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取势”就别谈书法.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078620 上传时间:2024-10-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会“取势”就别谈书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不会“取势”就别谈书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不会“取势”就别谈书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不会“取势”就别谈书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不会“取势”就别谈书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会“取势”就别谈书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会“取势”就别谈书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不会取势,就别谈书法2023-12-0210:11华人视点晋唐以来的小字,以裹锋为主的,发力取势,因势取形,所以点画形态自然没有特定的标准,字形的点画结构自然是因为取势不同而决定的;即使出现了笔断,但仍气息相通。唐代孙过庭是“二王”书法的代言人,我们以他的作品为例,通过点画成字,取势造型方面的分析:如其中“点”画,各有其态,为不规则的三角形状,这个就是由于一个笔画到一个字再到通篇,不断发力,不断取势所致,这些里面所包含的“速度”、方向都是它的基础,在纸上瞬间留下的痕迹,可称之为“力点”,也就是笔画当中最厚重的笔画,是“形象”衍变发生的来源。在笔画交接的地方有一个貌似“桦头”的东西存在,但在书法

2、当中没有这么直观的感受,就像藏于人体皮肤内部的骨头关节一样,不可直见;假设我们看到了这个东西,就是些“病态”的呈现一一抛骨露节,如蜂腰、鹤膝,人、字一样的道理,都是病;这些类似“桦头”的东西虽不可见,但它的存在,我们来举例说明,来看米芾很有特色的一个笔画一一竖钩,看下面“搏”的下部分,下面这个竖钩,为了我们直观地感受,可以拆成竖和钩的形式,在竖画快要结束的时候,要出钩,这个时候需要重新找一个发力点,而不是直接出锋,可以在竖画上添加痕迹,变化这个常态的形状。错误正确如下图,有了这种“榨卯”的东西,发力点就会协调贯穿通篇,力量才会完全呈现。所以又引出“线条”,它要大于点画表达,点画虽小做到精致万分,是承载线条的基础。王铎的大字,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个“衔接”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