥机构业务考核第六章、院前医疗急救人员技术要求一、指挥调度人员上岗技术要求二、医护人员具备的急救技术要求标准第七章、院前医疗急救病历书写规定一、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二、院前医疗急救病历书写的内容及要求三、其他院前医疗急救病历附:院前电子文书模板第八章、院前医疗急救服装配置标示标准(2018版)第九章、某市院前急救救护车标识标准第一章指挥调度机构能力建设与技术标准一、机构设置与职能全市设一个市级紧急救援指挥中心,有条件的县(市)设立一个指挥分中心。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分中心)主要承担绵阳城区(各县市区)日常院前急救、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及各类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医卫保障的指挥调

3、度;承担“120”指挥平台建设指导;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和管理;负责接收和分理全市“120”信息情报;院前急救从业人员轮训及普及性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宣传等任务。按照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要求,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结合本市情况,统筹全市院前急救网络布局,拟定全市院前急救医疗机构准入标准、院前急救行为规范、院前急救从业人员资质、急救设备装备配置及管理要求、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标准、救护车标识及急救服装标准。并依据某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审核下发的标准进行监督和考核。各县(市)级指挥分中心负责行政区域内院前急救工作的监督和考核管理。二、能力要求1.建立覆盖本区域的指挥调度系统平台具有呼救受理、指挥调度、信息处理、质量管

4、理等应用平台功能(1)呼救受理:具有交互式语音应答、电话自动分配、呼救用户号码信息显示、呼救信息电脑记录、信息查询、呼救转移通话、呼救电话数字录音、骚扰电话拦截、灾害事故等级判定等主要功能。(2)指挥调度:具有院前急救单元自动定位、最佳急救资源调度选择、指令文本和语音发送、语音图像和数据实时监控、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应急预案管理、社会联动协调、移动通话、大屏综合信息显示。(3)信息处理:具有实时掌握抢救现场情况、急救车辆人员状态、医院床位接诊能力、血液药品储备信息、急救物资材料储备信息,互通社会联动信息、共享社会公共安全信息、急救查询和咨询、统计分析报告等功能。(4)质量管理:具有呼救事件管理、

5、急救人员管理、救护车辆管理、应急资源管理、救治信息管理、医疗急救效能管理、培训教学管理等功能。2 .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指挥调度业务工作制度指挥中心(分中心)按照自身实际建立指挥调度业务规范、调度工作岗位职责、调度质量控制体系、调度员业务培训制度等工作制度,不断提升院前急救指挥调度质量。3 .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监督考核体系(1)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分中心)建立对网络医院院前急救监管机制,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患者投诉的问题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意见反馈网络医院,问题严重的报行政主管部门处理;(2)建立院前急救业务考核标准,对网络医院院前急救业务相关指标进行考核评价,促进网络医院业务管理能力的提升。三、院

6、前急救指挥调度工作模式标准常态下,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与各指挥分中心,按照区域划分,对院前呼救采取分级受理指挥、集中监管的模式。非常态下,对于涉及跨区域的突发公共事件,采取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各分中心属地负责协调支援的工作模式。四、指挥调度工作流程1 .受理呼救:通过120电话准确掌握现场地址、病(伤)情以及必要的相关信息。2 .调度急救资源:按急救区域结合专科能力调派网络医院急救单元。将调派信息以文本和语言形式下达。3 .突发事件报告,对事件进行判断,对不同级别事件按程序上报相关单位和人员。4 .社会联动协调:联系公安、消防、高速公路管理及社区等单位,协同现场抢救过程,根据综合信息判断

7、,对现场搜救、增派急救力量、患者分流救治等工作进行指挥,提高解救、现场搜救、抢救与通行能力。5 .接收网络医院出车、到达现场、返院等信息报告。6 .整理完善救治信息和突发事件处置信息。五、院前急救指挥调度技术标准和要求1 .对行政区域内“120”号码的呼叫集中受理,电话24小时畅通。2 .全市120呼救电话10秒内接听比例达到95斩座席全忙时系统向主叫示忙,呼叫不得溢出,不得终止,座席示忙时间5分钟/小时。3 .呼叫电话可以以三方通话方式向市话、移动和IP电话转移。经人工判定的骚扰电话可以被识别、锁定、引导教育和记录。4 .受理灾害事故呼救时,系统提示按灾害事故处理流程处理。5 .受理呼救者医

8、学信息时,系统提供常见疾病症状数据库供选择。6 .受理呼救者地理信息时,系统自动调阅现场位置地理数据(电子地图),并由近及远按顺序排列处于待命状态的急救资源。7 .所有座席电话全部录音,通话双方录音质量相同。8 .系统记录“受理呼救”和“指令”形成、发送、执行全过程的文字、数据、声音、时间、状态信息,并且长期安全保存(21年)。9 .调度员须经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培训合格才能上岗。第二章急救网络建设与院前急救技术标准一、网络医院设置、职责与管理1建立覆盖某市、县、乡、村全域的院前急救网络。依据人口密度进行区域急救网络布局建设,对高密度城区(县城)按照平均急救半径W5公里,城市郊区按照平均急救半径

9、W20公里设立网络医院;对交通不便的农村、边远地区等低密度区域,依托现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医疗资源进行急救布点。2 .急救网络医院按照市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分中心)指挥和调度开展现场抢救和转运途中救治、监护等院前医疗急救工作。3 .网络医院的设置审批和管理按照某市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医院管理办法(试行)执行。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分中心)负责对网络医院院前急救业务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指导,并纳入各县市区卫健系统年度目标任务管理。二、入网医院基本能力要求1急救网络医院急诊科应达到医疗机构建设标准中“急救站”建设标准。4 .城区网络医院应保障一、二线急救单元实时待命,乡镇卫生院至少应保障一线急救单元实时待

10、命。5 .所有救护车应安装车辆定位终端、移动数据传输、无线集群语音通讯,其信号纳入指挥中心(分中心)调度系统监控。城区网络医院应安装指挥调度系统终端。三、网络医院院前急救工作流程1 .接收紧急救援指挥中心调派指令、接听调派电话、点击派车单,核对调派指令信息。2 .调派急救单元。3 .随车人员向指挥中心(分中心)报告出车信息。4 .与呼救者电话联系,确认地址,必要时进行急救指导。5 .到达现场后,按照首诊负责制原则,向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分中心)报告:已到达现场找到伤(患)者、伤(病)人数、伤(病)程度、是否需要急救增援、现场其它需要报告的内容。6 .进行检伤分类(突发事件中最先到达现场的医护人员

11、)、开展现场救治;7 .向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分中心)报告检伤分类结果;8 .转运伤(患)者。突发事件中,按照紧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进行分流转运;常态下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9 .返回院内,向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分中心)报告到达时间。做好交接手续。10 .完善调度系统终端患者基本信息。四、院前急救技术标准和要求1 .城区网络医院和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乡镇卫生院应有专用急救有线无线双线通讯电话,用于接听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分中心)调度指令,专人24小时值守保证线路畅通。摘机时长(调派电话呼入至接听)小于10秒的次数295%;2 .出诊反应时间(收到出诊任

12、务指令至急救单元出发)小于3分钟的比例295%,3 .回车率(阶段时间内调派无车数占派单量的比例)3%;4 .城区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从急救指挥中心接到呼救电话开始至救护人员到达事发现场)W15分钟,郊区W20分钟,偏远山区争取时间尽快到达。5 .指挥调度系统终端患者信息填报应及时、准确、完整;6 .院前急救病例书写率达到100%;7 .危急重症现场医疗监护或抢救措施实施率达到98双8 .途中死亡率低于5%o;9 .救治显效或有效率高于95%;10 .医疗事故发生率为0。11 、信息报告要求。常规的三次信息报告要求:出车报告率应达到100双到达现场报告和返院报告应在3分钟之内进行,报告率297%

13、;现场如需增援应立即报告,由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分中心)统一调派,不得自行通知本院或其他医疗单位。其它需立即报告紧急救援指挥中心的事项:途中救护车辆出现交通事故或者车辆故障;途中有其他急救患者拦车;呼叫现场无患者、患者电话无法联系、地址不明确;其他特殊情况。12 .患者如需转运至院内治疗,应立即进行转运。13 .院前急救应记录和留存的病历资料(1)出发、到达现场等时间记录,时间记录应精确到分钟。(2)院前急救病情记录(患者基本信息、病史、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初步判断、病情评估、处置措施、病情变化、出诊人员签字记录)、病情告知记录。(3)病史采集(4)需图像留证的情况:现场状况、患者面容、创伤部位

14、,特殊阳性发现可图像(5)需患者、家属签字确认或录音、录像:问诊应答、病情告知、知情同意。五、院前医疗急救建议初步病种名称1休克3.1.待诊5.6.3.3.鼻部损伤1.1.待诊3.2.感染性5.6.3.4.耳廓损伤1.2.低血容量性休3.3非感染性5.6.3.5.口舌损伤1.3.心源性休克5.6.3.6.牙齿牙龈损伤1.4.创伤性休克4.心悸5.6.4.胸部损伤15.过敏性休克4.1待诊5.6.5.腹部损伤16.感染性休克4.2.快速性心律失常5.6.6.胸腹联合伤1.7.神经源性休克4.3.缓慢性心律失常5.6.7.骨盆和会阴部伤5.6.8.脊柱与脊髓伤2.呼吸困难5.创伤5.6.8.1.颈

15、椎损伤2.1.待诊5.1.创伤性气道梗阻+心搏骤停5.6.8.2.胸腰椎损伤2.2.肺源性呼吸困难5.2.创伤性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5.6.9,四肢损伤2.2.1气道阻塞5.2.1.张力性气胸5.7.创伤原因2.2.11完全阻塞5.2.2.开放性气胸5.7.1挤压伤2.2.1.2.不完全阻塞5.2.3.连枷胸5.7.2.锐器伤2.2.2.急性呼吸衰竭5.3.多发伤5.7.3.钝器伤2.2.2.1.ARDS5.4.复合伤5.7.4.车祸伤2.2.2.2.重症哮喘5.4.1.创伤更合伤5.7.5.坠落伤2.2.2.3.过敏和变态反应5.4.2.放射复合伤5.7.6.爆炸伤2.2.3胸腔积气5.4.3.化学复合伤5.8创伤伤型2.2.3.1.气胸5.4.4.外伤电磁复合伤5.8.1骨折2.2.3.2.纵膈气肿5.4.5.外伤感染复合伤5.8.11开放性骨折2.2.4.胸腔积5.5.烧伤性创伤5.8.12闭合性骨折2.2.5.肺部感染5.5.1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