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训练: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训练: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所为。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变二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始潮人来如学,公命进上赵德为之即。自是潮之士,皆笃于火行,延
2、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予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由3为艰。前木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祐五年,朝散郎王群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日:“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J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煮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日水专在是,岂理也战?匹生超汪公曼数庖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国作诗以遗之,使
3、歌以祀公。(节选自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材料二:碑者、悲也。古者悬而至,用木。后人书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自秦汉以降、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而又易之以石,失其称矣。余之碑野庙也,非有政事功德可纪,直悲夫田亡竭其力,以奉无名之土木而已矣!(节选自陆龟蒙野庙碑)【注】烈蒿:祭祀时祭品所发出的气味。后亦用指祭祀。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元丰七年A诏B拜公C昌黎伯D故E榜曰F昌黎伯G韩文公H之庙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4、.夺,指强行改变,与陈情表中“舅夺母志”的“夺”意思相同。B.出入,指“进出”,与鸿门宴中“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出入”意思不同。C.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D.因,指于是、就,与孔雀东南飞中“于今无会因”的“因意思不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认为,普通人能成为后世榜样,一句话能成为天下准则,这是因为他们的品格关系到自然变化、国家盛衰。B.苏轼认为自东汉以来,儒道沦丧,历唐贞观、开元之盛,也不能挽救。只有韩文公从普通人里崛起,使思想和文风回到正途,已有三百年了。C.从前,潮州人不知道学习儒道,韩公指定进士赵
5、德做他们的老师。自此潮州读书人也都专心于学问的研究和品行的修养,并影响到普通百姓。D.陆龟蒙认为碑表示悲哀,古代安葬时用木头垫在棺材下面,系上绳索,同时在木头上写明死者生平事迹来表彰他的功业德行,碑的名称由此得来。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4分)译文:(2)自秦汉以降,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4分)译文:14 .请结合材料二分析苏轼为韩愈写碑文的目的是什么。(3分)【答案解析】15 .ADF【解析】第一处,年号“元丰七年”做时间状语放在句首,应断开。第二处,昌黎伯是韩愈被授予的称号,其后应该断开。或者看标志词“故”,作为表示
6、因果关系的连词,应放在句首,因此“故”前要断开。第三处,“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是“榜”上的内容,所以其前应该断开。原文标点为“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日:昌黎伯韩文公之庙。(评分参考: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16 .C【解析】C项错误,“太守”的职责不包括军事和科举。A项正确,“夺”在文中指“强行改变”,陈情表中“舅夺母志”的“夺”也是此意。B项正确,“出入”在文中是“进出”之意,鸿门宴中“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出人”是偏义复词,指“进入”,二者意思不同。D项正确,文中“因”是“于是、就的意思,孔雀东南飞中“于今无会因”的“因”是“机会”之意,二者意思不同。17 .D【解析
7、】“同时在木头上写明”错,根据“古者悬而至,用木。后人书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可知“安葬时用木头垫在棺材下面,系上绳索”与“在木头上写明死者的生平事迹来表彰他的功业德行”这两个事件不在同一寸间段。18 .(1)(他)死后如果有知的话,对潮州是不会深切怀念的,这是明明白白的。(评分参考:“没译为死”,1分;审”译为“明白,确切,清楚”,1分;句意2分)(2)从秦汉以后,有功业德行、施政办事的活着的人,也为他立碑。(评分参考:“以降”译为“以后”,1分;“碑”名词用作意动词,译为“为立碑”,1分;句意2分)19 .表达深切的悲伤和哀悼之情。彰显其功德。【解析】从材料二可知,碑
8、文的两个目的:一是“碑者,悲也”,表示悲伤之情;二是“书之以表其功德二(评分参考:一点1分,两点3分)【参考译文】一个普通人而能够成为百代的师表,他的片言只语可以为天下后世所效法。这样的人都是参助天地化育万物、关系国家盛衰兴亡的人。他们之所以降生在世上是有来历的,他们的去世也是有某种缘由的。贤能的卿士申伯、吕侯出生是高山降神,辅助殷朝的贤相傅说死后化为星辰,这些事从古传颂到今,不可能是捏造的。孟子说:“我善于涵养我的至大至刚之气。”这种气,它存在于寻常事物之中,而充塞于天地之间。突然遇到这种气,王公大臣就会失去他们的高贵。晋、楚大国就会失去他们的富有,张良、陈平就会失去他们的智慧,孟贲、夏育就
9、会失去他们的勇力,张仪、苏秦就会失去他们善辩的口才。从东汉以来,儒家之道沦丧、文风颓坏,各种异端邪说蜂拥而起,经历了唐代贞观、开元的盛世,起用了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这样的贤明卿相进行辅佐,却仍不能救弊起衰。只有韩文公从一个平民的身份奋起,谈笑间一挥手,天下人就一起倾倒在他面前听从他,使道和文又回归正统,到今天大概已有三百年了。韩文公倡导的文风使从东汉到隋代已经衰败了八代的文风重又振作起来,他提倡的儒家道统拯救了沉溺于佛老思想的天下人心,他的忠谏触犯皇帝使之大怒,他的智勇却胜过了三军的统帅,这难道不就是参助天地化育万物、关系国家盛衰兴亡、胸中充满至大至刚之气的人吗?我曾经论析过天与人的区别
10、,认为人凭借智力没有做不出来的事,而天则容不得虚伪的东西;人的智慧可以欺骗王公大臣,却不能欺骗猪、鱼等纯任天性的小动物;人们凭借武力可以取得天下,却不能得到普通男女的心。因此,韩文公专一真诚的心意能够驱散衡山上空的乌云,却不能解开唐宪宗心头的迷惑;能够驯服残忍的鳄鱼,却不能消除皇甫锦、李逢吉的诽谤;能取信于南海的百姓,世代被他们立庙祭祀,却不能使自己在朝廷有一日安宁。这是因为韩文公所擅长的是顺应天道,不擅长的是处理人事。起初,潮州人不懂得读书学习,韩文公就委派进士赵德当他们的老师,从此,潮州的读书人都真诚努力地学习文章和礼仪,这种风气影响到一般民众,直到现在,潮州是出了名的容易治理的地方。孔子
11、的话确实正确:“君子学习了道德礼仪就会有仁爱之心,百姓学习了道德礼仪就容易驱使。”潮州百姓祭祀韩文公,每顿饭必祭奠他,遇到旱涝、疾病、瘟疫,凡是有什么需求一定要到祠堂去祈祷文公的神灵保佑。而韩文公庙在刺史公堂的后面,百姓去祭祀出入很不方便。前任太守想请求朝廷改建一座新庙,没有成功。元佑五年,朝散郎王涤来做这里的地方官,他培养读书人、治理百姓,一律效仿韩文公的做法。百姓对他的治理心悦诚服之后,他就发布命令说:“愿意重新修建韩文公庙的人听我的命令。”民众就兴高采烈地着手修建。选择了距潮州城南七里的地方为庙址,用了一年时间新庙就修成了。有人说:“文公离开京城万里之遥,而被降职到潮州去,不到一年就被召
12、回了,假如他死后有知的话,他对潮州没有留恋之情是很显然的。”我说:“不是这样。文公的神灵在天底下,就好像水在地下一样,没有什么地方不能到达。而只有潮州人对他的信仰如此之深、思念又如此之切,祭祀的香火缭绕不绝,人们的感情凄怆真挚,好像又看到了韩文公一样。譬如凿井挖出了泉水,而说水只存在于这个地方,难道有这样的道理吗?”元丰元年,宋神宗下诏书追封韩文公为昌黎伯,因此新庙的匾额上就题写“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州人请我把韩文公的事迹刻在石碑上,我因此作了一首诗给他们,让他们歌咏来悼念韩文公。这首诗是这样的:您当年骑神龙驾白云遨游帝乡,亲手挑出区分银河和日月星辰的彩章,美丽的织女为您织出云锦般漂亮的衣裳
13、。您飘然而下来自天地身旁,降临人间为了扫除俗世的鄙陋文章。您西游咸池还巡行过扶桑这日出的地方,草木也承受了您的恩泽华光。您追随李白、杜甫与他们一起翱翔,使张籍、皇甫溪与您相形见细惭愧地退避一旁,您高尚的道德光辉夺人眼目使人不能仰望。您曾写出痛斥佛教的奏章劝诫君王,却遭受贬斥来到南海这荒远的地方,经过舜的葬地九嶷,凭吊了尧的女儿女英和娥皇。火神祝融为您开路,海神率怪物深深躲藏,您所到之处为民除害,驱赶鳄鱼如驱羔羊。九天之上缺少贤才,上帝心中为之悲伤,又派巫阳来到人间,把您召回天上。今天献上我微薄的祭品,还有鲜红的荔枝和香焦黄黄。您这么快就离开了人间,使我们不由得涕泪成行,请您披发轻快地飞到大荒接受我们的祝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