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港口智慧城市规划.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38396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港口智慧城市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型港口智慧城市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型港口智慧城市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型港口智慧城市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型港口智慧城市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型港口智慧城市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港口智慧城市规划.docx(2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型港口智慧城市规划为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增强人民群众在智慧城 市建设中的获得感,推动形成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融合创新的信息经济、精准精细的城市治理、安全可 靠的运行体系。根据“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三五”智慧江苏建设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182025 年。一、现状和形势(-)现状基础惠民服务深入开展。政务服务方面,将50家单位1705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向政务服务网集中,实现不见面审批办 理。初步搭建了 “四个一,+,三中心,的智慧政务框架体系。交通服 务方面,开展市交通综合指挥中心项目建设。社保服务方面,建成市

2、级人社应用系统平台。医疗服务方面,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的数据交换 资源共享。教育服务方面,教育信息化国家达标率达到85%。城市服务方面,全面推行江苏交通“一卡通帮扶服务方面开发建设集成地理信息服务的县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6个,平台入住老人达5600余名。电商服务方面,电子商务网站2110家,网店3万余家,企业网店5654家,从业 人数近8万余人。智慧港口特色形成。建成覆盖一体两翼港区的信息网络架 构,港内主干网采用1000M光纤。建成较为完善的港口综合信 息平台,先后开发应用80余个信息管理系统,港口生产经营业 务处理实现100%信息化,智慧城市行业动态50%业务数据实现共享共用。促进港口

3、业务管理系统、生产调度系统以及运营管理系统等一体化整合。完善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实现船舶通关业务量100%覆盖,货物通关业务量90%覆盖。(-)面临形势1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促进新型智慧城市快速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与智慧城市相关的信息化战略和制度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明方向,促进智慧城市快速健康发展。我国以新型智慧城市,推进国家和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正在形成合力,国家层面的政策框架和实践方向已经基本明确 将对各级政府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带来巨大政策红利和实践创新的良好契机。2 . “互联网+”成为智慧产业聚集的核心要素。在“互联网+产业发展深入融合及不断渗透的趋势下,“互联网+”

4、现代能源、“互联网+便捷交通、“互联网+”绿色生态等行动直接与新型智慧 城市建设息息相关,“互联网+”与新型智慧城市交汇融合已经拓 展出巨大空间。在“互联网+”的带动下,中国服务业升级发展将空前加速,众筹、众创、众包、OTO等多种模式喷薄而出,快速 实现向高端服务业的结构性升级,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高速增长,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结构升级的速度大大超过过去几十年的水平。“互联网+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点燃了创业创 新的燎原之火,启动了转型升级的新引擎,照亮了新型智慧城市的创建方向。3 .大数据建设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重要驱动力。大数据技术和理念是伴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逐步成熟和壮大起来的。大数

5、据技术所依赖的庞大数据源 正是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所带来的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是要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运行,而大数据正好能提供支持智能运行的数据分析结果。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了大数据在社会治理、经济运行、民生服务、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应用,已经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视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和必然 选择。4 .连云港的发展正面临着重大契机。当前我市正全面推进“高质发展、后发先至,随着高铁、新机场、30万吨级航道二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国家级石

6、化产业基地、沿海精品钢基地建设顺利推进,不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产业发展,都对加快运用5G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 术需求越来越迫切。(三)存在问题1 .建设协作模式有待强化。当前,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围绕各自发展目标,纵向推进,缺乏横向的整合,导致大多数应用系统之间没有统一的技术和数据标准,数据不能自动传递,缺乏有效的关联和共享,从而形成一个个彼此隔离的信 息孤岛,造成数据共享和开放困难。2 .生态运营模式有待探索。在新型智慧城市的资金运用上,目前推进的项目多数是采用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方式。利用多种资金的手段不够丰富,渠道较为单一。3运维保障模式有待提升。运维服务有待规范

7、,以便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在已开展运维服务工作中,一是运维手段简单,大多数采用人工巡检的方式,无法预判系统故障,只能做到事后维护;二是运维流程有待加强,避免运维服务资金及人力的重复投入,提高运维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三是运维测试环境和管理工具有待完善,加强对云服务器及业务应用的环境、设备及工具测试,避免影响系统上线前的测试与试运行工作;四是在运维服务资金的使用上还存在资金不足、渠道不畅的问题。另外,各部门配备运维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比例较小,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网络安全防范体系有待强化。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

8、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为主题主线,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深度融合,强化为民服务,增强人民群众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获得感,推动形成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着力建设更高水平、更有优势、更具活力的智慧连云港,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强支点提供有力支撑。(二)建设原则1 .集约建设,共建共享。全市统筹规划建设包括党政机关网络、政务云平台、共性应用支撑平台、大数据中心和基础信息资源库等在内的统一信息化支撑体系,为各县区、各部门提供网

9、络、计算、存储、灾备,以及统一、实时、准确的基础数据等服务。各部门在全市统一的信息化支撑体系上构建业务应用,避免单独建设、重复建设。市、县区政务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实现统一监控管理、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各区、各部门数据向市级大数据中心归集。2 .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突出数据战略地位,以数据资源的汇聚、共享、利用为核心,推动数据与系统分开,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由技术要素驱动向数据要素驱动转变。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工程,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社会发展需要,通过一系列数字化、信息化的应用,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开启政务、经济、民生等城布发展方方面面的“智 慧按钮,做到边建设、边应

10、用、边出成效。3 .政府引导,多元参与。加强政府统筹协调和组织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作用,构建市场导向的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主导方式由行政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活力。鼓励各部门加强和行业优势企业的长期战略合作,持续提升本行业信息化建设成效。在面向民生服务的领域,鼓励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或政府购买服务模式,通过政府开放数据和服务接口,企业投资建设运营。通过数据流引导和吸引资金流、人流、物流,形成新产业、新应用、新服务。4 .以人为本,突出便民。城市因人而生,因人而兴。市民是城市的主人 把科技手段和人的幸福感充分结合起来,坚持需求牵引、效果为先注重用户体验,把人民的满

11、意度作为新型智 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信息惠民工程的建设与实施,重点解决社保、医疗、教育等九大领域的突出问题。尽力消除数字鸿沟,以移动互联网方式向市民提供服务,提升市民体验和项目可持续运营能力。注重实际效果,防止出现不接地气、华而不实的现象。(三)主要目标以提供“高效、舒适、安全、便捷、低碳”五大市民服务、人本体验和民生评价目标为核心,开展相应的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强调以人为本和评价体验,在管理目标驱动下,统筹安排智慧城市各个领域工程,系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如图1所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共享开放的大数据应用体系、创新集聚的智慧产业体系、精细敏捷的智慧治理体系、便捷普惠的智慧生活

12、体系、智能泛在的感知网络体系和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体 系,智慧化应用部署初具规模。到2025年,通过挖掘数据价值,实现大数据的应用,通过数据众包众筹、信息开放共享、公共服务优化决策、城市智慧管理等大数据分析挖掘,推进社会的大协作,全民参与,实现数据的社会价值,迈入万物互联和“以大数据为核心,以大连接为基础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时代。最终为广大市民提供“高效、舒 适、安全、便捷、低碳五大市民服务、人本体验和民生评价目标。三、架构设计(一)总体架构新型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打造从数据源头、过程服务到智慧应用的完整解决方案。主要分为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计算存储层

13、、数据融合层和智慧应用层五个层面。物联感知层:提供对环境空间的智能感知能力,通过感知设 备及传感器网络,实现对城市范围内基础设施、环境、建筑、安全等方面的识别、信息采集、监测和控制。网络通信层:包括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公共网络,以及一些专用的网络(如:政务专网、公安专网等),为智慧城市提供大容量、高带宽、高可靠的光网络和全城覆盖的无线宽带网络所组成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计算存储层:包括软件资源、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为智慧城市提供数据存储和计算以及相关软件环境的资源,保障上层对于数据的相关需求。数据融合层:通过数据和服务的融合支撑,承载智慧应用层 中的相关应用,提供应用所需的各种服务,为构

14、建上层各类智慧应用提供支撑,本层处于智慧城市总体参考模型的中上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智慧应用层:在数据融合层、计算存储层、网络通信层、物联感知层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各种基于行业或领域的智慧应用及应用整合。建立新型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以为广大市民提供“舒适、安全、便捷、低碳、高效五大体验目标为核心,开展相 应的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实现统涉及各求、运安全架构体系: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构建统一的安全平台,一入口、统一认证、统一授权、运行跟踪、应急响应等安全机制,个层次。标准规范体系: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整体的建设管理要维管理机制,加强智慧城市建设运维管理规范,指导智慧城市相关建设,确保智慧城市建

15、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智慧城市整体的标准规范管理和长效运行。以“一网、一数、一平台的总体思路推进新型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建设。结合城市的发展要求,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整合挖掘现有的信息技术优势和数据资源,从基础设施、基础服务、顶层综合应用等方面入手,推动城市信息产业快速发屉 加速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深挖数据价值运用人工智能开发数据智慧广泛推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环保、交通、旅游、城市综合治理等行业应用。一网:建设城市泛在的物联感知网络,包括宽带物联感知网 和窄带物联感知网,提高信息感知能力,即“一网全面感知重点是物联网基础感知设施的建设,提供基础性、规范化、统一性的数据感知、接入、存储、资源集约化共享提供基础环境保障。基础感知设施是实现感知物联网基础环境,包括区域物联网感知网络设施、物联网感知设备、互联网社会舆情感知等,集合环保、安监、交通、城市综合治理等感知应用,为大数据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来源。一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