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外军空天装备发展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剖析外军空天装备发展运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剖析外军空天装备发展运用目录编者按11 .透视外军空天装备发展运用22 .太空军事化与武器化23 .战略价值:空天瞰制的新型战略威慑手段44 .体系结构:交叉对抗与融合发展的双重关系55 .技术特征:广域快捷精确的信息感知特性56 .攻防特性:高空高速打击的非对称失衡对抗67 .战场属性:着眼形成代差的制胜机理娼变68 .空军事化已不可逆转78.1. 商用技术推动军用太空装备发展78.2. 太空域:新兴作战域78.3. 太空资产推动作战的具体应用领域89 .商用技术推动军用太空装备发展101. 1.太空域:新兴作战域109. 2.太空资产推动作战的具体应用领域1110 .六类太空域装备如何影响
2、未来战争1110. 1.天基ISR领域1111. 2.天基反导领域1212. 3.卫星通讯领域1213. 4.数据决策领域1314. 5.太空交通领域1315. 6.在轨服务领域13结语14编者按为空天战略竞争的基础物质支撑,空天装备正逐渐从传统单一的实战工具,转变为融新型实战工具、战略威慑工具、区域控制工具以及大国地位支撑工具为一体的国家战略资源一一1 .透视外军空天装备发展运用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演进,军事信息技术“软革命”向信息技术和武器技术“软硬一体革命”升级,在大国战略博弈与军事技术革命的双重驱动下,传统空中力量加速向空天力量转变,空天战略竞争趋于复杂激烈。作为空天战略竞争的基础物
3、质支撑,外军空天装备被赋予新的战略定位,正逐渐从传统单一的实战工具,扩展转变为融新型实战工具、战略威慑工具、区域控制工具以及大国地位支撑工具为一体的国家战略资源。外军空天装备在建设发展与运用过程中展现了鲜明战略特性,包括外现和内化而成的战略价值、结构特征、技术特征、效能使用特征等诸多方面,共同构成空天装备功能指标的内核要素,决定着作战优势获取和作战效能发挥。2 .太空军事化与武器化“对事物要有恰当的称呼。对一个名字的恐惧会增加对它本身的恐惧。”阿不思邓布利多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随着反空间武器的不断发展和扩散,人们越来越关注空间政策问题,特别是空间军事化和武器化问题。“太空军事化” 一词一般用来指被
4、动地利用空间系统来支持地球上的军事规划和行动。自从太空时代开始,太空就被用于军事目的,今天仍然是太空的主要用途之一。世界各地的军队使用空间系统进行情报、监视和侦察(ISR),通信,定位、导航和授时(PNT),以及其他功能,使地面部队的行动更加有效和高效。太空已经军事化,在可预见的未来还将继续军事化。相比之下,太空武器化的定义一般是超越仅仅被动地将空间用于军事目的这一步。在太空作为一项战略资产一书中,琼约翰逊-弗里泽博士指出,“武力应用是太空的公开武器化,而不是在控制太空的幌子下发生的事实上的武器化。” 2004年,美国空军原则上将太空部队应用定义为“那些向太空、从太空或通过太空发射动能效应武器
5、的部队”。尽管这个定义在2018年10月从国防部的字典中删除。美国军方将空间控制定义为包括攻击性和防御性行动,“确保太空行动的自由”。在2004年,美国空军将太空部队定义为“确保太空行动自由的部队”,但这一定义已于2004年从国防部词典中删除。美国军方将空间控制定义为包括攻击性和防御性行动,这些行动“确保了美国空军在太空中的行动自由。”剥夺对手在太空中的行动自由。许多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也试图界定什么是太空武器,但未能达成广泛共识。然而,有一个框架来理解可能被认为是空间武器的系统类型是有用的。之前的一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报告提出了这样一个框架,用于部署在太空或设计用于在太空产生影响的武器。
6、表1所示的这个框架包括六类潜在的太空武器,按其产生效果的领域(地球对空间、空间对空间和空间对地球)以及实现这些效果的手段(动能和非动能)分类。如表中所示,其他国家已经研制并试验了框架内六种空间武器中的三种。因此,几乎按照任何定义,太空都已经武器化了。表1太空武器类型框架动能非动能典型装备:直升反卫星。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导弹将弹头或抛射物发射到太空中,直接打击或引爆目标卫星附近。弹头可以是常规弹头或核弹头。它们的影响是什么?动能地-空武器会产生空间碎片,影响轨道上其他卫星的安全运行。太空中的核爆炸会增加其他卫星的辐射暴露,并会显著缩短其寿命。它们被验证了吗?美国、俄罗斯和印度已经测试了地-空动能
7、武器。美国和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太空核武器试验。典型装备:共轨反卫星,天基导弹防御拦截器。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卫星被放置在轨道上,通过直接打击或引爆附近的常规弹头或核弹头来拦截目标。它们的影响是什么?动能天对天武器会产生空间碎片,影响在类似轨道上的其他卫星的安全运行。在太空中进行核爆炸会增加其他卫星的辐射暴露,并显著缩短其寿命。它们被验证了吗?苏联在冷战期间多次测试了同轨道动能反卫星武器。典型装备:天基全球打击(如“来自上帝的棒”)它们是如何工作的?武器被放置在轨道上,当受到指挥时,脱轨并重新进入大气典型装备:上行干扰器,激光眩光器/盲眼器,网络攻击。它们是如何工作的?非动能反空间武器可
8、以部署在地面、海上或机载平台上,用于影响卫星或它们所携带的传感器的操作,而不进行物理接触。它们的影响是什么?非动能武器破坏或降低卫星正常运行的能力,它们可能产生暂时或永久的影响,但通常不会产生轨道碎片或其他附带损害。它们被验证了吗?多个国家已经展示了这些能力,包括俄罗斯、伊朗和其他国家。典型装备:共轨交联干扰器,共轨高能微波。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一颗卫星被送入轨道,并使用非动能手段(如高能微波或干扰器)干扰另一颗卫星的运行。它们的影响是什么?它们可以在不与目标卫星发生物理接触、不产生轨道碎片或不影响其他卫星的情况下降解、干扰或摧毁目标卫星。这种影响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永久的,取决于攻击的形式
9、和对目标卫星的保护。它们被验证了吗?没有任何开源的例子可以证明这样的系统,尽管这样的测试对外部观察者来说看起来像是远程接近作战。典型装备:天基下行干扰机,天基高功率激光。它们是如何工作的?配备非动能武器的卫星可以哺准地球上的力量,例如用动能非动能层打击地球上的目标。可以利用武器本身的动能造成破坏,或者可以从再入飞行器上部署弹头(常规或核)。它们的影响是什么?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弹头类型(常规弹头或核弹头),但就其打击地球上任何地方目标的能力而言,将类似于陆基弹道导弹。它们被验证了吗?虽然美国军方一直在考虑使用天基武器进行迅速的全球打击,但目前还没有测试这种系统的开源例子。于拦截导弹
10、或飞行中的飞机的激光,或用于干扰雷达或卫星地面站的干扰机。它们的影响是什么?当使用时,其影响将局限于目标区域,但这种系统理论上可以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打击任何地方。它们被验证了吗?虽然美国军方己经考虑将太空激光用于助推阶段导弹防御,但目前还没有测试这种系统的开源例子。3,战略价值:空天瞰制的新型战略威慑手段空天装备以高度和速度优势,具有对陆海面武器装备形成瞰制优势的特性,能够有效压制对手,起到威慑止战作用。当前,外军围绕空天开发利用展开多边竞逐,谋求“进入”和“塑造”由国际公共水域、国际公共空域以及太空、网络空间组成的“全球公域”,在军事斗争中优先和重点运用空天力量制胜对手,谋求在空、天、网等空
11、间领域获取隐蔽、灵敏、快速、高效的作战优势,夺取威慑主动权、地区主导权和战争制胜权。这使得外军空天军备规模和整体水平持续跃升,主战飞机进入第四代、第五代,种类繁多的各型无人机强势登上战争舞台,新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临近空间武器等新质空天武器装备迅速发展、高密集试飞验证,空天力量体系呈现技术升级、结构转型、方式翻新、效能增值的显著特点。“空天瞰制世界”成为国际安全斗争新格局,空天打击和反导防御能力已然成为大国博弈新的制高点,也标志着世界正在加速形成核加空天的“二元威慑格局”。与核威慑相比,空天威慑打破了现有的核均势,使用门槛大幅降低,打击精度大幅提升,使用灵活性更高,效果可控性更强,有效避免了
12、核武器使用的政治风险,从而形成既可信乂具有实战价值的新型战略威慑手段。未来战前或战役关键时刻,出动先进空天作战平台或高超声速飞行器,以单机或者小批量编组方式,向对手关键要害目标或者标志性象征目标实施极速点穴打击,将产生巨大的心理震慑效应,进而打乱对手作战部署,影响其战略意图和决心。4,体系结构:交叉对抗与融合发展的双重关系从20世纪初飞机发明后,20世纪40年代出现弹道导弹,50年代出现人造卫星,到今天出现以X37B为代表的空天飞行器,垂直空间形成了由航空器、弹道导弹、临近空间飞行器、航天器和跨大气层飞行器组成的“五位一体”空天装备体系。其中,外军每类装备又有多种类别和型号,逐步构成由防空反导
13、防天组成的一体化空天防御体系,由空中进攻、导弹攻击、空间攻击等组成的一体化空中进攻体系,作战双方在陆、海、空、天、电、网等全维空间展开复杂的交叉对抗。同时.,外军空天装备赖以发展的技术基础整体升级,新材料新技术不断突破,以大数据、区块链、自主系统、5G通信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运用,人-机融合智能控制、无人化自主控制、物理域和信息域超域界实时控制等系统控制新模式初步形成,加速提升了空天战场网络化水平,为新型空天装备的研发打下坚实基础。随着空天跨域融合发展,临近空间的深度开发和利用,传统航空、航天装备活动空间相互隔离的状态被打破,航空空间、临近空间和航天空间相互支援、相互依托,实现贯通
14、一体。特别是兼具航空和航天双重特性的飞行器不断涌现,应用领域快速拓展,使空天装备具备了多层跨域、垂直贯通、融合渗透的鲜明优势,打破了传统基于单域攻防体系的平衡,加速研制、开发新型空天装备,构建高度融合、攻防一体的空天作战体系势在必行。5 .技术特征:广域快捷精确的信息感知特性航空空间、临近空间和航天空间具有高远的位置优势,空天装备具有及时、精确的空间侦察监视能力,可以大范围快速准确地侦察和获取情报信息,通过迅捷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为联合作战力量提供侦察监视、预警探测和气象预报等信息服务。如外军高超声速飞行器以其独特的技战术性能,能够实现全球快速到达任何目标区域执行任务,可满足全天候、全天时、全
15、方位的信息获取需求。外军空天装备还具有为重点地区提供连续、全天候、适合高动态应用的实时无源三维定位、测速、定时能力,以及高效、精确的太空导航定位能力,为分布在战场上的各级作战单元提供精确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保证兵力运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以利于进行敌我识别,确保火力协同以及实施远程精确打击。除此之外,空天装备能够提供宽频带、大容量、抗干扰、高保密的通信互联支持,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与分发、预警探测、指挥控制、武器平台有机地连为一体,有利于实现空间信息传输系统的无缝连接,达成决策过程与执行过程的高度融合,使作战体系发挥最大整体效能。6 .攻防特性:高空高速打击的非对称失衡对抗从二战后主力战机发展的历程看,战斗机所追求的目标就是高突防率,让对方打不到、打不下,可以在对方上空执行“无忧虑”的作战任务,走的技术途径就是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